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命纪录片9集的观后感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2024-07-02 15: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闲暇之余看完了《他乡的童年》,该片系记者周轶君和她的团队利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先后走访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及以色列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用6集对6个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的国家进行了一次关于教育的探索之旅,每一个国家的教育特色在短短50分钟的视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又让人意犹未尽。周轶君实地考察这6个国家的教育现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既肯定了各国教育理念中值得借鉴的一面,又通过采访当地的学校老师或者官方的教育人士表达了他们对当前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期待。就像周轶君本人说的:“这部影片不是为了说教,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看见’。引导和启发每一个观众在‘看见’之后学会理性地自主思考。眼见种种迫使我们思考,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不是太窄了?我们为何轻易打击孩子?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定义,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安排。教育是生活中的一切,童年掌握了种种秘密。

       日本的特点是集体主义和纪律性强。在日本幼稚园里,教育的理念无处不在,户外活动、建筑设计、师生互动里都有体现:孩子们进行的户外活动是种菜、喂马、爬树,以此来唤醒孩子们的“感受力”;特殊设计的水龙头,水流过大就会打湿全身,专门设置较难关闭的门,没关好会让冷风吹到教室中坐在临门的孩子,以养成孩子们“要时时刻刻为他人考虑”,把事情做完整,不给他人增添麻烦的习惯;要求孩子午餐时和同学分享食物,但要防备老师扮演的坏人来抢食物。最感动是日本校长的手书条幅:孩子是大人的父母。大人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教育了自己。是孩子教育了我们。育儿过程,其实也是家长不断提高自身、完善自我的过程!

       芬兰被称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教育。在芬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使孩子们不受升学压力,完全是素质教育,直到三四年级,孩子们都不会有任何考试。孩子们在森林里学习美术、数学和文学,老师让他们闻树木、泥土、苔藓等等的气味,给每一棵树“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并不设标准答案。养老院里,孩子们在与老人们共处的时光中体会着“时间,年龄与我”的主题。老师们有充足的时间,把课堂扩展到各个地方,旨在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和学习这些知识。让我感触较深的是,他们的教师综合素质强、十分注重自主学习提高,普遍采取“现象教学”的方法,通过设置专题的方式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穿插起来授课,以提高孩子们的通识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此外,他们会尽可能发掘孩子们身上的长处,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有“能力树”,哪怕是“拥有爱”也被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不标签人、不贬低人,强调孩子发展的多样性,提倡“未来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理念!其中,一个老奶奶从没有学过画画,但是就是因为自己喜欢,一直坚持自己练习,也画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这一点让周轶君感慨的哭了,在国内很多孩子的爱好就是在无形中被家长各种“你这个不行、你学这个没用”等措辞和举动,扼杀在摇篮中,使得很多孩子长大以后,特别是离开大学以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人生显得十分无趣。

