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和选择条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4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和选择条件

4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和选择条件

2024-07-02 0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中等或高风险项目(工期过紧且可分阶段提交的系统或目标、 环境不熟悉)。

(4)用户可参与到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

(5)使用面向对象语言或第4代语言。

(6)软件公司自己有较好的类库、构件库。

若软件系统的组装和拆卸性不强,或开发人员全局把握水平不高(没有数据库设计专家进行系统集成),或者客户不同意分阶段提交产品,或者开发人员过剩,都不宜采用这种模型。

迭代模型

在计算方法这门课中,迭代是一种逼近真值的算法。这就是迭代模型思想的来源。为使项目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一种较灵活(并且风险更小) 的方法是:多次执行各个开发工作流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需求,设计出更为强壮的软件构架,逐步提高开发组织能力,最终交付一系列逐步完善的实施成果,这就是迭代式生存周期模型。每次按顺序完成这一系列工作流程就叫做一次迭代,每次迭代均以次要里程解结束,按照特定的迭代成功标准,对迭代的结果进行评估。每个阶段都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迭代。迭代是产生可执行的产品发布(内部的或外部的)的完整开发循环,所发布的产品是开发 过程最终产品的子集,它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迭代递增成长,最后形成最终的软件系统或产品。

迭代或迭代循环驱动,每一次迭代或迭代循环,均要走完初始、精化、构建、移交4个阶段。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建议以下类型的项目,可以考虑使用迭代式生存周期:

(1)生存周期模型是以迭代为主要特征的。

(2)项目组的管理人员和核心成员应对软件工程的核心过程:系统建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项目管理、配置管理、测试等比较熟悉。

(3)面向对象技术比较适合采用迭代的开发方式来进行,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项目组,建议使用迭代式生存周期。

(4)本生存周期模型是以软件构架为中心的开发方式,项目组的核心设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软件架构的知识,并熟练掌握软件架构设计技能。

(5)项目组全体成员应熟悉UML,并能利用建模工具(如Rose等)进行分析、策划、设计、测试等。

(6)本生存周期模型是以风险管理为驱动的开发方式,项目组的管理人员应具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7)拥有实施软件产品开发、组装的软件组织。

(1)在项目开发早期需求可能有所变化。

(2)分析设计人员对应用领域很熟悉。

(3)高风险项目。

(4)用户可不同程度地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

(5)使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或UML语言。

(6)使用CASE工具,如Rose。

(7)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和软件研发团队。

迭代模型是采取循环的工作方式,每次循环均使工作产品更靠近目标产品一次,这就要求项目组成员具有很高的水平井掌握先进的开发工具。反之,就会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和技能风险。

原型模型

在初步需求分析之后,马上向客户展示一个软件产品原型,对客户进行培训,让客户试用,在试用中收集客户意见,根据客户意见立刻修改原型,之后再让客户试用,反复循环几次,直到客户确认为止。

开发者必须先有一个原型,至少要有一个原型的核心。原型模型与迭代模型相同点是:反复循环几次,直到客户确认为止。不同点是:原型模型事先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而 迭代模型可能没有。

(1)已有产品或产品的原型,只需客户化的工程项目。

(2)简单而熟悉的行业或领域。

(3)有快速原型开发工具。

(4)进行产品移植或升级。

因为事先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所以在一定程度大,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

摘自:《实用软件工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