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态护岸设计图片大全大图高清 DB4403

DB4403

2024-07-01 15: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ICS93.010P04

DB4403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DB4403/T24—2019海绵城市设计图集Designdrawingsforspongecityfacilities2019-07-122019-07-122019-08-01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基本规定 5单项海绵设施设计要点 5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0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1公园绿地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2河湖水系海绵城市要点 13雨水回用设计要点 15附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单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 17附录B(资料性附录)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42附录C(资料性附录)建筑与小区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58附录D(资料性附录)河湖水系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66附录E(资料性附录)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图纸 84附录F(资料性附录)推荐植物应用名录 94参考文献 96I前 言本图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图集由深圳市水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图集起草单位:深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思达、汤钟、胥瀚、陈锦全、李炳锋、曾小瑱、高云飞、陆利杰、孙静、邱炬程、杨鹏。IIII引 言市,特制订本图集。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深圳市本地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IIIIII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海绵城市设计图集范围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等内容。雨水综合利用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计参数为建议值,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图集及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取值。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013 GB50013 GB50014 GB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201 防洪标准GB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3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45 GB/T50378 GB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20 GB50513 GB50555 GB/T5056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50773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GB50788 GB/T5080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1192 公园设计规范1GB51222 CECS353 CECS361 生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456 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CJJ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48 公园设计规范CJJ1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T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 CJJ83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194 CJJ/T236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CJ/T340 绿化种植土壤JGJ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SZDB/Z49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145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JG37 SZDB/Z49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145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JG37 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设计规程10SS705 雨水综合利用14J206 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5J012-1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15MR105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205 城市道路-环保型道路路面16S518 雨水口16MR201 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3术语和定义3.1海绵城市spongecity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3.2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2基本一致,进而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3.3绿色屋顶greenroof表面铺装一定厚度滞留介质,并种植植物,底部设有排水通道的构筑物屋面。3.4透水铺装permeablepavement由透水性的面层、具有一定蓄水空间的透水性垫层构成的能够透水、滞留和渗排雨水的铺装地面。主要包括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植草砖、透水路面等。3.5下沉式绿地sunkengreenland200mm(不包括调节容积绿地,包括生物滞留、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本规程中指狭义的下沉式绿地。