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甜蜜抑或苦难:糖的世界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甘蔗传入美洲了吗 文史天地|甜蜜抑或苦难:糖的世界史

文史天地|甜蜜抑或苦难:糖的世界史

#文史天地|甜蜜抑或苦难:糖的世界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被贩卖的黑人奴隶在中段航程中

至此,不得不再描述一遍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欧洲人为了生产糖,在加勒比海斥巨资建起种植园,疯狂地引入非洲人充当奴隶,为种植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奴隶贸易和蔗糖贸易从一开始就相互关联。商船从英国港口利物浦出发,装载着枪支弹药、玻璃珠、棉纺织品等工业品,在西非等地用这些物品换取黑人奴隶。接着开始恐怖的“中段航程”,将换来的奴隶运到南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贩卖,运送过程中船上的环境极其恶劣,奴隶的损失率达到30%以上,死亡奴隶的尸体直接扔进海里。最后从美洲载着原糖等热带商品返回利物浦港。整个航程历时两个月以上。这段首尾相连的贸易路线称作“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以奴隶贸易为中心,首次将欧洲、非洲和美洲三个大陆真正地连接起来。奴隶贸易从16世纪延续到19世纪,使非洲丧失一亿多精壮人口,欧洲殖民者则获得了巨额利润。西敏司在《甜与权力》中说过这样一句令人胆寒和愤怒的话:大部分奴隶所创造的财富都流向了英国,他们制造出的产品在英国本土被消费掉,而不列颠人的产品——布料、工具、刑具——则让奴隶们去消费,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奴隶们自己最终也被消费掉。

二、糖的嬗变:从稀有品到必需品

16世纪以前,糖在欧洲不是食品,更多的时候被用作药品,或者上流阶层用来炫耀的工具。糖通常有五种用途,即药品、装饰品、香料、甜味剂和防腐剂,前两种用途出现在糖还是贵重物品的时代。将糖当成万能药品的行为是十字军从阿拉伯带回欧洲的,糖热量很高,能随时补充能量,是可以立刻见效的药品。著名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认为糖果是万能药。12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宫廷御医将糖当作退烧药,开出糖渍玫瑰花的处方,特别在治疗结核引起的发热时,用作解热剂。15世纪,欧洲著名的萨莱诺医学院,在其使用的医书中写道:“糖对于热病、咳嗽、胸闷、嘴唇干裂、胃病具有疗效。”当时蔗糖在欧洲的医疗实践中已不可或缺,以至于人们用“就像一家没有糖的药店”来表达极端的绝望和无助。

糖在宗教问题上还引发了一起奇妙的论战:在基督教的断食日,食用糖是否违反戒律。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糖更多地是促进消化的药物而非食物,所以就像吃药一样,不算违反斋戒时的戒律。阿奎那的观点极大推动了日后蔗糖的供应量,使其最终成为食品。16世纪以后,各种各样新食品引进欧洲,其中首要的就是蔗糖,另外还有茶叶、烟草、咖啡、可可、马铃薯、玉米等等,这种变化引发了欧洲的生活革命。吃糖不会像服用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那样导致体态失当,因此糖在宗教层面被网开一面,没有遭到谴责。

除了用作药品之外,还有做“装饰品”这一重要用途。纯白的蔗糖,再加上味道甘甜、价格昂贵,许多有钱或有权之人都用蔗糖做装饰品,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实力。糖用作装饰品时,和阿拉伯树胶、油、水、坚果等材料混合,制成各种模型,变硬后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装饰、展示,由于蔗糖价格昂贵,最终会把它吃掉。这种习惯在婚礼上以婚礼蛋糕的形式得到保留。蔗糖用作香料和调味品时,就像烹调用的胡椒、肉豆蔻那样能改变食物的味道,但并非让食物明显地变甜。糖作为甜味剂似乎与香料的功能类似,主要看它相对于其他成分使用的数量的多少。糖从香料向甜料的转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蔗糖还是贵重物品时,欧洲人,尤其英国人的消耗量并不大。17世纪以后,蔗糖变成了广泛使用的物品,这与后来红茶和咖啡进入欧洲并普及开来有很大关系。欧洲最早有喝茶习惯的是进入日本和中国的葡萄牙人。后来,意大利的利玛窦等到中国的传教士把饮茶之风引入意大利王室和上流阶层。17世纪初,茶和蔗糖一样在药店出售,当成治疗感冒、健忘症、坏血病、头痛等多种病症的特效药。从17世纪下半叶起,近百年的时间,咖啡馆从伦敦发端,迅速在英国各个城市蔓延,成为贵族和绅士的社交场所,红茶因为在咖啡馆里出售,得以流传开来。此时,红茶已不再是药品,而是人们社交时不可或缺的饮品。作为身份象征的商品,茶和糖最具代表性,而在红茶中加入蔗糖就有双倍效果。来自遥远亚洲和美洲的商品,价格高昂,极易成为身份的象征。当然,红茶、加糖的红茶成为大众饮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加糖红茶并非一直是英国上流社会的专属饮品,以咖啡馆为中心,糖和茶的消费逐渐在中产阶级中普及开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平民中流传开,到了19世纪,连监狱的囚犯都能喝上了。一旦没有法律禁忌,每个人都喜欢模仿更高阶层所用的物品,普通民众也是这样。蔗糖和茶叶供应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对于红茶的普及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茶的饮用方式,相比于咖啡和巧克力,茶更适宜与蔗糖混合,淡甜的茶喝起来比咖啡和巧克力更容易入口。诚然,多种社会因素导致了当时的人们倾向于选择茶和糖的组合而不是其他。在普通劳动者当中,喝的茶是开水里放几片最廉价的茶叶,用最粗糙的棕糖来加甜,对他们而言,糖除了把茶加甜以外,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以粗糖的形式来补充碳水化合物。18世纪末英国牧师戴维·戴维斯认为:“喝茶并非穷人苦难的原因,而是结果。”蔗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

