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界面设计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和要求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4-08 2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农村建设需要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互相配合,统筹规划。乡村旅游涉及到农民等广大乡村居民的经济和生态利益,探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使之为旅游扶贫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缘起与产品供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资生活的同时,会产生体验乡村生活的愿望。都市居民虽然适应了城市环境中紧张劳累的生活,但难有机会得到身心的宁静和安逸,乡村旅游为都市人寻求安宁生活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普及,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乡村旅游为人们认识和亲近大自然提供了新的渠道。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已建成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评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和欧洲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晚40至50年。从国内外比较来看,奥地利、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乡村旅游十分发达,但当地也有乡村旅游日趋大规模化、向城市近郊集中化和设施豪华化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不利于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并从中外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乡村旅游还没有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非可持续性表现在产业布局上,就是市郊发达、边远地区欠发达;表现在旅游收入分配上,就是乡村社区居民的直接旅游收入所得相对较少。从市场发育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市场处于形成阶段,部分市场处于量的增长阶段。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来说,当前阶段的乡村旅游没有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从广为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来讲,地域的公平乃至代际的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含。一些名胜景区和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乡村文化资源被破坏性利用,就有文化多样性消失的威胁,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代际保留和传承。而乡村旅游产业收入在分配方面也存在不公平,所以,我国乡村旅游总体上还没有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乡村旅游经济活动表现出大规模的商业开发、景观人工化、经营飞地化等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旅游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和干扰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这都表明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处于非可持续发展阶段。城市近郊和边远山区、林区相比,前者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先程度十分明显。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享赋不同,地方政府干预的方式和力度不同,也造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地域间的平衡发展和人际间的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下面笔者将从乡村旅游经济的地域特点和收入分配特点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的周边,由于交通便利、游客出行方便、出行的费用较低,这些乡;村地区率先兴起了乡村旅游。但在边远的山区、林区、或在一些贫困的乡村,连高等级的公路都没有,不用说旅游产业,就连旅游活动都几乎难以展开。这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在首批200多处示范点中,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占大多数。从这种分布特点来看,中国的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化进程向乡村地区扩张的结果。一些大中城市的近郊己出现了“卫星城”,城市化对于乡村旅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可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其可进入性,但另一方面,乡村景观和乡村地区文化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不发达的边远乡村,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未经过或很少经过人为破坏,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或称之为后发优势就比较突出。边远地区的生态完整性比较优越,野外地区尽管可进入性差,但往往是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业在地域上形成中心至边缘的两极关系,以城市近郊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业比较集中,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滞后,这种区域上的不平衡性是由于经济开发程度不同和旅游资源享赋不同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在一些名胜风景区,如一些名山大川或森林公园的文化和生态旅游,虽然交通条件一般,但每年有稳定的客源和旅游收入。这类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传统文化的力量,名胜是历代文化积淀而成,或得益于高超的旅游产品营销手段,如通过连续的旅游节庆进行促销。名胜景区的旅游业有传统的旅游市场,有比较有约束力的政府管理,有比较成熟的经营手段。旅游业的产生,无论乡村旅游还是城市旅游,实际上与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化的兴起有必然的联系。城乡差别的出现,无论景观,还是文化上的差别,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空间。城市化使中国乡村旅游业产生了中心—边缘地域结构。如果从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来看乡村旅游业的区域特点,那么,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其“乡村味”正越来越淡,“城市味”越来越浓。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破坏乡村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影响来自于旅游业经营者对乡村文化保护责任的认识不足,所以,他们在经营中才“一面倒”去迎合来自城市的旅游消费者的口味。农村等乡村旅游地正面对这样的现实的棘手问题。

2、经营管理问题

总结我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经济管理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使我们提出的发展对策和模式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广泛存在的城乡差距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财政投入,但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电话等公共设施简陋;客房、餐厅等食宿设施条件差,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卫生状况等条件还难以让游客满意。

人力资源是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匾乏是较遍的问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以村民为主体是对的,但村干部或当地农民需要了解相关的管理知识、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以及宣传乡村文化的技能。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复杂,难以划分归属。大部分乡村房产虽然具有私有产权,但乡村文化传统、景观资源、自然环境和乡村旅游品牌等却是利益相关者的无形资产,带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在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下,部分村民的短期行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从经营主体来看,公司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还很少引入到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之中,乡村旅游大多以农户或村集体为单位,由村民自发经营,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管理手段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由于村民在经营管理上处于劣势,一些乡村社区的居民集体淡出旅游业的竞争,使得大量外来经营者涌入,出现了飞地化现象,造成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流向城市的多,流向乡村的少。

