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内文言文详解之《王戎道旁不取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你想对王戎说些什么 小学课内文言文详解之《王戎道旁不取李》

小学课内文言文详解之《王戎道旁不取李》

2023-08-08 2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小学课内文言文详解之《王戎道旁不取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拓展】

《世说新语》:南朝宋代刘义庆著,又名《世说》。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的一些名士的言行轶事。《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巨大。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的总称。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因为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得到了竹林七贤的称呼。

【注释】

尝:曾经。

与:和。

诸:众多。

游:游玩。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走:争着跑过去。竞:竞相。走:跑。

之:指李子。

唯:只有。

展开全文

之:指王戎。

信然:的确如此。信:果真,的确。以后在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句子。然:这样。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很多,把树枝都压弯了。孩子们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而且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启示】

遇事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2、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4、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5、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6、王戎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C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3、ABC 4、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