3.6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系统而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一种设施。3.7高位花坛highlevelparterre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系统而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一种设施。3.7高位花坛highlevelparterre一种在建筑周围设置,作为雨水净化装置来接纳、净化屋面雨水的海绵设施。3.8生态树池ecologicaltreepond一种用于处理面源污染的海绵设施,实现了沉砂、净化、入渗、景观一体化。3.9渗透塘infiltrationpond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水质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3.10infiltrationwell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3.11雨水湿地constructedwetland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33.12蓄水池cistern具有削减峰值流量作用、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可分为地表式和地下式。3.13雨水罐rainwatertank料制成。3.14调节塘regulatingpond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3.15调节池regulationpool以是地上敞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植被草沟swale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3.17植被草沟swale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3.17环保雨水口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let一种用于处理面源污染的海绵设施,在小雨时能净化初期雨水,大雨时不影响雨水顺畅排放。3.18initialrainwaterabandonmentfacilityandtreatmentfacility利用一定方法或装置将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高的径流雨水予以弃除的设施及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的设施。3.19渗管/渠infiltrationpipe/channel渗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3.20蓝色屋顶blueroof迟雨水径流到达下游管道的时间,从而降低峰值流量。3.214立体绿化verticalplanting基本规定范的规定或专门研究另作处理。计图纸相关内容复核后选用。标进行计算,工程设计应提供完整设计说明。本图集中未尽事宜应满足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规程的要求。单项海绵设施设计要点单项海绵设施设计用,相关设计图纸参照附录A。1用,相关设计图纸参照附录A。1F表1单项技术选用表5技术类型(主要功能)单项设施功能适用性雨水补充地下水流量净化雨水渗透技术(渗)透水砖铺装○◎◎◎适用透水水泥混凝土○○◎◎重型、卫生状况不佳等类型道路不适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重型、卫生状况不佳等类型道路不适用下沉式绿地○●◎◎适用渗透塘○●◎◎粘土区、地下水位高等区域不适用渗井○●◎◎粘土区、地下水位高等区域不适用储存技术(蓄、用)湿塘●○●◎不适用雨水湿地●○●●适用蓄水池●○◎◎适用雨水罐●○◎◎适用表1单项技术选用表(续)技术类型(主要功能)单项设施功能适用性雨水补充地下水流量净化雨水调节技术(滞)调节塘○○●◎适用调节池○○●○适用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适用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适用转输技术(排)转输型植草沟◎○○◎适用干式植草沟○●○◎适用湿式植草沟○○○●适用渗管/渠○◎○○粘土区、地下水位高等区域不适用传统雨水管渠○○○○适用截污净化技术(净)绿色屋顶○○◎◎适用植被缓冲带○○○●适用初期雨水弃流设施◎○○●适用人工土壤渗滤●○○●适用注:●——强◎——较强○——弱或很小渗透技术设计以入渗功能为主的设施分为绿地入渗、设施入渗及硬化地面入渗三类。10-6m/s~10-3m/s雨水入渗不应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下列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可能造成坍塌、滑坡灾害的场所;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透水砖铺装,要求如下:2的透(排)8~101.0×10-3mm/s,且土基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宜大于1.0m。当土基、土壤透水系数及地下水位高程等条件不满足本要求时,宜增加路面排水设计内容;1.0×10-2cm/s,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GB/T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的规定;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如下:《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全透水结构的人行道基层可采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全透水结构的其他道路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上应增设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6200mm;150mm。半透水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150mm;3)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1m下沉式绿地,要求如下:(如雨水口50~100mm;CJ/T340《绿化种植土壤》的相关规定;50mm~250mm;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渗井应符合下列规定:井壁外应配置砾石层,井底渗透面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应小于1.5m砾石;5×10-6m/s;入渗井砾石层外应采用透水土工布或性能相同的材料包覆;有效储水容积应为入水口以下的井容积。渗透塘应符合下列规定:上游应设置沉沙或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并应能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和减缓流速;1:36:1;化;24h;应设有确保人身安全的措施;有效储水容积应按设计水位和溢流水位之间的容积计。储存技术设计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体、湿塘应优先用作雨水储存。当采用中水清水池接纳处理后的雨水时,中水清水池应有容纳雨水的容积。