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展门票设计理念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

2024-04-11 2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世纪后半叶,在以功能和产权划分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和高度分权的行政和管理体系的共同协作下,很多西方城市高速发展。行政和管理部门的多区划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1],导致了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的部门化、碎片化。在住宅、工业、休憩、交通等功能清晰划分界定的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从车门转换到房间门,又从一个房间转换到另一个房间,封闭的住区、拥堵的公路、碎片化的公共空间和缺失的公共生活,造成了邻里关系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等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领域”“公共性”等社会学概念在西方公共生活理论领域相继被提出并引发热议。对“公共性”的认知和论述也越发饱满。

那么,应如何理解“公共性”这一概念?首先“公共性”是植根于作为具有社会属性个体的人,在群体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的体现。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其1958年出版的著作《人的条件》中区分了人类实践的三种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三个领域:以维持肉体的生存和延续为目标的“劳动”(labor)对应“私人领域”;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生产”(work)对应 “社会领域”;仅仅是维持生命或服务于谋生目的、由于别人的在场而激发的,但却不受其所左右的“行动”(action)对应“公共领域”。“因而在公共领域中,人和人处于最大限度的开放之中,人们互相能够看见和听见,他人的在场保证了这个世界和人们自己的现实性,使得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最高本质。”[2]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人们从私人领域走出来,关注共同的问题并开展讨论和行动,是形成“公共性”的方式。人们通过讨论和行动使自己从私人向公众转化[3]。公众参与和群体互动是形成公共性的活动基础,而且这里的群体是指不同于家人或熟人的群体,是面向所有人的。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中指出,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情能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3]。“公共性”的活动基础是面向所有公民开放的群体互动。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在《公共人的衰落》中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状态,从城市人口、户外空间、建筑交通、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20世纪下半叶西方城市生活所存在的问题。在桑内特看来,“公共领域是一个由一群相互差异较大的人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个领域是处于家人和好友之外的。而工业资本主义兴起,人们作为交易,彼此揭示各自内心情感,使得原本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的价值观消失,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沉浸在内心世界和家庭生活里,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这样的现象正是由于公共活动的衰落所导致的[4]。人与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及公平自由的意识是具有“公共性”的群体活动发生的基础。

在意识到“公共性”重要的社会学意义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和品质对“公共性”的形成有着重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以巴黎、巴塞罗那、哥本哈根等为代表的欧洲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重点从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追求品质的提高,无一例外地开展了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核心地位的城市复兴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5]。

上海发展至今,也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城市生活的品质也不再是简单的人均居住面积所能衡量。2010世博会开启了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由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转变的步伐,作为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市重点工程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笔者参与设计的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也从2016年500 m示范段建成开放,发展到了目前的5.5 km全线贯通,并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公共性”。本文以此案为例就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展开探讨,将公共空间界定为面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实体空间,并关注其背后的社会学意义,从而对工业遗地再生型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与触发进行探讨。

杨浦滨江夜景航拍

2 透过公共性回望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成长历程

杨浦滨江作为历经百年的工业老区,曾经是上海乃至近代中国最大的能源和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然而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功能分区清晰、城市界面封闭、条块化割裂状的城市肌理以及公共空间极度缺乏的城区现状。“大杨浦”较差的城市状态和社区状况被上海人戏称为“下只角”区。“通常当经济或文化的主体发生转变并导致当代城市生活出现冲突性观点时,滨水区更新就有可能发生。”[6]杨浦滨江随着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迎来了机遇。从工厂外迁、土地收储,到规划调整,再到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的建成,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建设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7]。

杨浦滨江厂房历史照片

2.1 减量开放贯通渗透——身体的公共性

将原来封闭的滨水岸线和临江不见江的空间状态做彻底的空间结构调整,是第一要务,也是形成公共空间的基础。这包括了四个关键词:开放、可达、漫游、停留。

(1)开放。我们对原有的厂区围墙以及拥挤的工业建筑和违章搭建进行了减量拆除。土地收储、历史建筑甄别甚至部分历史建筑的移位,是形成开阔的、互相可视的、轻松自如的开敞空间的基础。另外一个影响空间开放度的重要因素是防汛墙。黄浦江岸海拔7 m的防汛墙比上海市平均海拔3 m~5 m的场地高程高出了2 m~4 m,阻碍了向江岸的视线通达,形成了较为压迫的空间感受。我们在腹地充分的部分将原有防汛墙降低,陆域部分设置二级防汛墙,从而形成面江的斜坡;在腹地较小或后部有重要保留工业遗存的部分,我们通过防汛墙后部地面局部抬高、架设廊桥等方式消解防汛墙对视线的阻挡。