       印度已成为国际跨国公司CEO的主要输送国。印度同样是人口大国,教育资源更加紧张,教育已经不止是考上大学,还是摆脱低种族的一个渠道,家长们有着更深的焦虑。印度的教育也处在混乱之中,可也有个体在努力寻求改变,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希望。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不接受正确答案,鼓励开展辩论、挑战老师,在思辨中追寻答案。他们强调只要有初步想法就行动起来,哪怕这个想法不够完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完善方案,这使得印度人特别善于在混乱中制造秩序,特别擅长管理不确定性,这也是他们中很多人成为诸多跨国公司CEO的主要原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正在实施一个名为“School in cloud”的教育项目,为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提供链接互联网的电脑或移动终端,让他们掌握通过网络自我组织学习的办法,以解决他们自身的教育问题。个人感觉,该项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英国以培养绅士和淑女的精英教育著称。在英国私立学校,学校尽力呵护每个孩子的兴趣,从戏剧、生物到纸雕,只要合理,即使只有一个人,学校也会出资支持建立一个俱乐部。少数的一些精英们的子女,在这些昂贵的私立学校里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这种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培养出了大比例的名校学生。此外,英国教育特别重视体育,把其作为培育孩子精神面貌、规则意识、与人合作沟通、树立自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重视培养孩子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关注大学以后的人生。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回报社会。主张真正的精英教育不仅仅是注重外在的仪表和礼仪,更多的是要使得教育对象成为一股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色列由最聪慧的犹太人组建,并逐渐成为世界创新中心。以色列这片曾经战火横飞的地方,当年的周轶君在这里经历的是朝不保夕的战时生活。如今这里是创新创业者的乐土,13、4岁的孩子们就被鼓励开办自己的公司,以防创新的热情在日后的教育体制中被消磨,同时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学习积累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提倡父母和老师的责任是让孩子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退后半步、不大包大揽,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自由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还十分注重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部分学校设置了“教育小丑”的职位,以滑稽小丑的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这个做法也值得研究借鉴。此外,通过该片深刻感到整个犹太民族对于“失败”的态度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强调从失败中总结提高,寻求和改进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彻底解决问题。在他们眼里没有“失败者”,只有不断尝试的勇者,投资者甚至更愿意将资金投给失败过的人,他们认为经历过失败就会离成功更近。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教育模式也经历了很大转变。如今,同样有正在为改变、变革而努力的个体,他们为教育模式的改变做着或大或小的探索和贡献。一位大山里的乡村教师,为了学习北欧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费去丹麦考察。没有发达国家的硬件资源,就就地取材,把教学内容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抖空竹、滚铁圈等小把戏结合起来,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安徽合肥的小团山香草农庄中英书院,课堂上传统与现代并存,鼓励孩子们感受自然的韵律。部分城市的课外机构,把探寻历史、通识教育、动手能力、体育锻炼、团队合作、思辨训练等融于一体,都是不错的尝试。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在教育这个问题上越来越焦虑,总的想法是立足经济和社会基础,尽可能地给与孩子最好的条件。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普遍感到对于育儿这个命题或者这个人生最大的投资项目而言,一方面孩子都是唯一的、充满个性差异的个体,另一方面是当前这个信息高度流转、人员高度流动和聚合的新时代,老一代的教育观念已经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进程,使得育儿这一问题更加没有可照抄照搬的套路,唯一能够套用的只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了。而对于现在早已充斥周边的学而思、卓越、英孚等诸多教育机构,家长们明知道很多都是坑,都是不符合儿童爱玩天性、不惜牺牲孩子美好童年的做法,但还是奋不顾身的一一入坑,甚至为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抢、各种拼,成为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怪圈乱象。其中的根本原因或许是整个大环境如此,没有家长敢于“say no”、敢于冒险尝试,或者说除此下策外,很难找到更好的培养路径,这就是当前国内大部分家长面临的比较可悲的一种境地。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问题很重要,教育方法更为重要。大多数人对前者的认识比较深刻,但是对后者的重视和实践远远不够理想。从他乡照故乡,他乡也并非是理想国,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不可能有一个完全正确参考答案。就像制片人自己所说,这部纪录片注定无法解开中国父母的补课焦虑,升学压力。但她与你分享了旅途上的惊喜、感动,与观念的刷新,更多的是提供多元的视角和新颖的观念,让家长们在更多的观察中去思考,去得到一些启示、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去探索更适合自身孩子的育儿之道。当家长的眼界宽阔,看待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当家长产生新的疑惑,去寻找就会有所收获。这次的探索给了周轶君完善自己教育理念的机会,对于化解不了的焦虑,也多一种选择的可能,以便对焦虑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审视。“看到比我们好的(模式),如果去理解这背后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已经能得到很多启发。我不用拷贝别人怎么做,而是去想在我自己的环境里,我可以怎么做。”从这一点而言,此片已经很好的达成了最初的目的,很值得细细观看、深入思考。

       片中的6个国家由于历史、体制、文化等明显的差异,导致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同,既有像芬兰教育这种“普遍的好”,也会有印度、以色列的“不那么普遍的好”,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好的教育有什么共同点。个人感觉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实践:一是要全面看待每个孩子,尽可能发现其优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标签化,不要人为的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二是要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在户外锻炼体魄、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三是让孩子们具有思辨的能力,不迷信老师和书本,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寻求答案的方法。四是让孩子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很多书本中没有而又必备的知识,在实践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肩上的社会责任。五是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尽可能达成快乐教育,及时发现和消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六是家长要尽可能提高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现象入手,学习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切实提高孩子的通识教育;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变成学习者,不要停止成长。七是提高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但这一点个人体会落实起来难度较大,按照这个理念的理论来说,要让孩子们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但是幼儿时期很多后果对他而言的触动并不大,例如上幼儿园迟到的后果,他并不会感觉那么难受,这一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育儿之路路漫漫,继续摸索前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