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变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男士瓜皮帽子 从高变矮

从高变矮

2024-05-08 2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头戴瓜皮圆帽,身穿长衫马褂,脑后留着一根大大的辫子。这大概就是闻名中外的清朝男性形象了吧。

清末照片

这种形象甚至影响到了二次元,比如著名的漫画人物——老夫子也是这种形象的翻版(此处不讨论老夫子抄袭)。

老夫子

但同时,这种形象也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背后当然是因为清朝的国力衰弱,在国际上被人欺负所致。

同时这种装束也被同袍们所鄙视。如果只看服装,那么他们确实是满族人的服装风格,但是其头上的帽子,却可以追溯到明朝,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帽子。

而它的变化,也许是一段浩劫的缩影……

一、明代——六合一统帽

六合一统帽,又名圆帽,小帽,六合巾等等。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制作的。帽身以六瓣合缝,呈圆筒状,上有帽顶。

小帽文物

《三才图会》说“(小帽)其制类古皮弁”,而六合一统这个名字也暗喻了朱元璋希望天下一统的雄心壮志。

不过在元代的壁画中也发现了疑似小帽的圆帽,但是不是小帽的始祖还有待研究。

元墓壁画

(1)最普遍的帽子

小帽可以说是一种打破阶级的帽子,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戴,并没有硬性要求。因此,你会看见无论是仆人,小贩,还是士大夫,都会戴这种帽子。

明《杨洪朝服像》 后面仆人戴小帽《皇都积胜图》 戴小帽的小贩戴小帽的士大夫

由于明代的男人一般不会把头发直接裸露在外(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以简单的小帽就成了明代最普遍的帽子。

而小帽的材料也不一样,夏用马尾,牛尾等,冬用绒、毡等。

戴小帽的士大夫

比如上面的小帽就是用透明的材质制作,应该是夏天使用。

《太平风绘图》明中期作品(时代有争议)

前期的小帽帽顶比较尖,如上图所示

《徐显卿宦迹图》明后期

后期变为圆筒状。

而有些小帽在明后期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夸张。

富春堂姐刻本《刘智远白兔记》戴小帽的小吏俑

(2)自由搭配

小帽也是百搭的帽子,既可以搭配长衣又可以搭配短衣。

穿长衣戴小帽的士大夫《太平风会图》穿短衣配小帽的劳动人民

既可以配大袖又可以配窄袖。

蜀王陵人俑独乐寺明代壁画

有此看出,小帽是一种便服。其作用大概相当于鸭舌帽吧,怎么搭都行。

(3)特殊用途

此外小帽还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小吏的工作装等。

《徐显卿宦迹图》局部

这张图表现了衙门办事人员的着装,盖印者为吏员,头戴吏巾(形似老人巾加双翅),身穿青黑色圆领,腰束黑绦。其他人则戴小帽,穿青黑色道袍或直裰。

《王琼事迹图》局部

而捕快一类的人也可以戴小帽。

明代官场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外任官见御史或下级官员拜见上级官员时,身穿青素服(即不缀补的青黑色圆领)。

综上,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明代的小帽都比较高,这是因为里面是发髻,没错,明朝人不剪头发,而是绑成高高的发髻。

二、清代——瓜皮帽

而满清入关后,情况就变了,清政府强制汉人剃发,“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

男性士大夫的服装几乎被全部废止,《研堂见闻杂录》:“士在明朝,多方巾大袖,雍容儒雅。至本朝定鼎,乱离之后,士多戴平头小帽,以自晦匿。而功令严敕,方巾为世大禁,士遂无平顶帽者。虽巨绅孝廉,出与齐民无二。 ……又其初,士皆大袖翩翩,既而严革禁,短衫窄袖,一如武装。 ”

由上可以看出,宽袍大袖,方巾一类的明代衣服被全面禁止,而平民化的小帽确侥幸保留了下来。

(1)清前“沉寂”

在清朝前期却少见,老百姓大多数裸发(不带帽子)或戴斗笠。

马嘎尔尼绘制的中国人形象(乾隆时代)

不过依旧可以找到一点小帽的痕迹。

《乾隆南巡图》

如上面妇女怀抱的孩子疑似戴了小帽。

日本《清俗纪闻》

而日本的《清俗纪闻》也记录了小帽的信息,时间是乾隆时代。

(2)清后普遍

19世纪《清国京城风俗图》

小帽的流行大概是清朝后期,它又恢复了明代的盛况,又变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帽子。从小贩到士绅都可以戴。

清末小贩

清末富人家庭

而且这个时候还添加了一种独有的装饰——帽正,就是帽子中间有块玉(当然这是富人特权)。

李鸿章照片

而清宫也有类似小帽的帽子。

如意帽

如意帽俗称瓜棱帽,它以六片缎缝合而成,瓜棱形圆顶式,红绒结顶。是皇帝着便服时的配套小帽。

戴如意帽的德宗

不过这种帽子自始至终都是便服,并不是礼服和常服。只是有些时候也可以戴,比如出行时。

清末出访国外的官员

或者是拍照的场合。

清末家庭李鸿章一家

而这种戴瓜皮帽和穿马褂长衫的形象则渐渐成为清朝人的象征,因为太普遍了(不过多为又一定地位的人)。

清末照片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清朝的瓜皮帽或者小帽较矮,这是因为没有了高高的发髻,而变成了脑后的辫子,帽子自然而然的变矮了。

三、遗留……

其实到了民国,这种瓜皮帽也是存在的,虽然没有了辫子……

民国照片民国照片

在建国后甚至有一段时间成为过地主老爷的象征,虽然到现在是几乎绝迹,只能在电视看见它的影子,但是有些中式婚礼仍然看见它……

黄晓明中式婚礼

这种小帽可以说是最普及的帽子,它也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性,可惜在时代的漩涡里,它也不得不改变外形,从而继续生存下去,成为了大劫难的幸存者。无奈现如今它却被贴上落后和难看的标志,不知是它自身的原因还是时代变了呢?

PS:图片和知识来自微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