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表面有斑点是怎么回事?阴皮、炭疽、疫病、菌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甜瓜表面有斑点什么病 西瓜表面有斑点是怎么回事?阴皮、炭疽、疫病、菌核

西瓜表面有斑点是怎么回事?阴皮、炭疽、疫病、菌核

2024-04-07 1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清理田间病株残体。西瓜收获后,在整地前或清理田间将病残体烧掉,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或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掉,到远离瓜田处烧掉或深埋。

(2)轮作。种植西瓜的地块,最好实行3-5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病菌的寄生、繁殖及侵染的机会和减少土壤中的含菌量。

(3)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选用果皮深绿色、瓜皮带有深绿条纹、瓜皮墨绿色及黑色的品种,因这些品种的耐病性或抗病性比较好。

(4)合理施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kg以上,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以上。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钙肥的用量,以改善和均衡养分状况,达到养分均衡供应,提高植株的抗逆抗病性。

2、加强外引品种的植物检疫,切断病菌的人为传播来源。

3、化学药剂防治

(1)预防和发病初期,果皮上刚刚出现小斑点时,用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复配500倍叶喷,5天一次,喷施2-3次。

(2)在发病后期病斑似手指肚大小时,用虎胶肥酸铜+三乙磷酸铝300倍液喷雾,5天一次,喷施2-3次。

(3)用二鏕异氢尿酸钠+有机铜进行喷施。

(4)当果实表皮已经发生病斑时,用刀片将病斑处的带菌果皮刮掉,露出白茬,然后用100万单位的链霉素4支(80万单位的6支)1000倍液,加食用面粉制成面糊,在9时前或17时后均匀地涂抹在已经刮好的病部上。3天涂一次,涂抹3-4次基本治愈。

西瓜炭疽病

西瓜炭疽病在西瓜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但以中后期发病较为严重。在酸性土壤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氮肥过多等情况会引起和加重该病发生。

一、症状

炭疽病在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发展到幼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成株期发病时,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大相互融合后易引起叶片穿孔干枯。在未成熟的果实上,初期病斑呈现水浸状,淡绿色圆斑,成熟果实上开始为突起病斑,后期扩大为褐色凹陷,并环状排列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生出粉红色黏物,多呈畸形或变黑腐烂。

二、病源菌

西瓜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发病最适温度为22-27℃,10℃以下、30℃以上病斑停止生长。

三、发病条件

病菌在残棵或土里越冬,第二年温度湿度适宜,越冬病菌产生孢子,开始初次侵染。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可以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再产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流水、风雨及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摘瓜时,果实表面若带有分生孢子,贮藏运输过程中也可以侵染发病。炭疽病的发生和湿度关系较大,在适温下,相对湿度越高,发病越重。相对湿度在87%-95%时,其病菌潜伏期只有三天,湿度越低,潜伏期越长,相对湿度降至54%以下时,则不发病。此外,过多用氮肥,排水不良,通风不好,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和重茬种植,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2)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如田间发现病叶、病果应及时摘除,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销毁。

(3)避免连作,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块栽培,湿地等应改善排水条件。

(4)施足钾肥,加强肥水管理。利用秸秆覆盖,防止病原菌与土粒一同飞溅。

(5)药剂防治可用甲基托布律、百菌清、苯菌特、炭疽福美、代森锌、多菌灵、克菌丹(又名开普顿、Orthoc)等,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西瓜疫病

一、症状

疫病又叫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以后。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一样,干燥时病斑淡褐色,易破裂。蔓基部发病,出现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发病,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

二、发病条件

疫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日多少、雨量大小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与瓜类作物连作、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防治办法有以下几点: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与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可减少与病菌接触、提高地温可起到早熟避病作用,如能采用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3)加强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或施用专用肥。

(4)尽量使瓜坐在垅上或高畦的畦面上,浇水时水深不要超过茎基部或坐瓜部位。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

(5)药剂可以选用甲霜铜、普力克、杀毒矾、甲霜灵锰锌、霜霉清、瑞毒霉锰锌、甲霜灵锰锌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必要时,也可用上述药液灌根,每株灌0.4-0.5升;若喷雾与灌根同时进行,则效果更好。

西瓜菌核病

一、症状

菌核病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大斑,造成茎基部软腐或纵裂,湿度大时病部着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导致病茎枯死。叶片染病,叶面出现灰褐色湿腐状大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着生白色絮状物,叶片腐烂。瓜染病,多在幼瓜的花蒂处出现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湿腐状,瓜面密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后期病部出现鼠粪状菌核。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棚内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连年种植瓜类、茄果类、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二、 发病条件

该病属分生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以气传的分生孢子从寄生的花和衰老叶片侵入,以分生孢子和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侵入后,长出白色菌丝,开始危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及9-10月发生多。本病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感病生育期为幼苗至成株期。感病盛期为生长后期。

三、防治方法

防治大棚菌核病,应采取综合措施。

(1)水旱轮作。沿海地区春大棚西甜瓜6月底清田后接茬栽插水稻,菌核在水中1个月就会腐烂。

(2)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0-15分钟可杀死菌核。

(3)覆膜抑菌。定植前畦面全部覆盖地膜,可以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5)喷药防病。发病初期用扑海因、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甲霉灵,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喷药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产生药害。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双星种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