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万国全图 – 书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剑平堪舆地理学在线观看 坤舆万国全图 – 书格

坤舆万国全图 – 书格

2024-06-30 2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577 年,利玛窦作为传教士被送到亚洲。 他于 1578 年 9 月到达葡占果阿邦(今印度),在那里他待到 1580 年 7 月。 他在果阿和柯钦(今印度柯枝)工作了四年,直到他受召加入初次去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 他于 1582 年 8 月到达澳门并在中国渡过了他的余生,分别生活在肇庆、韶州、南京和北京。 他最后的岁月,1601-10 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在那里他和他的耶稣会同伴庞迪我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允许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利玛窦赢得中国人皈依天主教的部分方法,是用从基督教欧洲取得的科学和文化成就而让学者和官员留下印象。 在他在肇庆的屋子,他展示了一张大型的西方的世界地图。 中国参观者对地图将地球描绘为球形以及看到中华帝国只在世界占了相对较小的部分感到惊讶。 他们要求利玛窦将地图翻译为中文,并在 1584 年将之刻版和印刷。 1584 年版地图的所有副本都已散失了,同样的 1599 年在南京利玛窦做的第二版的所有副本也散失了。 这里展示的这张地图是已知的第三版该地图留存下的其中一张,这是利玛窦在 1602 年应他的中国朋友李之藻要求而作。 这个 1602 年版本的地图是留存下来中国早期描述美国的地图以及反映了 15 世纪和 16 世纪欧洲航行的发现所获得知识的地图。 显示了五大洲,欧洲、利比亚(非洲)、亚洲、美洲和谣传的南方大陆麦哲伦之地,以及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利玛窦在地图上加上了精巧的中文注释反映了西方对当时各个国家的信息(和误导信息)。 他将尼罗河描述为 “世界上最长的河。 它流入海里要七个月。 在这个国家全年都没有云或雨,因而居住的人精通天文学。” 关于加拿大他写道:“居民对于陌生人是温和而好客的。 总之,他们用皮做他们的衣服,并且他们的职业是渔民。” 除了对特定地方的注释以外,地图还包含了非常准确和精巧的地理学和天文学信息,包括对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叙述,对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释,显示了行星到地球距离的表格,以及插入了从两极(包含北极和南极)对地球的极投影地图以显示地球是圆的。(介绍参考)

已整理藏本

1,日本宫城县图书馆藏本

此幅六屏幅完整(存三枚耶稣会印章)。关于它的来源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德川幕府首任天文方和贞享历的作者涩川春海(1639-1715)的遗物。另有人认为,它更有可能是伊达政宗(1567-1636)的收藏本。此藏本破损情况不太严重,但多次被蛀虫损坏,导致画面与文字缺失,纸面上也有多处受污。(介绍参考)

2,明尼苏达大学詹姆斯贝尔图书馆藏本

此幅六屏幅完整(三枚耶稣会印章被刮去)。由詹姆斯·福特·贝尔信托会为明尼苏达大学的詹姆斯·福特·贝尔图书馆购于 2009 年。

3,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本

此幅六屏幅完整。图上三枚耶稣会印章均人刮去,这可能发生在日本禁教期间。此版本应该是由传教士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此版本虽然极少受到蛀虫侵蚀,但每屏幅的周边都有较为严重的破损,纸面上有多处漫漶,不少文字模糊不清。 此图左侧文字栏目中间旁边,赤道南地半球之图的圆形图上方标记::錢塘張文燾過紙、萬曆壬寅孟秋日

李之藻跋文

李之藻(1565 年~1630 年),字振之,一字我存,号凉庵居士,又号凉庵逸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翻译家、天文学家,中国圣教三柱石之一。

利玛窦像 [2] 油画 120 x 95 厘米,Portrait of Matteo Ricci(1610 年),新加坡国家文物局藏

马泰奥·里奇(意大利语:Matteo Ricci),汉名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 年来到中国居住。在明朝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 “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华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