开放的滨水驳岸设计(上图:改造前驳岸断面;下图:改造后驳岸设计)

(2)可达。杨浦滨江南段原有城市道路至浦江水岸的距离有300 m~500 m,为增强滨水区域的可达性,规划增设了2条平行水岸的城市道路和11条垂直江岸的城市道路。从规划格局上实现了滨水公共空间的开放。同时设置了带状发展、指状渗透的公共空间体系,进一步将滨水公共空间同城市腹地咬合,强化其可达性。

可达的滨水道路规划 (上图:原工业区城市肌理;下图:新增的规划道路)

(3)漫游。在杨浦滨江的滨水一线,我们实现了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的贯通。贯通道路上有6个断点,分别通过4个不同的策略予以解决:运行厂区前建设水上栈桥、浦江游览路径设置架空通廊、码头建筑设置顶部穿越实现立体交通、支流河口处架设景观连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弥漫的步行系统,道路间隔控制在100 m以内,为人们沿江自由行走,不受约束的身体感受创造空间条件。

(4)停留。在滨水一线我们通过对原有高桩码头的再生改造形成了多个开阔的亲水平台,并于腹地空间开阔处设置恰当的草坪或广场,为人们驻足停留、互相打望提供空间。与此同时,借助既有建构筑物的再利用,形成多个有遮蔽的聚集停留空间。

被打开的空间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时光的去处,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看到人们自如地徘徊游走,或坐或停,在一个相互可视的状态下,享受城市空间,甚至触发了一些零星的乐器演奏、小型合唱等自发表演活动。充分开放可达的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提供了身体感知的基础,触发了个体自我实现的行动,形成了身体的公共性。

2.2 工业特质留存再生——认知的公共性

“设计应该承认每一座场景的内在特性”[8]。在杨浦滨江的设计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工业传承为核的设计理念,旨在创造基于历史和时间脉络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是这里想要谈及的认知的公共性。

2.2.1 示范段抢救式的物质记忆留存

2015年盛夏,我们接到了杨浦滨江示范工程的“提升”工作,在工程已经开工的情况下将设计方案做了全面的调整和提升,工作的进展面临多重压力。极其紧张的工期压力,迫使我们需以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方式保证示范段如期完工。然而,各参建单位对于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留存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我们必须从扭转认知开始对场地的工业记忆进行抢救式地保留和呈现。

其中示范段东侧的渔市货运通道和防汛闸门就是在原计划拆除的状况下保留下来的。在我们看来,厚重的闸门和粗犷的防汛墙都是极具场所特质的工业元素,是当年第一远洋鱼货市场货物吞吐量的见证。通过和相关开发公司以及水务部门的多次沟通,我们最终实现了保存工业遗迹与满足使用功能的平衡。另一个保留下来的特征元素是趸船浮动限位桩,大尺度的混凝土墩柱和双排钢柱立于江岸,形成特有的示范段入口对景,被我们在拆除作业船已然到港的情形下保留了下来。

2016年7月示范段建成后极具工业特质和场所精神的滨水空间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在完成了抢救式的物质留存之外更是实现了价值认知上的统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的文化只有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才有可能得以延续”[9]。

2.2.2 5.5 km工业传承的系统布局

2016年7月,在示范段建成开放的同时,我们接到了杨浦滨江南段5.5 km总体贯通概念方案的任务。设计过程中我们寻求工业文化遗产重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以工业传承为线索的“三带和弦”“九章共谱”的系统布局[10]。

杨浦滨江南段5.5 km总体平面图

“三带”之中,我们重点强调了5.5 km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而“九章”以原有“八厂一桥”为基础,形成9段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的构想:譬如对西端上海船厂两座船坞联动开发使用,形成船坞综合演艺区;在杨树浦水厂前建设与之形象呼应、功能整合的滨水栈道[11];在中段保留了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的主体结构,通过体量消减形成退台式的立体公园——绿之丘[12],建筑跨越道路形成北区与滨江公共空间的立体链接;最后在公共空间的东端,将曾是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杨树浦电厂滨水区域改造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保留7组核心工业遗存形成净水池咖啡厅、灰仓艺术空间、泵坑空间等极具工业特色的区域,使其成为整个杨浦滨江南段的压轴之作。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绿之丘航拍照片

上海船厂双船坞展演区

5.5 km的总体概念方案成为了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日后建设的基础,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和合作机制下,我们作为总建筑师团队与后续加入的多家设计单位最终完成了总体策略连续、各区段风貌协调的5.5 km滨水公共空间。

