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真题经典例题带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产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真题经典例题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真题经典例题带答案)

2024-02-13 0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考点1: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1.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而价值可以相互比较是因为(    )

A.价值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B.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

D.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象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B.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C.商品不一定是劳动产品

D.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马克思说:“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这说明(      )

A.价值和使用价值互为前提

B.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C.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物只要有用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他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不可兼得”的意思是说(      )

A.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

B.使用价值和价值没有统一性

C.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D.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6.“劳动是财富支付,土地是财富之母”,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劳动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多选题: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是(      )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在于(      )

A.它是为别人的、为社会的使用价值

B.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它是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

D.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D.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5.以下正确反映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之间关系的是(      )

A.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C.具体劳动转移不变资本的价值,抽象劳动转移可变资本的价值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选择题:

1.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范畴是(单选)

A计划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产品经济

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他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所

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单选)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3.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多选)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

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单选)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创造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5.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多选)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D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6.货币的本质是(单选)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单选)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8.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多选)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无关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9.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单选)

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10.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价格的要素是(多选)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维持后代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1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多选)

A它能创造出新价值                        

B它是价值的源泉  

C它能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D它能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多选)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阐明不同资本有不同周转方法  

C确定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划清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方法

13.剩余价值率是(多选)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4.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是为了(单选)

A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B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D追求平均利润

15.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单选)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依靠(单选)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获得          B降低工人的工资获得  

C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获得

17.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单选)

A本企业内部工人的剩余劳动         B本部门以外工人的剩余劳动

C本部门内部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导致(多选)

A单个资本增大                B不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相对缩小  

C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D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9.在西方国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C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       D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

2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多选)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21.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多选)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生产资本

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多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多选)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  D资本周转速度减慢

24.剩余价值理论(多选)

A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B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C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本质  D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5.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多选)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考研真题:

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多选)

A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2.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多选)  

A利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制度

3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单选)

 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

4.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然而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实际上是(多选)

A一个社会增长财富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趋势

C社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D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5.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单选)

  A20%          B50%         C200%         D100%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单选)  

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7.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多选)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8.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单选)

 A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          C实物补尝        D增殖补偿

9.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单选)

 A100%         B75%            C50%           D125%

10.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多选)

A资本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单选)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12.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海圣教育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单选)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考研真题:

1.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多选)

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多选)

A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B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C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多选)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考研真题:

1.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多选)

A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用剥削手段榨取剩余价值  

C用野蛮手段进行殖民掠夺     D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考研真题:

1.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单选)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2.《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单选)。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3.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多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4.《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单选)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5.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多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6.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单选)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