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球衣不印中文名? 远距离不易辨识+无字体版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球衣上写什么英文霸气 为何球衣不印中文名? 远距离不易辨识+无字体版权

为何球衣不印中文名? 远距离不易辨识+无字体版权

2024-05-28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球衣背后的中文名(资料图)

  稿件来源:原创: 三日 宇任拓足球 公众号

  今年9月17日,中国足协官网发布了关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商务管理规定(2018年版)》。没想到这条已石沉大海的消息,里面竟藏有一个大“彩蛋”。昨日,德国《转会市场》网站中国区管理员@Asaikana 微博披露了该条文的一则规定,写明:2019赛季,比赛服背后广告位置从号码正上方变为号码正下方,号码正上方的位置留给球员英文或拼音名字。

  这意味着,从下个赛季中超各俱乐部球衣背后上方的广告将被球员名取代。消息一出,也令很多球迷拍手称快。一直被球迷吐槽的中国足协,这次终于在球迷心中加分。众所周知,中超作为中国的顶级足球联赛。它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标杆,也是让世界足球知晓中国足球的重要标识。中超各家俱乐部球员球衣背后没有印名字,也一直是被球迷所诟病。

  关于球迷提出的中超下个赛季球衣背后为什么不用中文名,对此中国足球研究院负责人三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几个赛季的中甲、中乙大部分球队已经开始给球衣印球员名字,而今年的中冠联赛,更是把后面印球员名作为硬性规定,大区赛中也有球队因为球衣没有印球员名字而被处罚。同样在不久前出炉的中甲联赛的相关规定中,要求明年各队要在球衣上印球员的楷体中文名。虽然我们应该以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为豪,但其实在球衣上印中文名可能是一个BUG:

  >>>>不易辨识

  1、现在球衣广告、号码和球员名基本都是由烫印完成,同样的空间里汉字的笔划较多,还有一些生僻字,烫印的名字脱落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文字的当然要便于识别,在小范围内有太多的笔划,从远处看的时候,就不容易看清楚。

  中冠球衣标准

  >>>>字体版权

  2、越是大品牌其企业理念和原则越强,像耐克、阿迪、茵宝、彪马等,他们并没有汉字字库,其使用没有版权的字体,和网络付费字体的可能性非常得低,一个英文字体只需要26个字母,而同样开发一款汉字字体需要要几千个字,难度可谓是天壤之别,而且现在的各球衣品牌的号码和字母一般只使用1-3年。(也许是对字体开发等的鼓励不够,资料显示到2017年时,日文字体有2973款,而中文字体只有421款。)

  >>>>工序增加

  3、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播,日本联赛要求各队队徽不得使用日文名称,球衣上也是英文名,很多球队建队时球衣颜色和样式也是借鉴自欧美球队,可谓全盘的西化。而韩国和俄罗斯联赛球衣印的是韩文和俄文,非本国人可能完全不认识这些文字而产生有距离感。这些球队在参加亚冠和欧冠时又要另外准备印英文名字的球衣,这也就多增加了一些工序。

  中冠球队——成都拓宇足球俱乐部

  >>>>协调统一

  4、另外,姓名应该怎么拼,姓在前还是名在前,哪部分应该用缩写,大写还是小写,不妨直接借鉴亚冠联赛的标准。中超、中甲、中乙和中冠的相关规定的其实也可以作协调统一,避免球队在级别变动时又要重新去适应另一套标准。

  中冠——成都兴城足球俱乐部

  微博球迷点评:

  @Bi77y:我也是支持印英文字母,中文在实际操作中太不方便。而且在转播过程中,外国人也不易识别。

  @慕容博复PS:个人觉得完全可以自由度大一些,国外有的联赛就可以随意印名字,姓或名均可,还有球员认外号,其实没有影响。具体问题可以具体审核,在赛季开始之前统一上报通过即可。问题是那帮官僚图省事,却动不动就考虑“形象、文化”之类大而无当的问题。

  @八叶说球:不怎么同意。以我的了解,如今的烫印技术,汉字也是不会掉的,除非一套球衣穿好几年;为照顾耐克等的字库,更说不过去,这涉及到“谁才是主谁才是次”,哪里有生产商,提供商拒绝客户的道理;其三,完全可以汉字下面多一行拼音,完美解决汉字,字母,中国人歪果仁的识别问题,顺便还可以教鬼佬学拼音。

  此前在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的商务管理规定及装备管理规定中,中国足协并没有对球员球衣印名字一事有过明文规定。今年对中超、中甲各支俱乐部球衣的明文规定,也是中国足协首次对商务管理规定及装备管理规定做出的明文规定。放眼五大联赛的各家俱乐部,无不是在球衣背后印有球员的名字。中国足协的这一规定,客观来说也是符合国际足坛的主流。此外,球衣背后印有球员名字,能更大程度吸引球迷购买喜爱的球员的球衣,从而拉动球衣的销量。

  (本文观点源于@三过,宇任拓经授权发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