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画家委拉斯贵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家职业特征 真理画家委拉斯贵支

真理画家委拉斯贵支

2023-12-03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委拉斯贵支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画的是皇家织毯厂的工作间。画家在这幅画中主要描绘了织造厂纺纱女工的劳动,这五个不同年龄的女工用她们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件件艺术珍品,而她们自己则一身贫困,衣衫不整。其中画面右边着白衣蓝裙的青年女工是欧洲古典绘画中表现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与后来法国画家米勒创造的农妇形象具有同样的艺术魅力。与纺纱女工相对的成品间内,一群宫廷贵妇正在悠闲自得地欣赏织造好的壁毯。她们的养尊处优与纺织女工的繁忙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家这种蓄意地安排,加重了这画的社会意义,表现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的特殊感情。这幅作品 色彩极为丰富,在明暗、笔触的运用上构成了有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正如批评家所说的那样: “每一笔触都是真理的典范。 ”

《镜前的维纳斯》 1656年 布面油画 112.5×177厘米 伦敦国家画廊藏

女子裸体绘画在 17世纪封建专制的西班牙是极其罕见的,这幅《镜前的维纳斯》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委拉斯贵支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绘画:这悠闲、侧倚的动势,这丰满、健美的身姿,使我们不禁想到威尼斯画派乔尔乔纳《沉睡的维纳斯》;但是,这扭曲而不失端庄的曲线美感,这背向观众而不失生命欲望的青春涌动,这寓世俗美于理想美的表现方式是富有创作性的,也是威尼斯画派中所没有的。这幅画标明了 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人本精神的觉醒,也标明了 17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精神在绘画上的独特显示。画家以充满节奏感的流动线条,塑造了女性人体美,如果以维纳斯身体环视一周,她的曲线起伏变化宛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上身高亢有力,下身平和舒缓。大师素来善用透明凝练的色彩和精到的笔触去描绘复杂的肌肤变化,细嫩的肉体富有勃勃生机,充满了青春气息。这是画家对人类自身美感的赞颂。

《布列达的投降》 油画 1635年 307×367厘米 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此画又叫布雷达的投降、勃鲁达的投降、这是画家以腓力四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军事胜利为素材创作的历史画。前景中,荷兰布列达城败将正把一串城钥交给代表西班牙军的斯宾诺侯爵;胜利者(右) --高大雄壮的战马、威严的军队和整齐的长枪,与战败者(左) --疏落的旗帜、长枪形成鲜明的对比。远景则是大火渐熄,火焰的反光和清晨的阳光融成的一片灰青色烟雾。在如此复杂的画面上,委拉斯贵支创造了同时代艺术家难以企及的真实场面。

《布列达的投降》取材于十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 1625年 7月 25日,西班牙殖民军攻克了一个由荷兰军队固守的要塞布列达。这本来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小的军事胜利,并且已经过了十年,但好大喜功的菲力普四世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力,要求委拉斯贵支将它画出来。委拉斯贵支在画这幅画时采取了刚正不阿的态度。在这幅画上,既没有画胜利的凯旋,也没有画失败者的猥琐,这是一个宫廷画家难能可贵的举动。

油画《教皇伊诺森特十世的肖像》,画家:委拉斯贵支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英文名叫: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委拉斯贵支出生于1599年6月6日,死于1660年8月6日。委拉斯贵支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认为委拉斯贵支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委拉斯贵支对印象派以及后来的画家都影响很大。

油画《 侍女》,画家:委拉斯贵支

油画《纺织女》,画家:委拉斯贵支

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原来大部分收藏在马德里的博物馆中默默无闻,在1811年法国入侵西班牙的战争中,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才被外界所了解。

油画《镜前的维纳斯》,画家:委拉斯贵支

油画《小女孩肖像》,画家:委拉斯贵支

委拉斯贵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他通常只画所见到的事物,所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委拉斯贵支也画过一些宗教画,但其中的神像宛如人间,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委拉斯贵支画的马和狗充满活力。

油画《卖水的老人》,画家:委拉斯贵支

油画《酒神巴库斯 》,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委拉斯贵支早年在老埃连拉画室学画,后拜在画家巴切柯门下。早期绘画《卖水人》、《煎鸡蛋的老妇》形 象真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623年委拉斯贵支进入马德里宫廷为国王服务 ,但受到原在宫廷服务的保守派画家的排斥和贬低。1627年他和保守派画家按同一命题作画,进行了一场艺术竞赛,结果大获全胜,巩固了他在宫廷的地位。

