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活中如何节约水资源和化学能源的现象 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3-07-21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7-07-02

2007-07-02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贯穿着人类社会始终。众所周知,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自然中诞生,又必将在自然中消亡。人与自然水乳交融,不但组成人体各部分的元素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都源于自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工具和栖息场所。

  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反作用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自工业化以来已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招来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实践活动证明,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只有使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二、社会发展面临资源日益紧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来实现的,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污染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换来的。国家环保总局首份中国绿色GDP报告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达到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达3.05%。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渐趋紧张。近年来,我国在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已经陆续亮起“红灯”,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普遍吃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监测表明,2004年“电荒”席卷21个省区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3000万千瓦。目前全国660多座城市有2/3缺水,其中1/6严重缺水,因缺水而导致工业总产值损失大约每年有2000亿元。此外,沙尘暴、水旱灾害、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和资源产业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生态环境事故频繁发生,无不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恶化有关。

  (二)资源“瓶颈”凸显。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部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甚至1/5。如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导致重要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深。我国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的铜,34%的原油依赖进口。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尽管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耗大国,但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所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而单位GDP能耗则分别约为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6.58、4.49、3.65、2.59倍;即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是印度的1.24倍。

  (三)生态环境恶化。当前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无限制生产,也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直接破坏了生态和污染了环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和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国,每年因大气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量已经占到了当年全国GDP的3%~7%。同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和城市建设等不合理开发,造成耕地急剧减少、土地沙化和盐碱化,致使水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突发事故频繁发生。

  三、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势必会相应地增加资源消耗,对原本紧缺的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未来人口的继续增长必将给原本短缺的资源造成更大压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为尖锐。要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直接和可能的选择是开源节流。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或再生周期长,在特定地域数量有限,需要付出较大成本,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节流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式的有益探索。近年来,我国主动调低了GDP的增长速度指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将资源环境的损失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绿色GDP核算。同时,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紧缺资源和材料的替代产品,加强再生资源开发和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以及加大了治理环境污染力度。尽管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资源日趋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来处理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还任重道远。据有关专家预测,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不下降,未来资源供给量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10倍。

  (二)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这也是依据我国资源供给、环境承载能力等现实国情做出的明智选择。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减少资源消耗量、资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缓解对资源需求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推行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绿色化等生产方式,减少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制止浪费资源现象。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需要政府做出表率,转变观念,成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导者、推动者,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其次需要唤醒全民增强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从每一个人做起,自觉落实到行动和日常生活中;再次是要制定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法规和政策,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变革和战略上的突破。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不仅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建设和谐社会也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和公平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极大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需要将资源节约理念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集资源、经济、技术、社会、法律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持。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生产和评价体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工农业生产。建立绿色GDP监测评价体系,将资源节约与环境质量列入政绩考核指标,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开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改造传统的“两高一资”产业。加强清洁生产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利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总之,要把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三)健全完善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制度政策。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有关价格、税收、财政政策,以及能耗标准、水质标准、大气质量标准,规范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绿色产品认证制度等。探索和建立适应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努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推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应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重要资源的保护、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相关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严格执法,加大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资源浪费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各地区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乡规民约,增强群众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五)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行动。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国情、勤俭节约、绿色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适度消费观念等。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机关、企业、民间组织、明星等组织和个人的带头作用,提倡节约、爱护环境。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消费、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