2.2.3 深入细部的感观传达

以工业传承为核的设计理念不仅需要通过工业遗存的建构筑物进行保留和再生得以实现,还需要对景观小品、植物培植、建构、材料进行细致入微的考量和拿捏。我们提出并践行了以“锚固与游离”[13]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初到场地时,我们看到部分码头地面在长年累月的货运摩擦下形成一种介于水刷石和水磨石之间的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效果。通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破损部位修补、打磨抛丸处理、面层固化剂固化的施工工艺,从而实现了老码头表面原有肌理的保留与品质提升,并最终成为各期码头表面处理的通用做法。

“水管”形态的栏杆与灯柱系列的设计源自老工厂中管道林立的状态。如今“水管灯”已成为杨浦滨江具有标识性的特征。复合了花池与座椅功能的城市家具我们取名为“工业之舟”,以轮式支撑的形式安置于码头上,传达着过去车来船往的繁忙景象。这些小品元素轻轻游离于既有环境之上,又保持着同环境的某种关联。

保留的混凝土系缆墩与水管灯柱

镂空钢板的雕塑小品

在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工种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将对5.5 km宏大的构想融入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细致工作中。最终实现了工业美学的细致感受。

沿线大量的厂区用地转化成为公共空间之后,原有厂区产业工人成为最喜爱这一滨水空间的一个群体。我们多次遇到原厂区工人兴奋地同其他市民讲述这片场地曾经的故事,而来到这里的人们也非常乐于了解这段历史进程,这样的情景让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基于历史的设计工作最终转化为公众对这一空间的共同认知和集体认同,对百年工业历程的纪念和尊重转化为人们对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共同的信念。这成为了群体互动、交流讨论的认知基础,促使人们跳出了观看式的静默交流,形成了认知的公共性。

2.3 互动参与对话探讨——精神的公共性

2017年6月在杨浦滨江完成了杨浦大桥以西2.8 km的贯通工作之后,这片区域便成为周边居民喜爱的场所,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浦江两岸被定位为上海的城市客厅,政府部门更希望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不仅仅供周边的居民参与使用,而是成为更大范围的人群沟通交流的平台,于是计划2019城市空间艺术季(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简称“SUSAS”)落地杨浦滨江举办。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的艺术展并不局限于一个展馆或者一个封闭的展场,而是以户外公共艺术的形式,介入到杨浦滨江整个5.5 km的滨水空间。我们作为总建筑师团队,接到了本次艺术季场馆改造和5.5 km空间梳理的设计任务,搭建了1个主展场、2个分驿馆、4个新增服务点和13条城市通道,使之形成5.5 km的滨水展示带和交流平台。“娱乐、艺术、建筑和文化与自然界在更广阔的地理环境中互相作用的方式允许我们创立新的魔力空间”[14]。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

5.5公里的艺术展示带(图上:主展场、分驿馆、服务点、出入口;图中:公共艺术品;图下:特色景观节点)

2.3.1 公共艺术品的介入

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共计划完成21件户外艺术作品,在展览期间,有11件建成。以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为三大基本要素的公共艺术,介入杨浦滨江后形成了一次艺术同社群的对话,在对社群艺术普及和引导的同时更是以高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自西向东第一件公共艺术品《船坞记忆》位于1号船坞长200 m、宽36 m、深10 m的空间中。通过中外艺术家的合作,结合装置、影像、音乐,以综合性的艺术表达梳理历史,探索城市的过去、未来以及新世界的形态,唤醒了这个拥有工业区独特历史感和艺术震撼力的场所。该船坞自2015年完成最后一个生产任务后,便成为荒芜的工业遗存。我们第一次到达这个空间,就被巨大的工业尺度和斑驳的工业气息所震撼。对于船坞的改造,我们采取了最低限度影响船坞的建造方式。通过17 000多根脚手架和3 000多块预制钢踏板的预制拼装、现场搭建,在极短的26天内完成看台搭设,打开了船坞这一被封存的工业遗地,为公众体验这一令人震撼的空间提供了条件。同时,配合艺术家及开幕式的需求,设计采用与坞壁同构的钢板桩形成了船形舞台。配合日本艺术家高桥启祐的灯光艺术作品《水之记忆》、彩虹合唱团《杨浦七梦》的合唱作品以及中国艺术家刘建华的装置艺术作品《封存的记忆》,使整个船坞空间成为一件沉浸式的、有极高开放度和参与度的综合空间艺术作品。坞壁上是我们精心保留下来的、在船舶修造过程中反复喷涂留下的层叠的油漆印迹,灯光影像遍布坞底坞壁,记忆的声音在船坞回荡,人们沉浸其中,同历史互动对话。