油画《

煎鸡蛋的老妇人

》,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苏格兰国家美术馆

油画《 投降的布列达》,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1629年委拉斯贵支获得机会出访意大利,在威尼斯、罗马、那不勒斯等地,委拉斯贵支看到了文艺复兴诸大师的绘画原作,他特别着重研究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与用光,回国后创作的作品色调更加柔和、晶莹,形象塑造更加生动、细腻。这期间委拉斯贵支最杰出的作品是《布列达的投降》(现在一般翻译为《勃鲁达的投降》),它是一幅大型历史画,作者以公正不阿的态度描绘了西班牙和荷兰战争中双方人物的复杂心理状态:西班牙虽是胜利者,但凶狠、傲慢,给人一种不快之感;荷兰人失败了,但没有失去尊严。

油画《坐在地板上的侏儒》,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

油画《耶稣受难》,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委拉斯贵支的大量肖像画都坚持写实原则,并且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可惜的是画面的气氛过于和平,与史实有明显的差别,但这并没有影响这幅作品的价值。对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如《腓力四世像》,重在表现其虚伪、冷漠和浅薄,决不阿谀奉承。对于朋友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如《拿扇子的妇人》、《矮子安东尼奥》,则被描绘得平易近人,有的还具有社会批判色彩。

油画《菲利普四世的画像》,画家:委拉斯贵支

油画《马背上的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1651~1660年是委拉斯贵支生活的最后10年,由于当局在对他授勋问题上有争论,使他情绪极不愉快,但仍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代表作《宫娥》(又名《宫女群》)和《纺织女》,被认为是17世纪欧洲少见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也证明委拉斯贵支虽然长期担任宫廷画家,但始终未失去平民的本色。

油画《 雄鹿头》,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油画《 侍女/宫娥(局部》,画家:委拉斯贵支

画家委拉斯贵支油画名作《侍女》真正主角是五岁的公主玛格丽特,但作者却题名为《侍女》,后面背景中的镜子里出现了原来不该出现的国王和王妃,甚至连本来应该正在画公主的画家本人也出现在画面上,他仿佛正在为国王和王妃作画,将视线面对着欣赏的我们。这件把画家、模特儿,甚至连观赏者都同时表现在画面上的名画,是幅经典中的经典。

油画《火神的锻铁厂》,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幅《火神的锻铁工场》即是他在罗马呆了一年之后结下的创作果实。全画宽290厘米,高223厘米。画中的人物如真人大小。所绘的内容是罗马神话中一段有趣的生活插曲:火神伏尔甘在与他的伙伴——赛克罗普巨人为众神打铁时,阿波罗神突然进入工场向火神通风报信,说他的美丽的妻子维纳斯(美与爱神维纳斯嫁给瘸子火神伏尔甘)正与别人偷情。火神听后顿时楞住了,他的伙伴也个个惊愕不已。画面上即表现了这一时刻的所有人物的内心情绪。在这里,画家并不赋予画面以神话的色彩,其实是表现人民生活最常见的一间打铁炉工场。全部细节都符合当时劳动的真实,只有阿波罗头上散射的光芒,标志出这是一出神话剧。它是那样富有生活气息,几个劳动者的形象又是那样朴实自然。尤其感人的是那个回头直盯着阿波罗发楞的中年铁匠伏尔甘的形象。看惯雍容华贵的上层人物形象的评论家对这幅画曾提出批评,说他把英雄的神画得太平凡了。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正是委拉士开兹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的可贵之处。作为神话中的一段趣闻,在大画家的笔下,竟变成劳动人民生活中丰富有趣的一段乡村插曲。塞维利亚绘画的地方风格也以稳健质朴见称,宗教色彩比较淡薄,而委拉士开兹的画风则更富有现实主义意义。这是由于当时塞维利亚是西班牙与新大陆联系最密切的一个地区,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比国内其他地区发展得早些。这一切有利条件成了艺术天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油画《侏儒赛巴斯蒂安》,画家:委拉斯贵支

拿人俸禄就得替人办事。宫廷贵人们常要他画一些白痴、侏儒来玩弄取笑,委拉斯开兹怀着深切的同情把这些外形丑怪的人画得让人心酸,使人难以乐得起来。请看他这类画的代表作《侏儒赛巴斯蒂安》。侏儒赛巴斯蒂安的身体像孩子一样,但画家并没有把这缺陷作为中心,所以,他是坐在地上,平伸着双脚,短小的身,臂放在腹前,画的中心是侏儒的头部,他的头部完全是个成人,带着一份尊严、智慧和善良。可他毕竟是受人嘲弄的侏儒,所以他的大眼睛里又含有无限的哀怨和苦痛。一个善良而富有自尊心的不幸者,却要强作欢笑,以自己的生理缺陷供贵人们取乐,维持生存,这就是17世纪的西班牙。画家的爱和憎跃然而出。

油画《奥地利王后多纳·玛丽安娜的画像》,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油画《纱厂(阿拉喀涅的寓言)》,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油画《三位乐师》,画家: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绘画陈列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