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中逃生十五年后:以色列女孩与四川小伙的汶川地震往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玛雅人是怎么消失的 从地震中逃生十五年后:以色列女孩与四川小伙的汶川地震往事

从地震中逃生十五年后:以色列女孩与四川小伙的汶川地震往事

2023-05-14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时针拨回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一场8.0级地震撕裂川蜀大地。四川都江堰虹口乡大山里轰然倒塌的建筑,将来中国求学游历的以色列女孩玛雅埋在废墟之下。下巴脱臼受伤严重,被当地人救出后,她与友人试图徒步穿过面目全非的山路,前往都江堰市区求助。

大学生蒋伟家刚建成的房子也震塌了。从学校赶回老家的他,在与外界交通阻断的山里遇到了受伤的玛雅和她的朋友。这个清瘦的男孩,或背或扶地带着她们在泥泞山路里徒步十几个小时。

灾难突如其来,玛雅甚至没能对蒋伟说声“谢谢”。此后多年,她四处辗转寻找蒋伟的音讯,终于在10年后拨通了蒋伟的电话,说出了这两个字。

玛雅写了一本书献给地震遇难者,她说今年希望带着这本书回到中国,“想到都江堰、汶川看看,去看看当时被地震摧毁的地方如今恢复健康的样子。”今年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玛雅和蒋伟近日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那段地震往事。

2008年5月14日,蒋伟(右)带着玛雅(左)走出“孤岛”。

8.0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以色列留学生玛雅和她的朋友安娜特刚刚完成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业,在回国之前,为了“去看看中国美丽的大自然”,她们来到都江堰虹口乡旅游(今已并入龙池镇)。

“我们到那里时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已经很饿了,就去了一家位于河边的漂亮餐馆。”那天发生的一切对玛雅来说仍历历在目:“我们坐在那里,甚至还没有等到上菜,突然就地震了。”

大地剧烈的摇晃让玛雅头晕目眩,她来不及跑出餐厅,天花板的碎石就砸到她的头上,她的脸砸在地上,下巴磕脱了臼,嘴巴也受了伤。她被埋在建筑碎片里,却发不出呼救的声音。

“我不能确定过了多长时间,因为中间我失去了意识,醒来时觉得脖子、喉咙都很痛,脸上都是血,我发不出声音,没法喊救命,我听到安娜特在我旁边喊,但看不见她。”

当地人扒开废墟救出了安娜特,又花了一段时间,找到了玛雅。从废墟下出来时,玛雅发现外面“什么都没有了”,“我仿佛重新出生在一个一无所有的新世界,原来的一切都崩塌了。”

玛雅看向她的朋友,安娜特脸上的表情震惊又痛苦,她的小指被压断了。当地人找到玛雅的包包交给她,她只从里面找出了一件T恤,把这件衣服绕着脸扎在头上,固定住受伤的下巴。

玛雅和安娜特决定去到来时的公交站。她告诉南都记者,“我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一切都已经被摧毁了,道路也被毁了,公交站也被毁了,我们已经出不去了。”

两人茫然地在原本是公交站的地方等了几个小时后,决定继续往前走。玛雅无法说话,她在随身带着的小本子上写给安娜特:“走吧,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我流了很多血,我们快去找个医院。”

地震后,河水都消失了,河床裸露出来。她们走在河床上,遇到两个骑摩托车的村民,他们主动表示要送玛雅和安娜特到村里的医院去。

“到了那里才知道,医院也已经有一半被毁了。但不管怎么样,我满怀希望,我想这里是医院,至少我可以得到治疗了。”玛雅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余震发生了,就在她眼前,医院轰然倒下。

当地人在附近空地上扎起帐篷,建起野战医院,玛雅也被送到其中一顶帐篷中治疗,有两个女孩和她住在同一个帐篷里,帮她做翻译。那里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玛雅住了两天,她的下巴和嘴受伤严重,没办法喝水进食,医院尝试给她输生理盐水,但没有什么作用。“我觉得自己好像躺在沙漠里奄奄一息,我太渴太饿了,觉得自己就快要死了。”

“但那时我好像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必须坚强起来,拯救你自己。”于是第三天,5月14日,玛雅起床了,她开始走路,想自己走出去。医院的人劝她不要走,她的身体情况很糟,而如果用走的,至少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都江堰市区。