湿塘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雨水的有效容积应为景观设计水位或湿塘常水位与溢流水位之间的容积;24h水位处;前置区和主水区之间宜设水生植物种植区;0.5m;雨水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7雨水湿地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沼泽区包括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是雨水湿地主要的净化区,其中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0.3m,0.3~0.5m,根据水深不同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24h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10%。蓄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3m。口应设置防止人员落入水中的双层井盖或带有防坠网的井盖。50312h调节技术设计景观水体和湿塘用于调蓄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景观设计水位和湿塘常水位的上方应设置调蓄雨水的空间;雨水调蓄空间的雨水应能够排空,排空最低水位宜设于景观设计水位和湿塘的常水位处;0.5m;湿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调节塘应符合下列规定:进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1m,3m(水平距离);调节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生物滞留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100mm;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10%;转输技术设计植草沟应符合下列规定: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4%0.8m/s;100~200mm。8渗透管沟应符合下列规定:层,渗透层宜采用砾石;渗透层外或塑料模块外应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覆;1.0%~3.0%20%150mm,0.01~0.02;1500.3m孔隙率的乘积。截污净化设计CODcr、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应确保污水不倒灌至弃流装置内和后续雨水不进入污水管道。弃流装置及其设置应便于清洗和运行管理。弃流装置应能自动控制弃流。植草沟应符合下列规定:600mm;150mm;过滤层应采用透水且能防止泥土流失的材料;100mm~150mm;保护层厚度应能防止被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宜选择对屋顶变形或开裂适应性强的柔性材料;20mm~30mm;绿色屋顶应设置屋面排水沟或排水管等设施。当采用初期径流弃流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截流的初期径流雨水宜通过自流排除;当弃流雨水采用水泵排水时,池内应设置将弃流雨水与后期雨水隔离的分隔装置;0.10雨水进水口应设置格栅,格栅的设置应便于清理并不得影响雨水进水口通水能力;排除初期径流水泵的阀门应设置在弃流池外;宜在入口处设置可调节监测连续两场降雨间隔时间的雨停监测装置,并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动;应设有水位监测措施;采用水泵排水的弃流池内应设置搅拌冲洗系统。渗透弃流井应符合下列规定:井体和填料层有效容积之和不应小于初期径流弃流量;3m;24h。绿色屋顶应符合下列规定:CJJ/TJGJ15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进行选择。9600mm;150mm;过滤层应采用透水且能防止泥土流失的材料;100mm~150mm;保护层厚度应能防止被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宜选择对屋顶变形或开裂适应性强的柔性材料;20mm~30mm。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要点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海绵设施系统设计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海绵设施系统设计。城市道路海绵设施系统设计不应降低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排放系统设计标准。据,并与区域总体规划及相关的专项规划协调。合考虑确定,要注重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B。设计要点城市道路海绵设施系统主要包括下渗滞留、调蓄排放、收集回用等系统。在道路海绵设施系统城市道路海绵设施系统宜从雨水产汇流的三个重要阶段(源头、中途、末端)宜采用"滲、滯、蓄、净、用、排”技术,设施类型、组合方式与场地需求匹配。城市道路海绵设施系统总体设计及系统组合应符合以下要点:流量,并利用其作为路面径流雨水的“渗、滯、蓄、净”载体;设施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道路在穿越水源地及重要卫生防护区时,应在雨水排放系统入河口处设径流污染控制设施。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交通设施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利用道路周边绿地空间,以及道路自身(通行轻型荷载交通2。3。10以及其他海绵设施综合考虑。表2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比选一览表位置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补地下水削减峰值净化雨水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路面透水砖铺装●◎○●◎○√中高全透式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高半透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中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高高半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中环保型雨水口○○◎○○◎√中高分隔带滞留型绿化隔离带○●◎●◎◎√高高入渗型绿化隔离带(含树池)●●●●●●√低低注:●---强 ◎---较强 ○---弱或很小。其它对于立交工程,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与排水需求确定。下其它对于立交工程,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与排水需求确定。下雨水。相应防污染评估。1.5%2.0%时,其20~30mm。B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经计算确定。11单项设施道路其他设施(透水路面)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半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半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注:●---强 ◎---较强 ○---弱或很小。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设计原则高面(含道路透水铺装)、绿化(含下沉式绿地)、屋顶绿化以及必要的雨水调蓄池。渗管(渠)、管道蓄水等设施和措施滞蓄雨水,达到海绵城市技术规定要求。