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了解孩子的居然是父母,容易被忽视的5种细节,你知道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琵琶行行 最不了解孩子的居然是父母,容易被忽视的5种细节,你知道吗?

最不了解孩子的居然是父母,容易被忽视的5种细节,你知道吗?

#最不了解孩子的居然是父母,容易被忽视的5种细节,你知道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你孩子有作业拖拉,学习成绩不好,胆小孤僻、青春期孩子叛乱,粗心大意等情况。请认真看完,因为你可能做了个假家长。

全文3000字,以下全是干货,强烈建议先关注,看完后点赞+收藏+分享给同样受折磨的家长们。

目录:

我居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所谓的教育不是弥补自己的童年,而是让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

教育孩子放纵与控制,如何把控中间的度

孩子的天赋是这么消失的,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懒惰是这么发生的,家长应该这么帮助孩子

我居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人与人之间最开始的交往过程是相互了解,而孩子从出生到踏入社会。要说最了解孩子的非父母莫属,但真的是这样吗?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但今天的社会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孩子不听讲的情况。

我们先来说说婚姻吧!两个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相互了解,然后感到情投意合,最终选择生活在一起。可就是这样的婚姻也避免不了出现破裂的情况,难道是他们不够理解对方吗?难道是他们不够深爱对方吗?其实都不是,这同孩子的教育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回到孩子的问题上,记住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能够控制的只有生活环境,衣食住行,别想着控制不了他们的思想。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第一影响是来自于身边的亲人。第二影响是学习与社会。第三影响,网络媒体与书籍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而家长却天真地认为我也是孩子时期长大的,哪里有那么多问题?

如果你还这么认为,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出现大问题。

以前我们放学后的生活是以人为主,各种伙伴游戏,各种生活琐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把课后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而现在的孩子放学是以学习互联网为主,各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班,手机、平板、网课、电视、已经把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占有。

环境的因数、时代的因数、价值观的因数已经让人做出了改变,时代是进步的,孩子也会随着环境而进步。用三十年前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只会越教越困惑。

现在的孩子都有哪些变化

1.食物的充足让他们的思想更加丰富

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逐渐让我们失去危机感,就是这种危机感让人变得“酒足饭饱思淫欲”。人在不担心物质需求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享受,现在的抖音、电影、小说也就是时代的诞生物。如果放在三十年前,会有人去寻求这些吗?那时第一要务是满足物质需求,吃饱穿暖。

所以现在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常常走神。甚至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做家长的却无法得知。这就是我们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原因之一。

2.信息的获取便捷让他们学会深度思考

以前需要获取资讯的途径只有口耳相传或者通过文字传播,而现在手机、电视、电脑、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接收。信息随时随地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就是说孩子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

在各种信息输入进我们的大脑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从而改变孩子的三观。所以当孩子学会深度思考后,你就会变得更加不理解孩子。

所谓的教育不是弥补自己的童年,而是让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

有的时候,当家长“认为”的好,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爷爷奶奶认为,孩子能够吃饱饭就是一种幸福,爸爸妈妈认为给孩子穿好的就是一种幸福。

这是因为爷爷奶奶辈都说从饥饿年代过来的,爸爸妈妈辈都是从物资缺少的年代过来的,所以这些在他们的眼中都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却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潜意识地认为,自己的童年有很多遗憾,为了让孩子没有这些遗憾,各种玩具,各种孩子不想上的补习班,各种孩子不想要的衣服,以及各种放纵都会给予孩子。

而这些都只是“你认为”,孩子拥有他们成长的权力,家长只能说是给孩子指明前行的道路。人的一生没有所谓的完美,孩子并不是家长弥补童年的工具,而是家长再次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孩子的一切都需要父母安排得妥妥当当,那么为何不把自己先安排好呢?孩子在成长,同样作为父母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成长。否则孩子就活成了你的另一个自己。

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得到的只有另一个思想的强烈反抗。

教育孩子放纵与控制,如何把控中间的度?

巨婴、小皇帝、妈宝男、青少年叛逆等等问题,有时让家长对教育孩子都无法下手。对孩子管教得太紧,害怕孩子长大以后患有抑郁症。对孩子管教得太松,害怕孩子长大后学坏。

最后出现两极反转,对孩子学习上高强度管理,对孩子生活上超放松放纵。然而这种教育模式等孩子一上初中,逆反心理就会让父母毫无办法。

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提倡6岁前教育,6岁后陪伴,12岁后沟通,18岁后探讨。

6岁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6岁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决定了孩子对父母的态度。

很多家庭在孩子6岁前都是母亲陪伴的时间比较多,甚至有孩子对父亲产生一种可有可无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在6岁以后可能就比较害怕父亲。但是等孩子12岁与父亲一样高大时就会出现对峙的情况。

所以在孩子12岁以前,当他们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在12岁以后就没有回报的孝。

你不先施恩于孩子,哪有孩子后面的回报。

孩子的天赋是这么消失的,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赋,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逐渐地埋没。“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家长不会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哪怕你是他的爹妈,一样发现不了孩子的天赋。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现在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能给予的就是物质生活。或者说上面提到的孩子不想要的生活,发现孩子的天赋需要的是陪伴,沟通,理解,以及第三角度的观察。

现在回想你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是什么时候,在回想你与孩子一起认真谈心是什么时候,孩子主动找你说心事又是什么时候。

据我了解,现在的孩子只要是进入学校后。与父母的游戏时间就变得寥寥无几,而父母与孩子的谈话也仅限于成绩、学业、课程等等。

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又很多,但都是孩子看电视,父母玩手机。呆在一个家庭里形同陌生人,所以要发现孩子的天赋,也就变成了空谈。

如果丁俊晖的父亲没有发现他有台球的天赋,如果郎朗的父亲不让他学习钢琴会这么样。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现在的高考蒙蔽了双眼,但真的面对高考时,家长们会发现踏入社会一门技术才是活下去的资本。

所以与孩子共同的聊天,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逐渐地发现孩子天赋的途径。以前的电子游戏,现在只要玩得好一样不比任何人差。以前玩的篱笆,现在已经走进了门店。以前的很多玩物丧志,都让哪些玩得好得人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对于孩子得玩,有时候却是一种开发。只是父母得眼光同想法决定了孩子得未来。

孩子的懒惰是这么发生的,家长应该这么帮助孩子

懒得写、懒得学、懒得做、懒得走、懒得看、甚至还有懒得吃。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懒惰。

其实懒惰得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特别勤快得父母。

早上起床,叫了无数次的孩子依然会睡在床上。这是他们起不来吗?

晚上做作业,叫我无数次孩子依然拖拉,这是他们不会做吗?

要求阅读,拖拖拉拉看着书就发呆,这是他们不懂读吗?

这些其实都是父母给予的勤快,如果你给孩子一个闹钟,当闹钟响起后他不起床,你只需计算好迟到5分钟的时间再让孩子起。经过一次两次后,孩子只要听到闹钟后自然就会起床。他们也要面子,他们也会感受他人的目光,但是请记住他们会无视你的感受,因为最容易得到的往往都不会珍惜。

所以当孩子懒惰的时候,如果你比孩子还要懒惰。你会发现你很快就能拥有一个勤快的孩子。

一点思考:当孩子用考试的态度对待家庭作业,孩子的成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欢迎在评论区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如果大家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大家评论、转发和收藏哦!你们的认可是老罗创作最大的动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哪怕只是一点启发,也能为教育孩子提供更多的进步空间。感谢您的阅读,关注我:每天一点思考,每天一点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