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芳:用斑斓色彩绘出艺术人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芳芳画家 画家王芳:用斑斓色彩绘出艺术人生

画家王芳:用斑斓色彩绘出艺术人生

2023-03-27 1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起王芳,大家都知道她是咸阳的美女画家,秦都区人大代表,但和她交流起来,她总说她也是旬邑人,小编开始心生疑虑,但细听道来觉着很有道理,因为她舅家是旬邑底庙产场人,她姨家是底庙东牛人,因此,我们说她是旬邑人无可厚非,本期隆重推出,旬邑人王芳及她的作品。

王芳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院咸阳分院副秘书长,陕西省艺术家协会咸阳分会副会长,咸阳市妇女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咸阳市老干部书画院副院长,咸阳市柏林书画院副院长,咸阳市画院特聘画师,咸阳市五陵民俗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咸阳市秦都区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百名身边好人等,自幼酷爱书画,潜心书画的学习研究,师古创新,博采众长,勇于打破固有思维定势,追求更臻完美的艺术境界和美学价值,突出作品的神韵和情趣,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擅长写意花鸟兼工笔人物。2010 年获得香港金紫荆花最高奖,代表作有《四条屏》、《长青图》、《永乐宫壁画》、《童子乐》、《仕女图》、《富贵大吉图》。其作品获得众多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收藏。其中多幅作品获奖,并被多家报刊杂志刊登发表。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自古以来,牡丹就以它特有的气质与风韵在众香国里风华绝代独领风骚,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家为其倾尽翰墨洒尽丹青。然而,王芳的笔下却能使人感到一种脱俗的气息和高贵的情韵。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花卉类型之一,被人们当做是“国花”来看待,牡丹国色天香,富贵吉祥,姹紫嫣红的花色,雍容华贵的气质,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因此牡丹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是崇高的,是富含象征意义的。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世人用着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牡丹的喜爱之情,诗人用诗来赞美,喜爱之人家中种植牡丹,而画家则是用笔与墨,再现牡丹盛开之时的美丽景象!现代人都喜欢家中挂牡丹图。

在牡丹画家王芳的意识中,字画本身就是一种“心”的艺术,画任何题材,只有重视心灵的体验与感受,才能表现出题财的灵魂所在。看她的牡丹,大局上纵横开合,虚实得当;局部中灵动不滞,穿插有度;用笔上,湿笔重而秀,渴笔苍而润;着色上更是讲究文、清、雅、厚,在酣畅而不粗放的笔墨中,牡丹花高贵的气质和盎然生机扑面而来,置身其中,好像整个现场带有浓浓的牡丹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字画本身就是一种“心”的艺术,画任何题材,只有重视心灵的体验与感受,才能表现出题财的灵魂所在。我国华夏民族文化中的鹰形象,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鹰是神的化身。在历经数千年的宗教意识中,鹰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奉为神鸟、天鸟、神鹰。画家王芳的《高瞻远瞩》,描绘了一只雄鹰站在山巅之上,张开双臂,抬头挺胸,身形伟岸,气势夺人,目光如电,傲视苍穹,充满自信,其状栩栩如生,仿佛有无限力量,可战胜万难,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脚下。不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技法表现上,都显得真切、自然、感人,富于情趣,引起观赏者视觉和情感上的共鸣。

“寿桃”原指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中国古代有千年寿桃之说,亦即说天上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是世间凡人梦寐以求的长寿之果。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记:“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方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现实生活中,人们以鲜桃、面制桃或画的桃子祝寿,亦称为“寿桃”,王芳笔下的寿桃,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艶沉着,反俗为雅,更为突出的是在构图上的疏密呼应,桃树枝干从画幅左侧呈斜势伸出,茂盛繁叶,果实饱满,让人一目了然,那是硕果压枝,鸿寿满树,福寿延年。

当然王芳的花鸟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她自幼爱写爱画,主攻写意花鸟画,所以在她的眼里,高贵和气度从来就不是温室孵化的结果。

王芳的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和人物,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人物羞涩的花容月貌。作《昭君出塞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不用仔细观赏便可确认所画的是寒冬季节的昭君,站在雪压枝头、腊梅盛开的树旁,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且富有诗意。

在王芳的眼里,高贵和气度从来就不是温室孵化的结果,大美丽需要磨砺, 真高贵经得住风雨。在这种构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磐石昂首,花朵竟放,枝繁叶茂,阔叶欲滴。

其实这是真正无声的语言,仿佛在诉说着画家自身几十年耕耘追求的高贵境界。有人说,画牡丹难脱民间气,此言差矣。纵览艺术史,任何美术的源泉无不来自民间,而王芳牡丹王芳牡丹的民间性恰好给了我们一种久违了的亲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