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手、画师、画家,哪个是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家白鹭老师是谁啊 画手、画师、画家,哪个是你?

画手、画师、画家,哪个是你?

2023-10-02 0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画手、画师、画家,哪个是你?

2017年的时候,有一位台湾艺术家叫罗方君,我一直称呼她罗老师,她跟我提议说,如果想提升“插画师”在社会上的认知,应该先从称谓上做调整。

她认为“插画师”这样的名称就低于艺术家,会给外界带来相对廉价的认识,她觉得大陆对艺术家的称谓更尊重,所以建议我们用“插画家”的称谓来做推广。

我跟她说,大陆目前从事插画领域人的大多数还是80、90后,还有点距离。她说对于新入行的可以称为插画创作者,资深的称为插画家,这样以“艺术家”的身份来称谓插画人,才真的被受尊重,客户也知道他们请了什么级别的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插画师这个身份呢?

很多人的微博或者简历上都会写个lofter签约插画师、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等,这个很好,相当于找了大平台来给你做个背书。

但是,这些平台很大,所谓的“签约插画师”人数众多,懂行的人并不会非常认可这一title。至于很多人自称“自由插画师”,更不是你自己这样叫,就真担得起这个Title的。

画手、画师、画家,哪个是你,我有用户看到之后特别幽默的说,想了半天我就是那个顿号。我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就是为了让大家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几个身份定位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比来看:

画手:基本绘画技能、流水线作业、行活儿,靠接活儿维生。

画师:有独立思想、有自我风格、匠人精神、有代表作。

画家: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画技登峰造极、有绝活儿、有社会地位。

如果换个角度理解这三个身份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普通员工、中层领导、企业家的区别。

我们很多年轻的插画创作者,不挑食,是活儿就接,导致经常熬夜赶稿子。我认为这就是“画手”的表现。你有没有想过,等你35岁以后,如果还是做画手在做的事情,还能拼得过25岁的年轻人吗?

为什么说35岁,因为我今年就35,体会特别真切。35岁,你还能像25岁一样有精力熬夜吗?你的产能会受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在把握潮流上,你更是拼不过25岁的年轻人的。

我发现年轻人创作的作品更适合当下,他们最了解大众的流行喜好,举个例子,比如说90后玩抖音,就比80后上手快,而插画的很多应用都是给年轻人的。

这一切都意味着,如果你一直停留在画手阶段,你35岁以后的竞争力会有大概率下降。

那么你就要努力尽早成为真正的“插画师”,而拥有代表作是我们认为成为“画师”的关键标志。

代表作是什么?代表作不局限于一部绘本,也可以是一次个展,是某个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也可以是某个比赛的大奖。这会是你履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展开全文

最后是画家。画家创作的出发点绝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创作当成生活情趣,当做自我表达的方式。画家是有社会地位的,也就是说你的作品受业内人士认可。

比如说朱成梁老师,我们2018年BIBF菠萝圈儿国际插画展的时候有好几拨老外都说喜欢朱老师的作品,有个意大利的分镜大师和朱老师一起做论坛嘉宾,在活动中对朱老师赞不绝口,说他的作品有灵魂,又有中国风。

(朱成梁老师作品)

去年,他就得了BIB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的金苹果奖。更能说明他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的作品能代表中国,所以他当然是插画家。

(朱老师获得2019BIB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的金苹果奖)

定位好自己到底是画手、画师还是画家,是你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如果你明确了自己还停留在“画手”的阶段,我知道你一定不甘于只做一名画手。所以,接下来就要思考清楚,我该走什么样的路线,最终才能到达“画家”的终点?

不论你现在正处于什么阶段,如果你热爱画插画,并且希望自己不止于“插画师”,那么,快来报名我们的课程“插画师生存指南”“进化”吧!

👇点击查看课程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