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叉车与普通内燃叉车之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动叉车啥牌子好耐用 电动叉车与普通内燃叉车之对比

电动叉车与普通内燃叉车之对比

#电动叉车与普通内燃叉车之对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电动电叉日常使用费用更低

  罗倍拓电动电叉 普通内燃叉车 日常使用费用更低 1)CPD2.0FV 电动叉车(选用施能充电机) 1)CPC20E柴油叉车 电瓶容量:48V/630AH,充电机功率:80A/48V,充电一小时耗电3.84度 490BPG发动机油耗:一般工况下按每小时5L计 浙江省目前工业用电价格1.2元/度。充电每小时费用:3.84*1.2=4.6元 工作1小时费用合计:5*6.24=31.2元;工作5小时费用:156元;工作8小时费用:256元 新电瓶充满电需8小时,按普通情况计算耗电:3.84*1.15损耗*8小时=35.328度电。充满电瓶费用:35.328*1.2=42.4元,电动叉车工作时间5-8个小时。每小时工作费用:5.3-8.48元之间 年费用合计,年工作时间按1000小时计算:5L*1000H*6.24元/L=31200元 年工作时间1000小时,按最多充200次电计算,一年费用:42.4*200=8480元;按最少需要充125次计算,一年费用:42.4*125=5300元 2)CPD3.0FV 电动叉车(选用施能充电机) 2)CPC30E柴油叉车 电瓶容量:80V/500AH,充电机功率:70A/80V,充电一小时耗电5.6度 495BPG发动机油耗:一般工况下按每小时5.5L计 充电每小时费用:5.6*1.2=6.72元 1小时费用合计:5.5*6.24=34.32元,工作5小时费用171.6元,工作8小时费用:264元 新电瓶充满电需要8小时,按普通情况下计算耗电:5.6*1.15损耗*8小时=51.52度电。充满电瓶费用:51.52*1.2=61.824元,电动叉车工作时间5-8个小时。每小时工作费用:7.7-12.3元之间 按年工作时间1000小时,年费用合计:6.5L*1000H*6.24元/L=34320元 年工作时间1000小时,按最多充200次电计算,一年费用:61.824*200=12365元;按最少需要充125次计算,一年费用:61.824*125=7728元

 

二、电动电叉使用年限更长、更环保

  罗倍拓电动电叉 普通内燃叉车 电动叉车使用年限更长 电池使用时间 国内驱动电池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其充放电次数为800-1000次。国外品牌的驱动电池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充放电次数约为1200-1500次。 在一般工况下,内燃叉车一般使用年限8年左右 如果以普通的工旷条件而言(平均每天有8个工作小时),国内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大概为2-3年,国外品牌的驱动电池为5年左右。 电动叉车使用年限 估算,平均而言,每辆电动叉车在其使用寿命期间,更换驱动电池的数量为4组。 国内电动叉车使用年限为8-10年左右,进口品牌的叉车同时采用国外品牌的驱动电池的情况下使用寿命为10-12年。 维护保养周期更长 保养时间1000小时左右 保养时间最长工作时间500小时,一般300小时以上 维护保养内容更方便 要润滑一些关节活动部位,如门架轴承,转向桥等。其他则主要以检查清洁为主,每2000h或3000h更换一次液压油,齿轮油和液压油滤清器。 除了润滑以外,最长每500h(一般在每300h左右)就要更换发动机的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每1000h就要更换液压油,机油,传动油以及油过滤器,还要更换皮带 停机维护保养时间更短 方便快捷,停机时间短,保养费用少 保养费时费力,停机时间长,保养费用高 环境影响等于零 低噪音,无尾气排放 噪音大,柴油、汽油、GAS等燃烧后的主要产物为CO2和水,其余则为有害气体(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 一辆内燃叉车在一年中,平均排放13.6吨二氧化碳。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补偿10美元钱。因此,一辆内燃叉车所排放的碳汇价格为136美元,约合人民币928人民币 对操作者健康零影响 无废气、一氧化碳、粉尘等有还气体排放,不会影响工人健康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长期使用影响工人的肺、肾等功能,损坏身体健康,提高致病机率。 操控性能更好 操作控制简便,灵活,操作强度相对内燃叉车轻很多,其电动转向系统,加速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刹车系统都由电信号来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帮助。 操作强度强,但是皮实耐用 适用行业 港口、仓储及烟草、食品、轻纺、电子、医药等行业 适用对于环境标准要求不高的行业,行业运用广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