50mm50mm建筑小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由深圳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资料确定。B。设计要点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平衡分析确定。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建筑材料宜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相衔接。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路面设计应满足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其他深圳市台风频发,不建议在屋顶(特别是高层建筑屋面和坡屋面)种植乔木和大灌木,特别是生已有建筑海绵化改造之前,应对原有建筑进行承载力核算。公园绿地海绵城市设计要点12设计原则等特点合理选择并规划布局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CJJ48《公园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达到上位规划规定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及指标要求。公园绿地是构建优质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生态、游憩、景观、文化、防辅助和促进作用,并不承担所有的城市排水任务。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设计要点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应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公园绿地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宜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治能力。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采用合理的土地保护与修复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应与总平面、竖向、建筑、道路、场地等相协调。用雨水湿地、生态堤岸等设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其他调。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河湖水系海绵城市设计要点设计原则系安全的同时,兼顾水质提升、水景结合的生态化效果。河湖水系海绵城市设计不应降低河道防洪标准。河湖水系海绵城市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雨水管网不得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不得有污水直排水体;13水体。雨水花园、雨水湿地、滞留(流)设施(植被缓冲带、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植草沟、雨(沉砂过滤池等关美学原理。河道管养单位宜定期开展监测监控和维护管理,保障各类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D。设计要点可利用空间及景观需求等,合理选择生态护岸材料。陆域植物群落、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功能设施。陆域缓冲带范围内防汛通道,慢行道,休憩平台等功能设施采用的透水铺装、人工湿地,下沉52%~4%。陆域缓冲带的设置宜遵循以下步骤:的孤植树;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核算结果提出生态护岸材质的相关指标值,确保满足结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等要求;±0.3m;对于水土流失严重、水位变动幅度较大的水体,宜对岸坡整体进行防护。CECS353《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CECS361《生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456《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执行。习性及生物节律等,尽量选择土著种,优先选择耐污、净化能力强和养护管理简易的品种。水生植物群落的设置宜遵循以下原则:0.2m0.5~1.2m0.5m漂浮植物的配置不受水体深度的影响,因其扩散繁殖快、维护工作量大,宜少布设或不布设。水生动物的选用宜遵循以下原则:14水生动物宜主要选用以滤食性及碎屑食性为主的鱼类和底栖动物,适当配置肉食性鱼类;各类水生动物应考虑自身的繁殖能力,投放的数量不宜过多。文条件、污染物削减要求等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技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3mg/L5mg/L生物膜净化技术宜在水质较差、流速不宜过大的水体中使用。循环或水平微循环等。其他设置种植槽等,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或者沉水植物。硬质护岸挡墙顶有绿化空间的,可在绿化空间内布置攀援植物或藤状灌术;挡墙顶无绿化空间全性及稳定性。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设计要点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对用水安全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对水质进行检测,保证用水安全。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并处理回用,达到城市节能减排的目的。注重收集雨水的水质保持问题,保证雨水收集利用安全、可靠。结合项目用水情况,确保方案既经济又合理。E。设计要点5.648GB50400SZDB/Z49《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执行。景观补水水质应符合水景的相关水质标准。其它15严禁回用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当采用生活饮用水补水时,应采取防止生活饮用水被污染的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箱2.5150mm;向蓄水池(箱)补水时,补水管管口应设在池外,且应高于室外地面。雨水供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并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雨水供水管外壁应按设计规定涂色或标识;当设置取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户工具;水池(箱)、阀门、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雨水”标识。外雨水流入雨水回用系统。力排水,紧急关闭阀门应由蓄水池水位控制,并可手动关闭。雨水进入蓄水池、蓄水罐前,应进行泥沙分离或粗过滤,去除径流中大颗粒污染物。5%坡度坡向宜采用池水,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动。