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和多雷笔下的但丁《神曲》插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家威廉布莱克 布莱克和多雷笔下的但丁《神曲》插图

布莱克和多雷笔下的但丁《神曲》插图

2023-11-06 17: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学者们的推算,《神曲》作者但丁书中写到的地狱、炼狱、天堂之旅从1300年3月25日开始,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但丁日。现在,让我们跟随两位伟大艺术家,一起来探索但丁的风格、话语、思想。

第一位是英国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他曾于1824至1827年间绘制了102幅水彩画。第二位是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曾经制作了大约300幅版画,1861年出版。

但丁《神曲》一共100篇,第1篇为序篇,之后地狱33篇,炼狱33篇,天堂33篇。

起初,但丁发现自己在一片黑色的丛林中,“失掉了正道”。所谓的丛林,很可能是象征,是邪恶与罪过的托寓。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黑暗的丛林就是一片阴暗的树林。在那里,但丁遇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布莱克用天蓝色描绘丛林;而多雷笔下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枝桠,背着光,与明亮的地平线形成对比。

第三篇中,但丁和维吉尔来到地狱之门,准备进入:“穿过我,前往哀恸之城;穿过我,前往痛苦永恒;穿过我,走入迷途众人。[...]进来的,就抛却一切希望吧”。布莱克依然描绘了一个近景,就在门洞前;多雷则是一张广角,阴森可怖。

没走多远,他们就来到阿刻戎河边,这是地狱里的第一条河,受罚的魂魄在这里等待卡戎的渡船,前往河的另一岸。当然,这段船上旅途注定不会愉快,“灵怪卡戎双眼如炬,示意魂魄一一登船;谁敢耽搁就是一桨”。

不久之后,但丁和维吉尔就遇到了米诺斯,这位地狱护法负责给魂魄定罪,他会把尾巴缠在罪人身上,缠了几圈,就打入地狱第几圈。

话说回来,什么叫地狱第几圈?事实上,在但丁笔下的世界,地狱呈漏斗形,由一系列圆环组成,阶梯状,越往下越小。最下面就是路西法,也就是魔鬼。罪孽越深,圈数越大,沉得越深。插播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在15世纪的一幅画。

桑德罗·波提切利《地狱漩涡》 - 1480-1490 - 梵蒂冈使徒图书馆,梵蒂冈Sandro Botticelli, La voragine infernale, 1480-1490,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Vaticano.

在第五篇中,但丁和维吉尔遇到了《神曲》中最著名的两位:弗朗切斯卡和保罗。弗朗切斯卡已经与保罗的兄弟吉安乔托结婚,但却与保罗偷尝爱情的禁果。被吉安乔托发现后,双双死于他的剑下。

这两个人的魂魄漂浮在风暴中,就像活着时曾经征服他们的爱欲风暴。

在这里,弗朗切斯卡告诉但丁,爱情难以承受,但也难以拒绝。其中有几句非常有名:“爱情啊,追求者当然无法不求回报,而他又如此之美,让我深陷其中,你看,直到今天,我还无法解脱”。但丁感触极深,晕了过去:“当时,一个在说,一个在哭;而我,感怜至深,晕死过去。坠落的我,就像坠落的尸体”。

之后,但丁和维吉尔来到斯堤克斯河,这是地狱的另一条河,陷入愤怒不能自拔的人会在那里互相之间激烈搏斗。惩罚罪人的方式也真够怪异的!

在但丁的理念中,这就是罪罚相衬律:刑罚应当与罪过相似或相反。比如,凶杀犯要被浸泡在沸腾的血河中(相似法:就像因他们而洒下的鲜血);贪婪者则被浸泡在恶臭的泥中(相反法:与他们生活的丰富奢侈相反)。

有些刑罚则很搞笑,比如,那些出售教会职务或赎罪券的人。这些人,头被埋在地下,脚被火焰折磨。

居斯塔夫·多雷画的插图比布莱克多得多,描绘了地狱中的所有刑罚,简直如同电影一般。

让我们继续前进。地狱之后,但丁和维吉尔来到炼狱。炼狱像是一座山,需要二人攀爬。

在炼狱之旅的最后,但丁遇到了贝阿特里切,他一直深爱的女人。就是贝阿特里切,引领但丁继续前往天堂。

之后,图像越来越轻盈明亮:那些来自天堂的景象展现了神圣的光辉。在天堂里,但丁和贝阿特里切遇见了天使和圣徒,比如这一幅。

可惜的是,布莱克到这里就结束了,结尾部分只能看多雷画的插图。虽然只有黑白,但也很适合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天堂里天使们排队飞翔时的宏大与轻盈让人回味无穷。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描绘天堂的作品中最经典的一幅:绚丽的天使,排队盘旋而上,最后消失在宏大永恒的光明之中,那代表天主的光明。在这样的场景面前,但丁哑口无言,无法描述他所看到的,只是停在那里,感受周围的光:“诗人的想象力再高,在这里也无从施展;炽热的欲望驱使着我,车轮般均匀向前推动,是爱,驱动着太阳与繁星”。

但丁的旅程由此结束。

本文整理自Emanuela Pulvirenti老师讲课笔记

关于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

Penthesileia,寄生在意大利/法国泛艺术史类纪录片、书籍、报刊上的野生翻译菌。每日更新每周六主题:绘画流派微系列 | 以最简短文字介绍21个不可不知的绘画流派所有中文文字版权均为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