三、糖的推动:从孤立到整体

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巴巴多斯、牙买加的“蔗糖革命”,英国的蔗糖进口量飞速增长,17世纪60年代,占了英国进口商品的十分之一。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人均蔗糖消耗量是法国的八到九倍。法国人虽然也在加勒比海诸岛生产便宜的蔗糖,但法国人更喜欢喝葡萄酒,而不是红茶,因此蔗糖在法国并不是必需品。廉价的糖,在19世纪时对英国工人阶级的日常饮食变得至关重要,甚至成为热量之源,到1900年,它提供了人均1/6的卡路里摄取。

英国上流阶层茶会

加勒比海的“蔗糖革命”之所以成为可能,离不开源源不断地输入的黑人奴隶,英国对糖的巨大需求进一步促成了蔗糖革命。而英国人对糖需求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在茶中加糖。因此,中国、印度的茶大量输入英国也间接推动了蔗糖革命。19世纪初的苏格兰历史学家戴维·麦克弗森提出这样的观点:“茶开始成为社会中下层经济实惠的麦芽酒的替代品,因为麦芽酒的价格不可能令人随心所欲地引用。在我们的贸易系统中,茶从远东世界运来,糖则来自西印度,两者虽都有在航运和保险上的花费,但他们混成了一种比啤酒更为便宜的饮料。”

加糖红茶这种饮料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物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在世界商业中居于核心地位,才让这两种食物有可能组合起来。从地球另一边运到英国的蔗糖,比英国国内农民生产的粮食还便宜。世界连成了一体,英国位于一体化世界的中心。如果没有世界贸易,英国城市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无法维持,就连英国农民的生活也会受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并不是因为英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勤劳、更聪明,而是仰赖于近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加糖红茶成了工人日常早餐的组成部分,茶歇也很流行。但茶和砂糖对于普通工人而言还是太贵了。英国的蔗糖比法国的价格更高,在国际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英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大力进行蔗糖生产,但英国国内需求旺盛。更主要的是,英国议会内种植园主势力联合起来的“西印度群岛派”,给议会施加了强大压力,通过了许多保护英国殖民地蔗糖生产的法案,如《糖蜜法》《糖税法》等。英国的蔗糖进口关税非常高,外国的蔗糖难以打入英国市场。同样的情况,由于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茶叶的价格也受到保护。18世纪,由于关税过高,合法进口的茶叶售价异常高昂,从荷兰等国走私到英国的茶叶数量激增。当然,这与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国策有关。

然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运动取得巨大成功,糖价急速下跌。蔗糖的关税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不断下降,原来的关税是蔗糖原价的数倍,到1884年,蔗糖关税下降到蔗糖原价的百分之三十。议会内产业资本家组成的“曼切斯特派”提出的“早餐免税”得以实现。

至此我们发现,18世纪到19世纪,经过百年的发展,糖在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扩张中的地位有着本质区别,在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便超过了富裕阶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该经济与海外殖民地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四、结语

无论是棉花,还是糖,过去都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都是由蔗糖、棉纺织品等商品推动和创造出来的。这些世界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我们应该肯定其正面意义,也必须正视它们的负面后果。西欧各国为争夺这些世界商品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给非洲、美洲、亚洲的部分地区带来深重灾难,这些恶果到现在仍产生影响。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8期」

「唐传星,上海大学讲师」

版式:刘 丹 刘 丽

责编:王封礼

统筹:姚胜祥

审核:罗 尧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