16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单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图A.1至图A.24给出了单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包括:A.1透水铺装;A.2A.3A.4A.5A.6线性排水沟设计图;A.7渗渠结构设计图;A.8植草沟形状示意图;A.9渗透型植草沟大样图;A.10A.11A.12复合介质生物滞留设施;A.13新型雨水口沉积物高效截污设施、截污雨水口;A.14渗管/渗渠/渗沟;A.15集水管/排水盲管;A.16雨水花园;A.17湿塘典型构造示意图;A.18A.19A.20(改造屋面一);A.21(改造屋面二);A.22(新建平屋面);A.23(新建坡屋面);A.24蓝色屋顶设计图。17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图A.1透水铺装图A.1透水铺装18图A.2嵌草砖铺装样式图图A.2嵌草砖铺装样式图19图A.3嵌草砖路面构造图图A.3嵌草砖路面构造图20图A.4溢流式雨水口设计图图A.4溢流式雨水口设计图21图A.5环保型雨水口设计图图A.5环保型雨水口设计图22图A.6线性排水沟设计图图A.6线性排水沟设计图23图A.7渗渠结构设计图图A.7渗渠结构设计图24图A.8植草沟形状示意图图A.8植草沟形状示意图25图A.9渗透型植草沟大样图图A.9渗透型植草沟大样图26图A.10转输型、干湿式植草沟大样图(一)图A.10转输型、干湿式植草沟大样图(一)27图A.11转输型、干湿式植草沟大样图(二)图A.11转输型、干湿式植草沟大样图(二)28图A.12复合介质生物滞留设施图A.12复合介质生物滞留设施29图A.13新型雨水口沉积物高效截污设施、截污雨水口图A.13新型雨水口沉积物高效截污设施、截污雨水口30图A.14渗管/渗渠/渗沟图A.14渗管/渗渠/渗沟31图A.15集水管/排水盲管图A.15集水管/排水盲管32图A.16雨水花园33图A.17湿塘典型构造示意图图A.17湿塘典型构造示意图34图A.18高位花坛(一)图A.18高位花坛(一)35图A.19高位花坛(二)图A.19高位花坛(二)36图A.20绿色屋顶示意图(改造屋面一)37图A.21绿色屋顶示意图(改造屋面二)图A.21绿色屋顶示意图(改造屋面二)38图A.22绿色屋顶示意图(新建平屋面)图A.22绿色屋顶示意图(新建平屋面)39图A.23绿色屋顶示意图(新建坡屋面)图A.23绿色屋顶示意图(新建坡屋面)40图A.24蓝色屋顶设计图图A.24蓝色屋顶设计图41DB4403/T24—2019附录B(资料性附录)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图B.1至图B.15给出了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包括:B.1(一);B.2(二);B.3(三);B.4(一);B.5(二);B.6(三);B.7(四);B.8(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Ⅰ型结构图;B.9(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Ⅱ型结构图;B.10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图;B.11透水砖人行道路面结构;B.12生态树池组合大样图;B.13排水暗沟与渗沟大样图;B.14排水暗沟与下沉绿地衔接大样图;B.15消能措施图。42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图B.1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一)图B.1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一)43图B.2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二)图B.2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二)44图B.3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三)图B.3单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三)45图B.4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一)图B.4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一)46图B.5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二)图B.5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二)47图B.6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三)图B.6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三)48图B.7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四)图B.7双幅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图(四)49图B.8轻机动车行道(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Ⅰ型结构图图B.8轻机动车行道(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Ⅰ型结构图50图B.9轻机动车行道(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Ⅱ型结构图图B.9轻机动车行道(或停车场)透水沥青路面Ⅱ型结构图51图B.10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图图B.10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图52图B.11透水砖人行道路面结构图B.11透水砖人行道路面结构53图B.12生态树池组合大样图图B.12生态树池组合大样图54图B.13排水暗沟与渗沟大样图图B.13排水暗沟与渗沟大样图55图B.14排水暗沟与下沉绿地衔接大样图图B.14排水暗沟与下沉绿地衔接大样图56图B.15消能措施图图B.15消能措施图57DB4403/T24—2019附录C(资料性附录)建筑与小区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图C.1至图C.7给出了建筑与小区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包括:C.1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系统构造设计示意图(做法及标高);C.2坡屋面绿化防滑构造示意图;C.3垂直绿化示意图;C.4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系统断接设计剖面示意图;C.5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散水式);C.6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明沟+散水口式));C.7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花池式)。