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珐琅技术工 历久弥新

历久弥新

2024-06-28 2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GIF

在贵金属珠宝上烧制彩色的珐琅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到了拜占庭时代,珐琅工艺已经与宝石、黄金结合用于福音书封面、舍利函、牌匾和祭坛画的制作。与此同时,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用珐琅制作珠宝。

中国系统而成熟的珐琅工艺是在两个时期、从两条线路输入了两种不同的工艺类型。第一次是13世纪末14世纪初,由元朝统治者通过连年的征战与扩张把一种在阿拉伯地区比较成熟的掐丝珐琅工艺引进过来的。第二次是17世纪晚期由西方经海路传入中国的画珐琅器。1684年(康熙23年),清朝与英、法、荷、西、徳等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岸。

GIF

1.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种。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当然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

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1.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2.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3.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4.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5.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6.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7.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艺术特点可用形、纹、色、光四个字来概括。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錾胎珐琅 錾胎珐琅是用金属雕技法制胎的珐琅工艺。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药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呈现宝石镶嵌的效果。元明时称为“拂郎嵌”。錾胎珐琅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的埃及。后传至欧洲,元代由欧洲传入中国。元代錾胎珐琅,尚未见其遗物。

3.锤胎珐琅 锤胎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锤胎珐琅有的刻意追求立体的宝石镶嵌效果。按照图案纹饰的设计要求,以金属锤蝶(花)加工技法对金属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锤出图案花纹,然后在其纹样的凸出部分留出平底点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花纹的凹下部分不填施釉料而代之以镀金装饰,用金色来衬托点施珐琅的花纹,再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有的作品在使用珐琅釉料装饰花纹的同时,还镶嵌绿松石、红珊瑚等各种宝石。这样,在金光灿烂的铜镀金装饰衬托下,五颜六色的珐琅釉料和晶莹闪烁的各种宝石交相辉映,器物表面呈现出五彩斑谰的立体艺术效果。

4.透明珐琅 透明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锤錾出浅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经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深浅不同而引起的视觉上明暗浓淡的变化。透明珐琅是在錾胎珐琅衰落时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以清乾隆年间广州制造的透明珐琅最为著名。金属珐琅工艺的一种。系在锤成形的金属器胎上罩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珐琅,再经焙烧而成。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14世纪法国巴黎出现了多彩的透明珐琅器。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实物是清雍正年间 (1723~1735) 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宝蓝、浅蓝、浅绿、红、黄、白等色珐琅,透明性良好,色调爽朗透沏,属成熟期产品。故其起源应不晚于17世纪末。

透明珐琅因其融点不同,可分为高温熔融的硬透明珐琅和低温熔融的软透明珐琅。硬透明珐琅的透明度极好,如晶莹闪烁的宝石,有蓝、绿、黄、红、紫等色,当时只有广州可以生产;软透明珐琅呈半透明状,光泽似水晶,有蓝、绿、紫、黄、粉红等色,各城镇银楼均可烧造,制成银首饰传播民间,亦称银烧蓝、烧蓝或银蓝。器型有盒、盂、盆、觚、香囊、香筒、手炉、烛台、灯、翎管以及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也有兼用嵌珠、石等工艺的。

5.画珐琅 画珐琅又称“洋瓷”。据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画珐琅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的说,就是先于红铜胎上涂施白色珐琅釉,入窑烧结后,使其表面平滑,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饰图案,再经焙烧而成。画珐琅富有绘画趣味,故又称“珐琅画”。画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中系统的应用、形成一定艺术风格而又达成一定艺术高度的经典的品牌目前只有奥地利的Frey Wille。

透光珐琅 透光珐琅又叫镂胎珐琅。有让天光照进之意,因为胎体为镂空形式,两面通透,且用料为透明珐琅。在一定的的光线下就像教堂彩色玻璃花窗的效果,金属丝就像花窗上的铅条,故名透光珐琅。

GIF

其实在珠宝首饰行业中,既有运用单一的珐琅工艺,也有两种或多种工艺组合运用的。并且当代珐琅工艺设计师和师傅创作出一些新技法和工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