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动打蛋器内部图零件 一种打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打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4-06-18 0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种打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蛋器结构,包括握柄和设置于握柄头端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处于外圈的第一搅拌圈和处于该第一搅拌圈内部的多个可转动的搅拌内圈;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由于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因此,打蛋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体积减至最小,非常利于收纳。 【专利说明】一种打蛋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打蛋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打蛋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厨房用具。 [0003]现有技术中,打蛋器多为固定式结构,即包括握柄和设置于握柄头端的搅拌头。其中,所述搅拌头为多个相互交叉的搅拌圈,这些搅拌圈被固定设置于握柄的头端。 [0004]由于搅拌圈为固定式安装于握柄的头端,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打蛋器体型较大,非常不利于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打蛋器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包括握柄和设置于握柄头端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包括处于外圈的第一搅拌圈和处于该第一搅拌圈内部的多个可转动的搅拌内圈; [0007]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握柄具有中空空间; [0009]自该握柄尾端插入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穿过握柄的中空空间、以及自外至内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搅拌圈和多个搅拌内圈的底部后、其前端与所述多个搅拌内圈中的最内部的搅拌内圈固定连接; [0010]所述旋转杆转动时带动所述最内部的搅拌内圈同步转动。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各搅拌内圈中,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和与其相邻的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 [0012]当所述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转动至预定角度时,所述联动机构带动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同步转动。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凸起,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凹槽,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并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凹槽,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并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中空空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杆设置有凸起,所述旋转杆上的凸起卡入所述中空空间的凹槽并可沿该凹槽移动。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由于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因此,打蛋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体积减至最小,非常利于收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打蛋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打蛋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打蛋器中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和与其相邻的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包括握柄I和设置于握柄I头端的搅拌头3,所述搅拌头3包括处于外圈的第一搅拌圈31和处于该第一搅拌圈31内部的多个可转动的搅拌内圈(如图1中的搅拌内圈32、搅拌内圈33、搅拌内圈34,所述搅拌内圈32内套设搅拌内圈33,所述搅拌内圈33内套设搅拌内圈34,搅拌内圈的具体数量并无限定,最好在1-5个之间,在此以3个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各搅拌内圈(即图1中的搅拌内圈32、搅拌内圈33、搅拌内圈34)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31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此时便于收纳),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31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即如图2所示状态,在此状态时,可以正常进行打蛋操作)。 [00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握柄I具有中空空间11 ;自该握柄I尾端插入旋转杆21 (该旋转杆21的端部2位于中空空间11之外),所述旋转杆21穿过握柄I的中空空间11、以及自外至内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搅拌圈31和多个搅拌内圈(即依次穿设过搅拌内圈32、搅拌内圈33)的底部后、其前端211与所述多个搅拌内圈中的最内部的搅拌内圈3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21转动时带动所述最内部的搅拌内圈34同步转动。借由旋转杆21带动搅拌内圈34同步转动,使搅拌内圈34与第一搅拌圈31形成交叉的角度(即二者所在平面相互交叉),从而实现打蛋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所述中空空间11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杆21设置有凸起,所述旋转杆21上的凸起卡入所述中空空间11的凹槽并可沿该凹槽移动。 [0023]本实用新型中,各搅拌内圈之间应形成一定角度,以加强打蛋效果。为此,在所述各搅拌内圈中,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和与其相邻的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当所述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转动至预定角度时,所述联动机构带动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同步转动。 [0024]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以搅拌内圈32和与其相邻的搅拌内圈33为例,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33上的凸起331,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33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32上的凹槽321,所述凸起331卡入所述凹槽321并可沿所述凹槽321移动,在实际设置中,所述凹槽321为扇形槽,其角度与搅拌内圈的数量有关,若搅拌内圈数量为3个时,所述扇形槽的角度以70-90度为宜。 [0025]上述是以在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设置凸起为例进行的说明,同理,所述凸起还可设置于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图中未示),此时,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凹槽,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并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蛋器结构中,由于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因此,打蛋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体积减至最小,非常利于收纳。 [0027]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打蛋器结构,包括握柄和设置于握柄头端的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包括处于外圈的第一搅拌圈和处于该第一搅拌圈内部的多个可转动的搅拌内圈; 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的收纳位置,或者所述各搅拌内圈可转动到与所述第一搅拌圈所在平面处于相互交叉的打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具有中空空间; 自该握柄尾端插入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穿过握柄的中空空间、以及自外至内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搅拌圈和多个搅拌内圈的底部后、其前端与所述多个搅拌内圈中的最内部的搅拌内圈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杆转动时带动所述最内部的搅拌内圈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搅拌内圈中,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和与其相邻的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 当所述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转动至预定角度时,所述联动机构带动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同步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凸起,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凹槽,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并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凹槽,以及设置于与该处于内部的搅拌内圈相邻的处于外部的搅拌内圈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并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空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杆设置有凸起,所述旋转杆上的凸起卡入所述中空空间的凹槽并可沿该凹槽移动。 【文档编号】A47J43/10GK203970186SQ20142038504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陈茂群 申请人:陈茂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