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致富良方”到抗疫“甘肃方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甘肃省陇西县房价多少钱一个平方 从产业“致富良方”到抗疫“甘肃方剂”

从产业“致富良方”到抗疫“甘肃方剂”

2023-12-25 08: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赶在春节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药农们抓紧进行中药材晾晒和加工,并将部分干货拉到市场售卖。经过加工,这些药材“摇身一变”,华丽转身,远销各地。数据显示,在这个享有“中国当归之乡”美誉的县城,中药材收入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60%。

  这些其貌不扬的药材“成长路”并不简单,正是甘肃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精细加工、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的缩影。《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从产业“致富良方”到抗疫“甘肃方剂”,作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的甘肃,中医药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在“科技兴药”的助力下,甘肃将加快推动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医药全产业链新发展正在破题。

  甘肃方剂:折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甘肃新增14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此次疫情点多、面广、线长、分散、传播速度快,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在诊疗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当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不仅如此,甘肃还向白俄罗斯捐赠“甘肃方剂”4000剂。中医药在此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取得重大作用的基础上,再次“履行”救治使命,得到国际国内认可。

  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张志明介绍,“甘肃方剂”是由甘肃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专家组,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制订的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方剂”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作用,中西医结合有效降低了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

  “集中隔离时,我情绪烦躁。每天医务人员都会送来熬好的中药,叮嘱我按时服用。吃了10多天的中药,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2021年11月13日,兰州市民郑女士解除隔离,走出酒店,返回家中。她说医务人员的专业服务、中药的及时供给,使她在隔离期间从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在此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钟南山院士在视频演讲中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释放了巨大活力。甘肃是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的代表地区。

  以“健康甘肃”为指导,甘肃稳步推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甘肃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得天独厚、产业基础雄厚、诊疗效果显著、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机遇叠加,今后要坚持政策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坚持区域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优化环境与孵化培育相结合,坚持传承创新与打造品牌相结合,深化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践,完善服务体系和制度机制,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兴药:着眼于提升产品附加值

  甘肃省领军人才、兰州大学药学院教授胡芳弟表示,甘肃中药材产业要素完整,政策机遇多,民众认知度高。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基础。通过创新政策机制、药材种植、技术产品、流通方式、应用领域等扎实举措,甘肃持续推进中医事业系统化发展、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发展、中药加工制造现代化发展、中药仓储交易信息化发展和中医药产业多元化发展。

  从源头上把控中药材质量已成为药企、药农共识。甘肃省陇西县享有“中国药都”美誉。2020年,当地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05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当地政府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县上适当拿补助”的模式,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药源基地,引导药农推广应用无公害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先后建立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3个。

  陇西2021年已建成3.18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和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药材道地品质,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在生产加工上积极转型升级,延伸加工链成为药企和科研单位的努力方向。为改变产品附加值低、工业链条短的现状,甘肃从科技支撑做起,实施“科技兴药”,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推进培育中医药骨干企业、推进中药饮片提高品质和产品层次等方面的工作。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曾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开创了中药工业化生产先河。多年来,企业联合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工业饮片、高端精致饮片、中药提取物和大健康滋补产品等领域开辟新市场。2021年6月,佛慈与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深圳研究院签署协议,联合共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在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联合发展,提升陇药产业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高水平跨越发展。

  基于20多年来党参研究的基础,兰州大学组建了党参研究院,牵头成立了包括全国5所高校、3个科研院所、24家企业等30多个单位参加的甘肃省党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了全国党参方面具有研究和应用优势的12家单位组成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针对党参产业发展解决了品种选育、绿色种植、加工提升、产品开发等科学瓶颈。2021年,甘肃省发改委批准成立了甘肃省党参产业工程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许鹏飞院长介绍,围绕优质原料生产、功效靶标确定等科学目标,兰州大学开展了党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大健康产品研发,形成了对党参产业发展壮大的科学支撑。

  目前,兰州大学联合甘肃省文县当地企业,已选育出两个纹党参新品系,系统分离了党参中功效成分150多种,开发了6个大类30多个品种的党参大健康产品。“加强产学研医合作,深挖终端产品潜力,培育做大中药大健康产品,有助于进一步拓宽甘肃道地中药材出路。”胡芳弟说,作为党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的负责人,她和团队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挖掘党参功效成分的基础上,开展的党参质量标准研究,为党参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各环节通力合作,甘肃中医药产业成绩显著。胡芳弟提供的数据显示,甘肃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70万亩,产量132万吨;中药材资源居全国前列。现有中药材资源约2540种,其中重点品种全国占比76%,人工种植中药材30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产业规模稳步上升。到2020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产业规模接近525亿元;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100万吨,年交易量约150万吨,交易额250亿元;产业链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全省建成了13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区)、4个中医药产业园区、5个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7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致富良方:产业升级仍需破解瓶颈

  2021年7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实施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中医药名方开发、中医医疗机构体系完善、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药发展技术支持、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环境优化等九大工程,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

  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实施相关工程等措施持续推动甘肃中医药产业升级,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使中医药产业逐渐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下推进甘肃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对策研究指出,甘肃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有做大做强的潜力。但目前看种植优势没有转化成工业优势,品牌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胡芳弟等专家认为,受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体水平不高、规模小,在加工和流通等高附加值环节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各环节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处于“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提升发展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