“就算这听起来不可能,但我相信我能做到。”玛雅坚持要走,在安娜特的陪同下,她们出发了。

40多公里山路

没有路。她们几乎是在森林里穿行。

与此同时,22岁的蒋伟正在附近巡逻。家住虹口乡的蒋伟当时正在成都温江区上大学,5月12日听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当天就赶回了家乡所在的县城,但回家的路已经断了,他从县城步行到家时,已经过去了一天。

蒋伟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上,是那年5月3日刚竣工的,建成不到10天就遇上了大地震,一瞬间又被夷为平地。幸而家人都还平安,蒋伟和家人在房子旁的空地上扎了帐篷暂且安顿,震后第三天就在村里巡逻,看是否有人需要帮助。

就这样,他发现了坐在地上的玛雅和安娜特。

那是2008年5月14日早上7点多,“玛雅受了很严重的伤,头上扎着一件T恤当绷带”。蒋伟向南都记者回忆,当时玛雅看起来几近虚脱,仅靠安娜特一人之力,根本没有办法搀扶她走远。蒋伟用简单的英语加上手脚比划,了解到她们准备前往都江堰市区寻求医疗救助。

“不要担心,我带你们出去。”蒋伟决定,帮助这两个异国女孩走出山区。

这是一段极其艰难的路程,蒋伟内心其实是没底的:大路已经被废墟掩埋,他们需要徒步翻越两座道路泥泞的山,总共40多公里路程,才能抵达外面的医疗救助点。“万一天黑了走不到,要在山上过夜怎么办?”

但蒋伟仍旧把玛雅背到背上就出发了。身高一米七左右的他身材相对清瘦,三人两步一停,三步一歇,五六个小时后才走到了蒋伟家中,换作平时,这段路程只需一小时左右。

蒋伟家就在去都江堰市区的必经之路上,他们在家里吃午饭休息。他见玛雅的下颚受伤严重,完全无法进食,便用矿泉水瓶盖一口一口地给她喂水。

蒋伟还记得当时有直升机飞过,玛雅和安娜特“一下子就兴奋了”,安娜特拿了一个竹竿,在上面挂了一片红布一直摇。

直升机还是飞走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那是来巡查的,搭不了她们。飞机走后,她们看起来很失落,虚弱地坐在那里。”蒋伟回忆道:“我就鼓励她们,没事,你们放心,反正我一定会把你们送出去!”

“他和我们素不相识,”玛雅对南都记者感叹,“这就像个奇迹,他居然愿意把一个虚弱的陌生女人背在背上走十多个小时,冒着如果这个女人在路上死去,可能承担的巨大风险。他的关心让我很感动,这是我人生中感到非常美好的时刻。”

从蒋伟家再次出发,蒋伟的叔叔也和他一起,搀扶着两个女孩继续前行。蒋伟向南都记者回忆:“下午三四点的样子,我们遇到了两位以色列留学生,是听说他们的同胞被困后,赶来救援的志愿者。四个人照顾两个人,就轻松多了。”

2008年5月14日,一行人试图走出大山。

当天晚上7点左右,他们成功将玛雅送上了救护车。“我在医院接受了很好的手术治疗,可以毫无痛苦地说话了。”玛雅说,“那里的医生护士和翻译都对我很好,我希望有机会能够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之后,在以色列大使馆的安排下,安娜特于当年5月17日返回了以色列,玛雅也在第二天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寻找“蒋伟”

回到以色列后,玛雅感到恍惚。以色列和汶川的距离是如此遥远,这里一切安好,无人谈及不久前刚发生在遥远国度的灾难,她经历过的那些创伤、混乱和痛苦,就像一场梦一样,让她觉得不真实。

“这对我来说太难过了,我真的很想找个人来诉说,想和共同经历过灾难的人谈一谈。”玛雅告诉南都记者:“而且我真的很想找到蒋伟,这个曾在危难中救了我的人,当时我的下颌受伤太严重,没能和他说一声谢谢。”

除了“蒋伟”和“虹口”这两个对玛雅来说发音有点困难的中文名称,几张她刚被送出来时和蒋伟的合照,她没有其他信息可以用来寻找自己的恩人。玛雅接受了许多以色列媒体的采访,一遍遍讲述这段经历,希望有人能帮忙找到蒋伟,但十年过去,音讯始终渺茫。

直到2018年,她遇到了一位来自成都的女士,“我不知道她的中文名,我叫她萨拉”。被玛雅的故事感动,萨拉对她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使命就是帮助你找到他。”

