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每一天丨甜玉米”和“糯玉米”有什么区别?哪个升糖指数更高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甜糯玉米新鲜怎么保存不会坏 健康每一天丨甜玉米”和“糯玉米”有什么区别?哪个升糖指数更高呢?

健康每一天丨甜玉米”和“糯玉米”有什么区别?哪个升糖指数更高呢?

2024-06-30 2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甜玉米”和“糯玉米”哪个升糖指数高呢?

答案是:糯玉米的糖分指数高于甜玉米。

单纯从口感上来说,甜玉米吃起来会更加的甜一些,为什么糯玉米的糖分含量更高呢?可能很多人对此表示疑惑。

甜玉米的热量每100克约为107大卡,而糯玉米的热量约在172大卡。不过甜玉米虽然含糖量高于糯玉米,但糯玉米中含有70~75%的淀粉。

相同重量下,甜玉米的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都要比糯玉米要低得多。

所以虽然甜玉米也会引起血糖升高,但它的升糖指数还是低于糯玉米的。

我们在吃甜玉米时只是单纯,感觉到口感上比较的香甜,但并未有较多的淀粉。而糯玉米,更多的只是淀粉化合物,相结合而成的,也是升糖高的主要淀粉,所以糯玉米的升糖含量会更快一些,甜玉米升糖则不快。

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区别:

1.品种选择上的不同

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选择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甜玉米更喜欢含糖量较高的果实。其次,甜玉米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肥支持。第三,由于甜玉米植株相对矮小,因此其叶子也较为宽大。

此外,甜玉米栽培过程中还需注意除草、施肥等问题,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其产量和品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而糯玉米则相反,它们喜欢生长于干旱地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这意味着糯玉米要比甜玉米更加耐旱,并且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

2.保存时间长短不同

玉米的保存时间可能会决定你要买哪种玉米,以及玉米的购买量。糯玉米所含的淀粉比甜玉米的要多,所以糯玉米的保存时间比甜玉米的要长,而甜玉米容易变质。

不过也要注意,不管是甜玉米还是糯玉米,保存时间基本都是用来参考的,因为保存环境不好的话,玉米也是会坏掉的。

或者玉米本身质量不好,也容易坏,所以大家看到保存的玉米坏了就不要吃了,否则会影响身体。

3.煮制方法不同

糯玉米和甜玉米都适合煮熟以后再吃,但这两种玉米的煮制方法并不相同。

糯玉米在煮的时候需要先用自清水浸泡几小时,然后再入锅煮,等玉米粒煮软以后取出入锅蒸,把它水分蒸干以后再取出使用,这样的糯玉米口感特别好。

而甜玉米在煮的时候则适合带着表皮一起煮,那样会让煮好的甜玉米口感特别好。

4.口感不同

糯玉米白色会比较多,吃起来也会比较硬,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煮熟后的玉米,比较有嚼劲,还会有黏黏的感觉。

甜玉米黄色会比较多,但是含水量高,口感清脆。

吃玉米的6个注意事项:

1.不可吃变质玉米

应把玉米看成是维护健康的重要食品,并尽量吃新鲜玉米。吃变质玉米和吃发霉花生一样可致癌,发霉变质的玉米会产生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

而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所以玉米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霉烂、变质的玉米千万不可食用。

2.老年人可适当多吃

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吃玉米非常有必要。目前世界上出现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治愈的办法,该疾病主要由大脑功能退化引起。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此类物质可以帮助脑细胞呼吸,加快脑细胞新陈代谢,清除占据大脑空间的产出废品,具有健脑的功效。

3.消化功能差的人要少吃

由于玉米当中含有大量的果糖以及膳食纤维,能够加快肠胃的蠕动,但是其中大部分是大分子物质,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容易引起流血或者是溃疡。

对于消化功能差的人来说,在平时尽量少吃,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4.玉米不能和牡蛎一起吃

玉米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那么玉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玉米与牡蛎也不能同食,一旦同食牡蛎中的锌与玉米中的物质结合导致人体中毒。

牡蛎有很的强健体质的功效,但不可与玉米同吃,隔半个小时分开食用最好。

5.免疫力低下者不能吃

免疫力低的人不建议吃玉米,如果他们每天摄入50克以上的纤维素,不仅会阻碍蛋白质的供应,还会继续降低脂肪转化率。

对人体骨骼、心血管系统、血液和其他内脏器官的损伤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

6.体力活动激烈的人不能吃

玉米供给能源少,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营养供应不足以平衡消耗。处于青少年期的人群,对营养素和能量需求高,而且对荷尔蒙水平的要求强。

仅凭粗粮并不能达到所需,且玉米不仅阻碍胆固醇的吸收和转化,而且还容易阻碍营养素的摄取和利用。

END

来源:上海吃喝玩乐

版权保护声明:

西安科普是以传播科学科普知识为主的公益性公众号,均不通过采编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参与任何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本公众号采编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