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汉语形容词带宾语吗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024-07-18 0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核心提示】使役有直接和间接使役之分,可构成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连续统,如“毁—毁掉—使……毁了”。其中单音使役动词最为直接,动结式居中,兼语式致使句表达的使役较为间接。

  单音使役动词古汉语中多见,现代汉语中较少,较为活跃的用法是双音使役词汇。其中有由形容词转化而来的用法,有由带“使”之类使役助动词的兼语式使役结构转换或转变而来。例如“富裕人民”可与“使人民富裕”相互转换。现代汉语中这种复合使役结构(也称动结式、使成式、动补式),形式多样,功能多义,使用普遍。

  动结式趋多的动因

  古汉语中常见的单语素使动式衰落之后,取而代之的除了兼语式使动句,还有动结式。梅祖麟认为“愁杀人”源于连动式“击杀之”。余键萍认为动结式“推远它”中“推远”是由“远之、推之”扩展成“推而远之”演变而来。古汉语的“动词+介词+结果”的句式,如“哭至眼坏”,让位于动结式:哭坏眼睛。目前人们倾向于用动结式替代单音使役动词,例如:广之—拓广之,污—弄脏。

  汉语辨义的音节数有限,双音动结式可增加谓语表达形式,弥补词根的不足,以免造成同音词过多。

  动结式有V1+V2、V+Adj等结构。V1+V2和V+Adj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单位,可带上受事宾语,其中一种形式还能衍生出类似结构,如挤破、咬破、攻进、踢进、听懂、弄懂等,具有高度能产的特点。

  单音使役动词通常只能表达致使的结果或某种行为动作,如“鸩之”,而双音词则可表达借由某种方式或行为达到此一结果,如“毒死”。

  较之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形成一个音步作谓语动词,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清晰。如“推高寡人”和“减轻田租”与“推寡人高”和“减田租轻”相比,前者两个齐整音节按音步停顿一次,后者则停顿两次,音节长短不一,显然前者韵律更平衡,听上去更流畅和富有动感。

  使役有直接和间接使役之分,可构成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连续统,如“毁—毁掉—使……毁了”。其中单音使役动词最为直接,动结式居中,兼语式致使句表达的使役较为间接。如“气候催熟了苹果”比“气候使苹果熟了”更为直接。“撞开门”比“叫人把门撞开”表达的使役过程更直接、更简捷。

  句法中心和致使语义分析

  动+形动结式的句法中心和致使语义,可分两种情况:致使对象在结果状态词之后和致使对象在句首。前一种情况如A:“走累了妈妈、乐坏了姐姐”,B:“写累了论文、追累了小李”。就A例而言,传统语法多将动结式分析为前正后偏结构,即A例的句法中心是“走”。如果“累”是中心,“走”作使因事件,“妈妈”是使役动词“累”的致使对象。“累”须将使役过程和结果集为一身,否则使役语义无法实现。“累”似可以满足这一点。但在“乐坏了姐姐”中,“坏”不能同时表达使役过程和状态变化结果,不应视其为使因事件。在B例中,“写论文”成立,“累了论文”不成立,此句语义为“写论文写累了”。这里施事与受事为同一人,可以省略。“追累了小李”用法与此类似,即“追……追得小李累了”。此句用法可概括为“施事+使因事件+使役动词+使役结果+(致使对象)”构式。其变式可分析为“使因事件+使役动词+状态词+致使对象”构式。这些例子说明将V1分析为句法中心的概括力很强。

  动结式的结果状态词在致使对象之前,这一点被认为违背了像似性原则。因为受事在经历了动作影响之后才能达到补语描述的状态,所以状态不应先于受事出现。这一违背是因为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满足。如“故事听乐了孩子”可解读为“故事”是使因,“听乐”为使役行为+使役结果,“孩子”为致使对象。如果把“乐”放到“孩子”后,则变换成:“听故事使孩子乐了”,而“听乐了孩子”正是该使动句的替换用法。动结式内部结构V1+V2或V+Adj是稳定结构,无论支配对象在前在后,支配者“述语动词+结果”保持不变,便于使用和认知。

  致使对象在句首的情况,如“帽子吹掉了、头发愁白了”等,这类结构将经事提前,概括为“致使对象+使役过程+使役结果”构式。如果将“他头发愁白了”转换成“他愁白了头发”,致使对象就调到后面去了,语义基本一样,其构式为“经事+使役过程+使役结果+致使对象”。这也称为主宾换位构式。

  动结式中词性的确定

  动结复合结构中第二个词的词性难以确定。比较下列三组例子:

  A. 驱走、斥退、放去、唤起、压倒

  B. 吹散、折断、说出来、拦住、用尽

  C. 甄明、勘正、削弱、弄清、拉紧、摧毁

  A、B组是王力1980年列举的外动词带内动词使成式的例子,A组内动词是带方向的行为动词,V1、V2两行为之间有先后顺序,而B组例子两动词之间行为或难以分隔。C组与B组均表示状态,第二个词或是形容词,或是状态动词,或相当于状态动词,或是动词起着强调动作完结的作用。可见动结式中第二个词的词性难以确定,被统称为“动后语”。我们认为,也可将其统称为“结果状态词”。因为从名词和动词位列两端的连续统(名词—形容词—状态动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看,处在中间的形容词可以一分为二,品质形容词作名词定语归为名词端,状态形容词近似状态动词,其功能贴近动词。因此,尽管词类别之间有过渡区,有些词兼有两个次类的特点,词类连续统可以划作名动两大类,但“结果状态词”实则可涵括形容词和各类动词。

  动结式的变式

  动结式还有一个“动词+了+宾语+补语”的变式,如“烫了他一个大燎泡”。其中使因潜存,动词“烫”将使役过程和使役手段合并为一字,可以概括为“使因(潜存)+使役动词+(致使对象和致使结果)”构式。该构式的特点一是致使对象不是自愿接受者,二是状态变化出现在接受者身上,使役动词后接不可分割的致使对象和结果结合体。

  现代汉语中单双音使役动词和动结式等多种词汇性使役结构及其变式的并存,令汉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和现代表达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