3、收入分配不平等

乡村地区旅游收入、城郊地区旅游收入与村民旅游收入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概念。没有乡村特点的城郊地区的旅游收入几乎总是算在整个乡村地区的旅游收入项目之中,如借助城郊地区的娱乐设施或康体设施而取得的收入。纯粹的乡村地区的旅游收入主要包括村民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食宿服务、以及售卖土特产的收入,不应包括有质量等级、有政府常设管理机构的景区的收入。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广义上的乡村旅游收入包括城郊及乡村景区景点收入和村民旅游接待收入两大类别。在这一小节,笔者将通过北京郊区的统计资料说明乡村旅游收入的结构性特征。尽管这些数据属于局部的样本,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乡村地区的村民通过提供比较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食宿而获得的旅游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和景区收入相比更是如此。这与村民很少具有景区所有权或经营权有关一般认为,村民从旅游业的受益程度和他们离景区的距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居住在景区内或距离景区近的村民,其旅游收益就多。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周边地区的有关数据,张晓、钱慧红对这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风景名胜区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特别是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民增收有一定的作用,但当地农村社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村镇的农民人均收入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高。”而且,“当地农村社区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和旅游开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异。相对于风景名胜区巨额的门票收入和景区内大型旅游企业的经营收入,风景名胜区当地农村社区的集体收入和农民的个人收入显然还很低”。可见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供给并参加乡村旅游收入分配应是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关键。

4、生态压力问题

自然生态环境负载过重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入,带来的垃圾、污水、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威胁很大,导致在很多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出现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品牌特征淡化的现象。有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林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部分居民的生态意识薄弱,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行为也缺乏规范,在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等垃圾、对文物乱涂乱写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与退化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属于乡村旅游特定发展阶段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业还没有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产业分布上,就是市郊发达、边远地区欠发达;表现在旅游收入分配上,就是农民等乡村社区居民的直接旅游收入所得相对较少。根据实证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收入分配结构特点表现为,纯乡村旅游收入少,准乡村旅游收入多。乡村居民的旅游收入存在不平等性。

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资源产权的界定不明晰,经营者之间缺乏合作机制,目前的都市圈层结构没有建立起广泛的城乡联系,以及乡村旅游动力系统因子之间的冲突,等等。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借助于区域整体开发,才能逐步形成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城市圈层布局结构。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及相关对策

我国政府部门目前也在联合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已经决定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工作,2007年3月,两部门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使己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提升和完善,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双方将成立全国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机构,共同承担乡村旅游发展调查研究、规范管理和典型推广等工作。

政府部门正力争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政府规划的发展目标主要侧重于乡村旅游规模上的增长,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要求不多。所以,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协调乡村旅游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采用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在于乡村的自然生态、乡村经济和社会都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的发展模式是基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发展类型,而城乡互动、乡村社区参与、政府支持下的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对外开放都是基于地区均衡发展、以及社会成员发展机会平等而提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称这5种发展模式为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开放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型乡村旅游是指推动乡村旅游地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通过举办节日庆典活动、海外宣传等旅游营销来吸引区域外乃至海外的游客,建立起回访率高的国外客源市场,这对于拉动乡村旅游需求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模式发展开放型的乡村旅游,不但要大力吸引国外的游客到中国农村等乡村目的地旅游,更重要的是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管理经验。从近年来我国举办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来看,国外的旅游学者和国际旅游机构都很关注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他们通过各种学术交流的渠道和平台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而且贵州等地正利用外资开发当地乡村地区的旅游项目,这些都表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国内乡村旅游地与国际客源市场的接轨有利于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获得来自外部市场需求的推动力,开放型乡村旅游属于本文提出的第一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2、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是需要加以调整和控制的,有了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形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否则,不顾乡村经济作用和文化存在的一面倒的城市化则不利于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的保留,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以,第二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即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互为依托的城乡关系的旅游活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由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强化了乡村旅游的供给能力,同时城市需求动力也会增长,这种城乡互动会推动乡村旅游的良险发展,而且中心城市的客源地与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会形成合理的圈层结构。乡村成为市民休闲度假场所的同时,方便了农、林、牧、渔等产品的流通;城市在成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同时,带动了市民消费,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城乡互动型的乡村旅游发展,需建立在新农村建设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之上。

在城乡统筹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源自内部的压力和外部动力两种力量。内部压力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压力、农村就业压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压力和农村城镇化的压力。而外部动力主要来自市场拉动力、政府推动力、资源吸引力和城市支撑力四个方面。

在政府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的作用下,城市所具有的优势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会向乡村地区集聚,乡村社会的内在压力会因此而得到缓解。为了使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公平的制度安排是更为重要的前提。建立起城乡平等的利益分配制度、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使乡村旅游的外部动力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乡村性要素与现代化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是我们在推行城乡互动模式对应特别注意加以解决的难题。所以乡村旅游地与东道主社区之间要有一个缓冲区,弱化城市化对乡村特性的冲击,以便延缓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终结。城市近郊的城市化建设往往与乡村旅游业增长极产生极化作用是重合的过程,这期间要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开发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在延长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同时,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的产业及空间关系。