之后的两个月,萨拉把玛雅和蒋伟的照片发给家乡的同学朋友,四处询问之下,居然真的找到了蒋伟。就这样,玛雅和蒋伟通过萨拉进行了一次微信视频通话。

蒋伟记得当时是成都的晚上9点多,而以色列还是白天,时差加上信号不佳,那次通话并没有持续太久。玛雅对他说了“谢谢”,简单分享了各自的近况后,便匆匆结束了通话。

这次通话后又过了两年,新冠病毒席卷了全球。玛雅牵挂着远在中国的蒋伟,不知道他是否安好,但上次交流是通过萨拉的微信,她并没有取得直接联系蒋伟的方式。玛雅再次开始寻找蒋伟,这次,她求助了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

蒋伟接到家乡社区书记的来电时有点吃惊,他已经离家工作多年,很少和社区书记有联系。更让他吃惊的是,社区书记告诉他,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在找他。

而比蒋伟更意外的还有社区书记,他告诉蒋伟,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第一次打电话给他时,还被他误认为是诈骗电话,直接挂断了,对方又打了第二次才说清楚。

2021年,玛雅和蒋伟视频通话。

在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的牵线下,2021年5月11日,玛雅终于又通过视频通话见到了蒋伟。“这么多年内心所有的思绪似乎都在那一瞬间爆发,我没有办法控制我的泪水。”玛雅说。

她双手合十向蒋伟道谢:“我向你保证我们一定会再见面,我可以去中国或者邀请你来以色列。” 这一次,玛雅还特地下载了微信,和蒋伟成了微信好友,至今仍时不时聊上几句。

蒋伟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年他和玛雅就读的大学就靠在一起,门对着门,两人也许曾无数次在学校附近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直到他的家乡在地震中变得满目疮痍,他在无人的山路上遇到受伤的玛雅,上前问出那句“需要帮忙吗?”两个平行的人生终于有了交点。

震后十五年

玛雅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地震中幸存下来,但有更多人无法再在世间书写他们的故事。”玛雅说道:“这本书是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写的,他们不再和我们在一起了,我想把这本书献给他们。”

这本书叫《改变我死亡的那一刻》(The Moment that Changed My Death)。“人们常会说,某一刻改变了他的‘人生’(life),对我来说,那是改变了我的‘死’(death)。如果不是蒋伟,如果不是那些无私帮助我的人们,也许我根本不能活到现在。他们对我来说就像天使一样。”

蒋伟对此却有不同感受:“我只是做了在那个情境下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他对南都记者说,地震曾把他的家夷为平地,阻断道路和交通,在那座被隔绝的、艰苦的孤岛里,人们只能互相搀扶、彼此关照,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当时人们最自然而然的反应。

今年,蒋伟和两个儿子的合影。

震后的第二年,蒋伟家在原来倒塌房子所在之处,建起了新房。如今,在离他家只有30米的地方,一条盘山公路将曾经偏僻的半山腰与外界串联,这里不再是一座孤岛。蒋伟在都江堰市区工作,和妻子一起养育两个小男孩,父子三人在妻子帮忙拍摄的合照中笑出灿烂的八颗牙。

玛雅也已经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并把在中国留学学到的中医针灸带到了以色列。今年2月份,蒋伟收到玛雅发来的消息,说她正计划今年8月到中国来,那时他们也许可以线下见面。

2021年,玛雅和家人的合影。

“我会带着我的书到安徽,我还没去过那里,然后我也想到都江堰、汶川看看,我想去看看当时被地震摧毁的地方,如今恢复健康的样子。”玛雅说。

这份跨越国界和语言的友谊,令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施赛玉动容:“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沟通障碍’其实并不存在,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可以跨越语言、跨越性别、跨越文化、跨越种族,人性的光辉超越一切。”

施赛玉向南都记者感慨:“这也是我们领馆在成都建馆的原因之一。中以友谊源远流长,我们自建馆以来,坚持做好中以人民沟通的桥梁,不懈地推进中以人民之间的交流,加深中以人民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夯实两国友谊的基石。”

以色列和汶川的友谊早已存在,在疫情期间,汶川向以色列捐赠了口罩,作为感谢,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向汶川的中学捐赠了一批电脑,建立了象征中以友谊的电子图书馆。

“在我看来,要推动两国关系更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深化双方之间的经贸合作,也要推动人文教育交流。” 施赛玉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也真诚邀请西南地区的朋友们有机会去以色列走一走、看一看,和以色列的人民开展交流。”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郑璇真 彭雨欣 实习生 林悦 受访者供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