主展馆片区改造轴侧拆解图

另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艺术品名为《城市的野生》,位于我们改造的绿之丘前方,是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在5.5 km中段,长200 m、宽26 m的打捞局码头上创作的巨型地绘。这件艺术品是由市民和艺术家以一种高度互动的方式创作完成的。艺术家将用于制作人行横道线的材料先制作成为厚“纸板”,通过举办儿童工作坊和分发给滨江游客的方式,获得大家用心创作的裁剪图案。随后,艺术家再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组织成巨型地绘,形成一个由社群共同完成的公共艺术品。很多市民都因为能参与到这样的一个艺术品创作中而感到喜悦和自豪,很多人还饶有兴致地回到这片场地上,寻找自己当时创作的图案。

2.3.2 公共活动的举办

本次城市空间艺术季以整个5.5 km的江岸作为活动基地举办公众活动140余场。其中,在主展馆片区中共举办活动90余场,包括空间艺术季开闭幕式、建筑规划板块开幕论坛、SUSAS学院大师讲坛、第三届环同济设计周系列学术活动等 。绿之丘内共开展11场展览,相关活动共计20余场,如各展览开幕仪式及系列沙龙活动、杨浦新生摄影大赛、上大美院教学研讨会等。滨江公共空间中的重要节点共举办活动30场,如大学生创意市集、建筑师快闪导览、一砖一瓦乐高积木搭建、WOD LIVE 2019世界舞蹈大赛巡回演出等。“自由的个体为了艺术、娱乐和休闲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他们自由展示自我的舞台。”[15]

极具特色的上海船厂双船坞

2019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片区入口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场入口

在主展馆片区的2号船坞中,举办了环同济设计周的会议论坛,还举办了时装秀等活动。我们将长260 m、宽44 m、深11 m的2号船坞进行改造,保留了坞壁的印记以及船坞停用后紧贴坞壁自然长成的树木,配合灯光、镜水面以及坞墩阵,形成一个既包含历史记忆,又能激发无限想象的场所。为了这样一个空间能够为公众体验和使用,我们在船坞北部设计了一个连通船坞两侧的大台阶。同时在台阶的下部复合了一个高10 m、长28 m、宽22 m的极具特色的半室外集会空间,这个半室外空间也同整个船坞的空间流动相关联。面对最小限度触碰船坞结构的要求以及38天的极限工期,我们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船骨式的空间折板桁架钢木复合结构。这是一个可自平衡底部类拱推力的结构体系,更是一个可预制拼装快速搭建的结构。顶部的钢踏板也采用了快速预制拼装的体系。最终在多方努力协作下我们激活了这个船坞,形成了一个有着无限使用可能的、具有很强包容性和不确定性的魅力空间。

2号船坞半室外集会空间内部

在中段驿馆绿之丘中,举办了“中欧+集市插画展”,环同济设计周相关展览以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等活动。所有的展览向市民完全开放,促使人们在滨江徜徉的同时,产生偶发性的活动。同通常的展览针对特定人群不同的是,在这里互不相识、甚至不是相关专业的人们也都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展览活动中。这是最让策展人,也是最让建筑师欣喜的一个部分。我们在绿之丘的设计之初,就将其当作一个立体的公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来考量。每一层平面都是充分敞开可达的,而插入其中的小房间都被想象成山丘上的一个个小房子,散落在面向公众的山丘中。可能出乎多数人意料的是,这样的一个空间原本是一座长100 m、宽36 m、高32 m,只有高窗的,体量巨大而又极度封闭的工业建筑。

绿之丘面江侧

绿之丘内部空间拆解图

绿之丘内部中庭

在5.5 km最东端的码头上,我们将原本电厂的灰仓储灰罐改造成了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东段驿馆。在这里将会有由葡萄牙艺术家吉马良斯、日本艺术家高桥启祐以及中国设计师韩家英和章明四人打造的公共艺术品。灰仓改造的设计方案从2015年便已开始,由于当时功能尚未确定,经历了多轮修改,最终以艺术展览为导向形成具有较强灵活度和开放度的策略进行设计和实施。通过增设两块景观平台,我们将原先独立的三个灰罐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采用朦胧界面的处理手法,将原先15 m通高的封闭灰仓进行改造。整个空间的使用模式被想象成一组完全公共的漫游路径,从底部的混凝土框架一直盘绕至灰仓顶部。在形成这样一个漫游的海洋后,以一种类似“插入城市”(plug-in)的模式将6个功能未确定的空间连同一组折跑楼梯一同插入。而在艺术品介入后最终形成了艺术讨论和公共漫游紧密咬合的空间触动模式。

