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2303HXD电路图(USB转UAR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的区别 PL2303HXD电路图(USB转UART)

PL2303HXD电路图(USB转UART)

2023-12-11 1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PL2303HXD电路图_USB转UART 1.PL2303HXD电路图(USB转UART)2.介绍3.PL2303特性4.PL2303应用电路博客来源

1.PL2303HXD电路图(USB转UART)

电路图如下。不需要外接晶振。无连接的脚不用理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介绍

PL2303简介 PL2303 是 Prolific 公司生产的一种高度集成的 RS232-USB 接口转换器,可提供一个 RS232 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装置与 USB 功能接口便利联接的解决方案。

该器件内置 USB 功能控制器、USB 收发器、振荡器和带有全部调制解调器控制信号的 UART,只需外接几只电容就可实现 USB 信号与 RS232 信号的转换,能够方便嵌入到手持设备。

该器件作为 USB/RS232 双向转换器,一方面从主机接收 USB 数据并将其转换为 RS232 信息流格式发送给外设;另一方面从 RS232 外设接收数据转换为 USB 数据格式传送回主机。这些工作全部由器件自动完成,开发者无需考虑固件设计。

通过利用 USB 块传输模式,利用庞大的数据缓冲器和自动流量控制,PL2303HX 能够实现更高的吞吐量比传统的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端口,高达 115200 bps 的波特率可用于更高的性能使用。

3.PL2303特性

1.完全符合USB规范2.0(全速兼容)

2.片内拥有USB1.1收发器,5V转3.3V的稳压器,12MHz的晶体振荡器

3.支持RS232这样的串行接口

1)全双工发送器和接收器(TxD和RxD)

2)六个调制解调控制引脚(RTS,CTS,DTR,DSR,DCD和RI)

3)内容可以为5,6,7或8个数据位www.armjishu.com

4)支持自动握手各种模式

5)一,一个半,或两个停止位

6)奇偶错误,帧错误和串行中断检测

7)可编程波特率从75bps到6Mbps

8)外部的RS232驱动下降控制

9)独立的串行接口电源

4.宽广的流量控制机制

1)自动与CTS/RTS流控制

2)自动使用的XON/XOFF流量控制

3)入站数据缓冲区溢出检测

5.可配置的512个字节双向数据缓冲器

1)256字节的输出缓冲区和256字节的输入缓冲区

2)128字节的输出缓冲区和384字节的输入缓冲区

6.支持从远程输入相关调制信号进行唤醒功能

8.启动时可以将配置存储于外部的EEPROM

9.提供支持Windows和MacOS,Linux和WinCE的驱动程序

10.具有专为WindowsXP驱动程序认证的标志

11.该IC是SSOP封装的小尺寸28引脚

PL2303引脚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L2303内部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L2303引脚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PL2303应用电路

12M晶振的两个负载电容可以不要,要的话一般取5-15pf;LD-M(23P)管脚必须接220K的电阻拉高或拉低:拉高为芯片配置可带500MA负载(重载),拉低为可带100MA负载(轻载)。TRI_M(22P)管脚以一个4.7-10K的上拉电阻,将芯片配置为通信挂起期间停止输出。DP和DM管脚和USB接口的连接要越短越好,布线时两线尽量相互靠近且长度要一致,两个限流电阻取值可在10-56欧姆选择。DP线上的上拉3.3V的电阻取值1.5k,这是USB接口协议的要求和标准,作用是告诉主机,有器件连接而且是高速器件。EE_DATA(14P)管脚上拉4.7k-10k的电阻,避免IO口噪声干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直以来看见不少人DIY PL2303下载线时出问题,很多都说是PL2303芯片不稳定,这个确实很便宜,其实大家找的都是网上的电路,按图焊接而已,在下载单片机时会出问题,必须得把波特率降到2400或1200才能够下载,而且速度很慢,其实不是这个芯片不稳定,而是一直以来网上的电路存在缺陷,只要在PL2303的1脚上接个二极管和上拉电阻即可解决问题,使下载速度可提高到115200,即最高波特率。事实证明,加上二极管和上拉电阻后,下载成功率达100%。再不会出现握手不成功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博客来源

pl2303引脚图及功能_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