3、扶贫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是对社区参与型发展模式的补充。整个村、乡、县的贫困化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依然存在,它本身是乡村地区和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表现,针对这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其策略应该是以扶贫为主。旅游带给贫困地区及其居民的不仅仅是增加收入。通过增加就业、加强交往、沟通信息、传播技术,还促使贫困地区居民的观念更新、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使得落后乡村地区的积累、创新、发展能力迅速增强。旅游扶贫还可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乡村旅游扶贫,是政府部门资助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途径,旅游脱贫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也是乡村旅游业产生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

扶贫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因为对于是扶贫对象的农民等社区成员来说,他们虽然有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极度缺乏参与旅游经营的能力。这是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的劣势。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旅游扶贫,建立区域公平和人际公平的社会和谐关系。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与贫困地区有很高的重合性,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往往极具开发潜力。这是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的优势,吸引物自然资源的优势与人力资源的劣势形成很大的反差。

乡村旅游业可起到增长极的作用,它的扩散效应将平衡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城乡、工农差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贫困落后地区开发旅游资源,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城乡互动,促进了乡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乡村旅游在带来区域繁荣的同时,有时还会带来新的矛盾,如相邻社区由于旅游收入不同,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会出现差异化、贫富差距有可能扩大。所以政府的资金投入应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这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是指能够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友好的旅游。旅游业需要降低环境污染,这是一个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从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两方面都能产生垃圾,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保护。当前我国农村的能源仍以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可再生的循环利用式能源极其有限。而且,我国乡村地区固体垃圾的处理方法较为落后,只是简单的集中、外运和填埋,应该引进有机处理的科学方法,如粪便的燃料化、肥料化处理。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乃至破坏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而适度的旅游开发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比如,重新修缮和利用曾经废弃的建筑物,重新开发和使用荒地,增加植树造林的面积,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在生态脆弱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宜过多发展自行采摘、不宜任意变更农地和林地的用途。乡村旅游规划应与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突出乡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建造过多的人工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以及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都会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和破坏。

5、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实现社区参与利益分配的主要途径包括:有获利能力的村民直接进入旅游产业、获得经营收入,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弱的社区村民可通过接受雇佣、提供劳务、获得政府的生态或土地补偿、或者村民入股分红等渠道间接分享旅游收入。村民经过民主协商,通过村集体或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的代理而进入乡村旅游市场是保证参与型乡村旅游获得发展的关键。

国内的实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外来投资者和管理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开发的机会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收入的外部漏损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乡村居民时常处于劣势地位而进行抱怨的缘由。在乡村社区内部,以村干部为代表的村集体会因其市场主体地位较明确而超越村民的公共利益,形成内部分配不公平的局面。而农民等乡村社区成员很难或不能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决策的过程,这大多属于村级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许多案例材料表明,农民在旅游脱贫、旅游致富效应的影响下,他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的经济驱动力是很强烈的。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资源及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所以,发展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在政策设计上要充分重视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取向,确保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诸多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将得以完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将得以提高,乡村旅游的供给能力将得以加强。

新农村要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等配套设施。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同时,必须注意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可持续发展为政策目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可以为乡村旅游地增加经济效益,但不能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为代价。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也要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将破坏乡村人文和生态景观,不利于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乡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农民居住点以及地方林区、牧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来保持乡村原真性景观。

总之,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会带有政府主导的特点。政府部门主导的措施包括编制村级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完善行业管理、建立部门间的分工和协作机制,把现代管理制度引入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这些干预政策都将大大提高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而乡村居民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需要借助公共部门的旅游扶贫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通过社区参与和外向化发展等渠道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中去,.从而分享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区域、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乡村旅游作为集群类产业,它可以持续的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乡村旅游的实践,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形成了较完整的研究框架。笔者从投资、扶贫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研究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强调了建立村民合作组织和旅游中介组织,使村民有组织的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乡村社区整体开发政策的实施。政府提供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可加强乡村旅游供给能力,而乡村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有组织的参与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居民真正受益的保障。城乡互动,在为乡村旅游提供生产要素的同时,也培育了较稳定的市场需求。只有做到政府干预和市场培育相结合,才能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挥其振兴乡村社会的作用。

致谢

本论文是在刘老师的敦敦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指定稿悟不透留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教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分使我受益终身,再次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最后本人水平有限,在温州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唐银青,张鹏飞.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广西马山县为例[J].环球人文地理,2014,22:128-129.

[2]廖林萍,陆宝福.建设“美丽广西”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83-86.

[3]王书庵,杨海涛,刘源源.论西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规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8-9.

[4]李绍刚,张娜,曲娜.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三重底线理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0:1-3.

[5]李洁.成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文化角度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05:93-96.

[6]孙特.北镇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77-78.

[7]牛晓峰.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构建[J].管理观察,2014,10:151+153.

[8]周丹敏.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求实,2014,06:59-61.

[9]丁玉平,白然.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75-78.

[10]韩淑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创新[J].现代交际,2014,05:105-106.

[11]刁秋华,郝淑密.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18-20.

[12]庞邵玺,苏勇军.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4,09:46-47

https://aa.sbvv.cn/mbalw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