灰仓艺术空间改造图解

灰仓艺术空间

灰仓艺术空间西立面

灰仓艺术空间观景平台间漫游路径

灰仓艺术空间筒内盘旋路径

在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杨浦滨江景观带以及中段驿馆绿之丘已出现在多个热门公众评价应用程序和自媒体推送中,并得到了公众的赞许和肯定。这是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另一种呈现。因为这些场所的高品质和开放度,实体空间进入虚拟公共领域,反过来成为人们探讨和评价的对象,并且进一步激发了城市生活的公共性。

2019城市空间艺术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地方的参观者,人们汇集在杨浦滨江,使这里成为一个开放的,以艺术、历史和城市为话题的国际性交流平台。而这个平台又是所有公众触手可及且被邀请参与的。这样一个面向公众、公开自由的平台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城市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使得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这个场所和这种开放自由的精神相交融,呈现出精神的公共性。

3 工业遗地再生型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与触发

杨浦滨江岸线的改造从废弃的、荒芜的工业遗地走来,到今天成为人们热议评价、深入参与的艺术场所,其中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取得了巨大成功。公共性的塑造一方面来自对开放、可达、漫游、停留的公共空间身体感受的塑造,另一方面来自对城市历史和社会属性的人文关怀所创造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开放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姿态呈现出潜移默化的感染公众的城市精神。

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项目中,我们一直面对着工业遗存无法在改造之初确定功能的窘境。这迫使我们采用了以公共性和包容性为导向的设计策略,使得我们对工业遗存的改造在一种确定的不确定性中进行。确定的是,它一定是公共、开放、可达的。不确定的是,它需要面对的功能诉求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的各式各样的公共活动。这样的情况迫使我们思考这些工业遗存位于这个城市最多变、最敏感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中,它们的功能是否应该在最初就被清晰定义,应当由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确定。或者,我们可以像对待其他公共空间一样,摆脱既定的模式或功能,视其为具有较高弹性、包容度和生长性的文化艺术基础设施。

(图片来源:图片图纸由作者、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业主、原作工作室、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提供;摄影:章鱼见筑、田方方、苏圣亮、吴庆东)

[1]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 中国社会科学,2012(4):125-207.

[2] 阿伦特. 人的条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 桑内特. 公共人的衰落[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徐凯,克劳斯·森姆斯罗特.“公共性”的没落到复兴——与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对照下的中国城市空间[J]. 城市规划学刊,2013(3):61-69.

[6] 克里格. 城市滨水区的发展[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7] 章明,张姿,张洁,秦曙,王绪男. 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J]. 建筑学报,2019(8):16-26.

[8] 费舍. 滨水景观的设计[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9] 卢永毅. 新老之间的都市叙事——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宅的修缮及改扩建设计[J].建筑学报,2016(7):49-51.

[10] 张姿,章明,秦曙. 滨江工业遗存的“激活”以杨浦滨江南段公共岸线设计为例[J]. 华建筑,2018(12):46-55.

[11] 章明,王绪男,秦曙. 基础设施之用:杨树浦水厂栈桥设计[J]. 时代建筑,2018(2):80-85.

[12] 秦曙,张姿,章明. 生态绿丘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J]. 华建筑,2018(12):160-165.

[13] 章明,张姿,秦曙. 锚固与游离: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一期[J]. 时代建筑,2017(1):108-115.

[14] 方慧倩. 滨水景观[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5] 森姆斯罗特. 经济与社会政治影响下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变迁[J]. 国际城市规划,2016(5):52-60.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1期 精细化再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秦曙、章明、张姿《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 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作者简介: 秦曙,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副主任建筑师;章明,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姿,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1期 精细化再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秦曙、章明、张姿《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 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作者简介: 秦曙,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副主任建筑师;章明,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姿,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1] 郑时龄. 走向总体艺术的城市空间艺术季[J]. 时代建筑,2020(1):54-57.

[2]阮昕、章明等.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规划建筑板块:开幕论坛内容回顾[J]. 时代建筑,2020(1):58-67.

[3]张海翱、李迪. 再生——水之魔力: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规划建筑板块对滨水空间有机更新的探索[J]. 时代建筑,2020(1):68-75.

[4]谭峥、吴静遥.地形重生与对象终结:上海杨浦滨江的空间艺术及其基础设施向度[J]. 时代建筑,2020(1):76-79.

[5] 秦曙、章明、张姿.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 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造和触发[J]. 时代建筑,2020(1):80-87.

[6]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面向未来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闭幕研讨会综述[J]. 时代建筑,2020(1):88-91.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标题请写明前缀【精细化再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