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统招)人才培养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统招)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统招)人才培养方案

2023-12-12 1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

510301

专业名称:

现代通信技术(原通信技术)

专业带头人:

系主任审定:

教务处审核:

分管院长审批:

批准日期: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的考生。

修业年限:3年~6年,包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括服兵役时间。

三、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大类(61)

电子信息类(610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通信产品生产设备制造与维护人员

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与优化

通信产品生产与测试

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

(二)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要求

对应职业能力课程

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工程师岗位要求熟悉专业通用性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设计、构建和维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胜任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等岗位工作。理解网络运行的原理,能对通信系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够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运用到实践应用中,积极辅助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1.网络系统基础运维

2.通信网络规划与配置

3.智能通信综合实训

通信产品生产与测试工程师要求熟悉光传输网络的硬件结构和网络协议体系,知道光传输网络基本理论知识,能对光传输设备的进行安装与调试,能完成会光传输系统项目施工维护中的各项技能。具备工匠精神,热爱劳动。

1.数字通信电路安装与调试

2.通信线路工程

3.智能通信综合实训

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工程师岗位要求熟悉智能工厂通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主要任务,具备独立完成大中型网络设计、部署、管理和运维的能力,能胜任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等岗位工作。

1.移动通信网规网优

2.通信网络运维项目化教程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热爱劳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基本知识,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的专业技术,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以校企融合为切入点,院校主导、企业行业参与,围绕创新精神、意识、知识、技能、品质五个核心要素,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智能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能够从事通信网络技术规划优化、前端采集、测试、安装调试与质量管控,符合电子通信产品测试、终端维修、设备安装维护、工程实施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具有新一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规划与制造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思想政治坚定、道德品质优良,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职业道德素养过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能够从事网络技术前端采集、测试、安装调试与质量管控,适应电子通信产品测试、终端维修、设备安装维护、工程实施等职业岗位工作。

(3)综合能力素质优良。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逻辑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国际视野与合作交流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创造能力。

2.知识

 (1)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知识。

 (2)能阅读简单的通信技术相关英文资料。

 (3)具有本专业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必要的通信网络规划知识。

 (5)具有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工程施工知识。

3.能力

 (1)具备计算机工具软件使用能力。

 (2)具备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基本通信系统分析能力。

 (3)具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工程图纸设计的能力。

 (4)具备进行通信产品与设备的安装、测试、维护与生产组织能力。

 (5)能对光传输网络、宽带接入系统、通信网络进行配置、维护和管理。

 (6)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7)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有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按照附件“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六、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B、C类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习实训项目

学时

开设专业方向

1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

通信网络基本概念,熟悉网路地址,理解以太网技术;

理解VLAN原理理解IP路由原理,了解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熟悉硬件资源管理与维护,熟悉软件资源管理与维护,熟悉网络系统的例行维护;

熟悉故障处理的流程,掌握故障处理的方法。

各种网络机柜安装(2学时);

通信线缆识别与制作(2学时);

常用工具与仪器的使用(2学时);

工程文档整理与输出(2学时);

IS-IS调试(2学时);

CLI的使用方法与技巧(2学时);

多种方式登录管理设备(2学时);

配置设备环境(2学时);

管理设备的配置文件(2学时);

配置IP地址(2学时);

配置PORT-VLAN(2学时);

配置静态路由(2学时);

(共24学时)

64

2

数字通信电路安装与调试

熟悉数字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

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通信信道的类型、特点及传输特性;

理解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理解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技术;

理解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技术;

熟悉常见的差错控制编码;

理解通信系统的同步技术。

基本信号波形检测(2学时);

抽样信号和PAM调制解调信号检测(2学时);

脉冲编码调制解调信号检测(2学时);

码型变换实验(4学时);

眼图观测(2学时);

二进制调制与解调信号观测(4学时)。

(共20学时)

64

3

通信网络运维实训

掌握IP路由原理和交换原理;

