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如何靠面试试讲翻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洪亮一段话真的吗 【教资面试】如何靠面试试讲翻盘?

【教资面试】如何靠面试试讲翻盘?

2023-05-17 1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试讲前期准备

抽完题目进入试讲考场之前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做好构思教案这件事。切记以下几点:

01❶时间有限,用好每一分。

我们在拿到试讲题目时,心里就要开始构思了,毕竟写教案的时间有限,不要等到动笔写的时候再去想。

02❷教案精简,但五脏要俱全,思路要清晰。

教案不必要太详细,写简案就行,但是为了帮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教案的活动目标,简要流程一定要写好,并且提前想好重难知识点的引出、提问等。

小Tips:重难点、活动目标等。

03❸注意审题,按要求准备。

写教案时要考虑到试讲题目中所有的要求。

试讲时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我们所呈现的试讲课程不一定要有多完美。但是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就一定要让考官感受到你的教师气质,所以试讲中你所运用的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定要注意哦~

01❶吐字清晰 、表达连贯

在试讲过程中吐字一定要清晰,声音洪亮,表述准确流畅。在提问时,底气要足,给考官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在准备时,一定要提前想好重点问题,以及学生不同的回答。这样就可以避免临时组织语言而导致的词不达意。

小Tips:作为“教师”适当简单地进行转述哦~

02❷注意语速与停顿

教资面试采用的“无生试讲”。所以在试讲中我们要避免给人像在背稿或者读稿的感觉。这与“讲”出来的语气差别很大。如何避免呢?

可以通过停顿与语速的变化来凸显教师的“授与问”。

提问的时候,要有语速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是由提问的问题主次所来决定。提问时语调也要区别讲授的语气,提问的语气应是疑问语调,升调或者降调。提出问题以后,要有所停顿。很多考生在练习的时候,习惯性刚提出问题,下一秒就找“学生”回答,这是不符合实际授课情况的。在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停顿两三秒留给“学生”思考反应

小Tips:试讲提问的关键是得让考官有真实感。注意语速和停顿,立马会让考官有在听真实课堂的感觉。

03❸指派与分配

“提问”是试讲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师能力体现,很多时候起到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的作用。除了之前说过的注意语调与停顿外,我们还要了解不同的提问方式,而不是单纯的一问一答,这样一节课堂才不会显得死板生硬。一般,课堂提问指派与分配的形式有如下四种:

提出问题,点名“学生”答;

提出问题,“学生”一起答;

提出问题,“教师”自己答;

提出问题,留下悬念暂时不答。

试讲中,常用的形式是提出问题点名回答:即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指定某一学生来回答。

提出问题点名答的方式主要有:“哪一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请XX同学尝试回答一下” ;“我看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那个男生举手了,你来说一下”;“我们请最积极的小明同学来回答一下”等等。

小Tips:要特别注意到教室位置比较不显眼的“学生”,如后排或者两边,这样才体现出了教师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

04❹评价与反馈

在“提问”之后,教师一定要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考生若能够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说明了考生对于新课改理念的把握。最常用的课堂评价方式就是教师直接进行简单评价。这也是“新手”最容易操作的评价方式之一。如 “回答正确”、“你说的真好”。除此之外,还有让其他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或学生自己评价等方式,当然这些评价结果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自己转述出来。如“刚才他的回答,大家赞同吗?(稍停顿),大家都觉得他回答的很好……”;“你觉得自己刚才读出对于XX热爱之情了么?(稍停顿),嗯,声音有点小,要是再大点声就更好了。”

05❺外在肢体形式

试讲过程中,除了注意教师语言的流畅和准确外,肢体语言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的肢体语言主要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

①眼神,试讲中,教师眼神一定要环视到整个教室,视线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方向。当向“学生”提问后,一定要看向“学生”,尽管是虚拟的学生,但是眼神要随着提问的对象移动。

②手势,如果是点名提问的话,手一定要指向某个学生。要注意不要以一根手指指向该学生,应伸直五指并拢指向该学生,这样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③面部表情,当做倾听状时,一定要面带微笑。以显示教师对于学生尊重。很多考生由于紧张,面部表情容易僵硬。这种僵硬会让试讲过程显得拘谨,应尽量让自己保持轻松、微笑的状态。

总之,面试试讲就是模拟真实的上课场景。其实仔细想一想,考官已经见多了这种场面,肯定都习以为常了,所以也不必带着包袱怀揣着紧张的心情去应考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