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为什么是40天?代表热的天数多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在是几伏天什么时候立秋 今年“三伏天”为什么是40天?代表热的天数多吗?

今年“三伏天”为什么是40天?代表热的天数多吗?

2024-07-12 2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于是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庚日是啥?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利用天干地支记日。

天干一共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一共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天干地支都会各进一位,也就是乙丑日。天干每10天一循环,地支每12天一循环,然后60后大循环一次。

中国古代年、月、日、时都用天干、地支两个字表示,所以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可以用“八字”来表示,有60年一甲子的说法。

“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共有六个,分别为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等。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简单说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古人规定:初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可能早些,也可能晚些,末伏必须在立秋以后,这就造成了中伏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20天。

2019年的夏至时间为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为6月22日(庚寅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2日(庚子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2日(庚戌日)。所以入伏的时间为7月12日,头伏为7月12日——7月21日。

2019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8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1日,中间相隔了20天,中伏即为20天。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庚戌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庚申日、庚午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庚辰日

还有一个疑问,古人为什么这样历法,也就是说,为什么夏天会莫名其妙拉长了呢?

因为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春、夏分别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

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在“土”里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总比天干地支纪年(60*6)多出五六天,多出的天数就“加”给了夏天,所以三伏天就可能会被拉长了。

为什么定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北半球在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但这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就好比我们说如日中天时,太阳最高,但却不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最热的时候要在午后14时左右。

同样,到了夏至,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北半球才正式启动“烧烤模式”。

三伏天数和天热时间长没有关系

根据我国2000多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我国大陆上大部分地区确实是“热在三伏”,只不过南方热在“中伏”,北方因初秋降温快时热在“头伏”罢了。但在沿海岛屿和滨海地区,由于海洋热容比陆地大,因而升到全年最高气温的时间也比大陆的晚,最热时一般在“末伏”。

现代人面对这样古老的计时方式可能有点晕。不过也没关系,你只要知道,有40天三伏的夏天,并不会一定比只有30天三伏的夏天热,就可以了。

入伏是由农历和干支时间确定的日子。无论天气如何变化,这一天都会到来。也就是说,热或不热,“三伏天”都在那里。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里描写过苏州人过三伏天的情景:

三伏天,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茶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浴堂亦暂停衅火,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面肆添卖半汤大面,日未午已散市……

你看,在热辣的空气里,古时的人们也依然过着各种充满烟火气的生动生活。已到来的三伏天,除了躲在空调间里,你是不是也该想点有情趣的点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