掌握OSPF、IS-IS、BGP路由协议的特征、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掌握路由优化和路径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交换技术(VLAN、STP)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可靠性技术(BFD、NQA)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QoS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使用场合和功能;

掌握网络运维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

多区域OSPF路由协议(8学时);

IS-IS路由协议(8学时);

BGP路由协议(8学时);

路由引入、路由控制和策略路由(8学时);

VLAN高级特性(8学时);

STP(8学时);

无线局域网(8学时);

网络运维技术(8学时)。

(共64学时)

64

4

通信网络规划与配置

掌握TCP/IP原理和交换机原理;

掌握交换技术(VLAN、STP、RSTP)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单区域OSPF、VLAN间路由协议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掌握网络可靠性技术(VRRP、链路聚合、堆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广域网技术(PPP、PPPoE)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网络安全技术(ACL、NAT、AAA)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掌握IPv6的基础知识;

掌握WLAN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场景;

掌握网络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网络自动化运维的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网项目建设的基本知识。

配置静态路由(6学时);

配置默认路由(6学时);

配置静态路由汇总(6学时);

配置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6学时);

配置单区域OSPF(6学时);

配置单臂路由配置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6学时)。

(共36课时)

64

5

通信线路工程A

了解光缆、电缆结构组成、型号、端别和选用;

熟悉电缆、光缆接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熟悉线路施工流程和相关关键性施工环节和技术;

熟悉各种线路测量仪表的操作及各种测量技术;

能熟练完成电缆、光缆的接续;

能正确使用设备和仪器完成电缆、光缆线路的测试和故障诊断;

7.能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完成综合配线。

1.认识电缆、光缆结构(2学时)

2.光缆端别判断及纤序排定(2学时);

3.OTDR测光缆长度及损耗(2学时);

光缆配盘(4学时);

4.光缆接续(4学时);

5.光缆接续盒的安装(4学时);

6.DDF配线架(4学时)

7.ODF配线架(4学时);

8.MDF配线架(4学时);

9.电源线、信号线布放(2学时)。

(共32学时)

64

6

移动通信网规网优

移动通信及其概念以及分类、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输方式

组网技术之小区和区群的概念

路测数据采集和测试工具的要求

网络优化目标、网络优化的实施

演进过程概述、网络构建

物理层帧、物理层信道

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及基本技术、电波的衰减特性及信道损耗估算(8课时);

小区的设计与规划、信道分配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ME20系统网络结构(8课时);

路测(8课时);

网络优化的实施(8课时);

EPC网络构建(8课时)。

(共40课时)

64

7

智能通信综合实训

  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

 掌握通信系统组网软硬件调试;

 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设备配置方法;

分析移动式5G MEC网络架构的特点;

明确移动式基站部署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掌握一些基本的故障解决方法;

掌握农村家庭式宽带的部署方式以及网络质量提升的解决方案;

1.通信工程整体规划(16课时);

2.光通信工程实施(16课时);

3.网络构架与部署(16课时);

4.5G乡村网络规划部署(16课时)。

(共48课时)

64

七、毕业条件

 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准予毕业:

1.操行要求:无纪律处分,操行等第合格;

2.学分要求:(1)必修课程全部合格,实践教育环节全部合格;(2)总学分达到160分;(3)公共选修课程达到8学分(其中艺术类选修课程不少于2学分);(4)专业拓展课达到4学分(1+X职业证书可折抵专业拓展课学分,中级可抵2学分,高级可抵4学分)。

3.体质测试要求:体质测试达到国家标准。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获得以下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X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之一

 (1)单晶片实用级能力认证

 (2)电子元器件拆焊实用级能力认证

 (3)华为数据通信工程师

 (4)AUTOCAD认证

 (5)国家4G移动通信职业认证证书

 (6)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IC-MSP)认证证书

 (7)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中、高级)

 其中,证书(1)~(2)是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授发的专业技术认证证书,(3)~(7)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授发的专业技术认证证书,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如果没有此类证书(例如被国家、行业、企业取消了等原因),将不作为必备毕业条件之一。

2020级课程进程表—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统招).xlsx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