5858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图C.1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系统构造设计示意图(做法及标高)59图C.2坡屋面绿化防滑构造示意图图C.2坡屋面绿化防滑构造示意图60图C.3垂直绿化示意图图C.3垂直绿化示意图61图C.4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系统断接设计剖面示意图图C.4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系统断接设计剖面示意图62图C.5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散水式)图C.5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散水式)63图C.6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明沟+散水口式)图C.6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明沟+散水口式)64图C.7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花池式)图C.7屋面雨水断接设计图(花池式)65DB4403/T24—2019附录D(资料性附录)河湖水系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图D.1至图D.17给出了河湖水系海绵系统设计图纸,包括:D.1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复式断面;D.2(场地径流处理);D.3(市政客水处理);D.4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梯形断面;D.5(场地径流处理);D.6(市政客水处理);D.7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矩形断面;D.8(场地径流处理);D.9(市政客水处理);D.10(一);D.11(二);D.12(三);D.13(四);D.14雨水湿地——前置塘;D.15雨水湿地——表流;D.16D.1766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图D.1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复式断面图D.1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复式断面67图D.2复式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图D.2复式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68图D.3复式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图D.3复式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69图D.4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梯形断面图D.4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梯形断面70图D.5梯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图D.5梯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71图D.6梯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图D.6梯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72图D.7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矩形断面图D.7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典型平面设计图-矩形断面73图D.8矩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图D.8矩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场地径流处理)74图D.9矩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图D.9矩形断面生态岸线改造(市政客水处理)75图D.10生态护岸(一)图D.10生态护岸(一)76图D.11生态护岸(二)图D.11生态护岸(二)77图D.12生态护岸(三)图D.12生态护岸(三)78图D.13生态护岸(四)图D.13生态护岸(四)79图D.14雨水湿地——前置塘图D.14雨水湿地——前置塘80图D.15雨水湿地——表流图D.15雨水湿地——表流81图D.16雨水湿地——水平潜流图D.16雨水湿地——水平潜流82图D.17雨水湿地——垂直潜流图D.17雨水湿地——垂直潜流83DB4403/T24—2019附录E(资料性附录)图E.1至图E.9给出了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图纸,包括:E.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流程图;E.2蓄水工艺流程图;E.3蓄水池平面布置示意图;E.4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E.5A-A、B-BE.6C-CE.7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E.8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剖面图;E.9雨水桶大样图。8484DB4403/T24DB4403/T24—2019DB4403/T24DB4403/T24—2019图E.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流程图图E.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流程图85图E.2蓄水工艺流程图图E.2蓄水工艺流程图86图E.3蓄水池平面布置示意图图E.3蓄水池平面布置示意图87图E.4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图E.4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88图E.5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A-A、B-B剖面图图E.5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A-A、B-B剖面图89图E.6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C-C剖面图及预埋套管平面位置示意图图E.6模块式雨水回用系统C-C剖面图及预埋套管平面位置示意图90图E.7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图E.7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布置示例图91图E.8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剖面图图E.8钢筋混凝土雨水回用系统剖面图92图E.9雨水桶大样图图E.9雨水桶大样图93DB4403/T24DB4403/T24—2019附录F(资料性附录)表F.1给出了推荐植物应用名录。表F.1推荐植物应用名录种类序号中文名拉丁名备注乔木1水翁Syzygiumnervosum耐旱湿生木本,最强两栖植物2水蒲桃Syzygiumjambos耐旱湿生木本3水石榕Elaeocarpushainanensis耐旱湿生木本4番石溜Psidiumguajava耐旱湿生木本5白干层Melaleucaleucadendron耐旱湿生木本6盆架子Alstoniascholaris耐旱湿生木本7串钱柳Callistemonviminalis耐旱湿生木本8榕树类Ficus耐旱湿生木本9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耐旱湿生木本10池杉Taxodiumascendens耐旱湿生木本11海芒果*Cerberamanghas半红树植物12海滨猫尾木Dlichandronspathacea半红树植物13水黄皮Pongamiapinnata半红树植物14黄槿Hibiscustiliaceus半红树植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