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的来历和演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玉字的来历和演变过程 武字的来历和演变

武字的来历和演变

#武字的来历和演变|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武:出征。就是持戈步行去进行战争、动武的意思。有些人说什么止戈、停止暴力,都是现代假慈悲的胡说。古时武力很重要,作战是基本生活内容。【其他解读】武,甲骨文=(戈,兵器)+(止,脚,表示前进),表示持戈而行。造字本义:肩扛兵器,出征作战。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混合结构。------------------------------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武,楚庄王说:"武力,确定战功,止息战争。所以'止、戈’会义为'武’。"     许多字、许多文化什么的,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因素被统治者、书儒等曲解歪解的一塌糊涂、大相径庭、甚至与原义相背,所以有些情况下还不如不看后世解说,直接去看甲骨金文取其象反而能直达原意本意。 就比如说男尊女卑或涉及百家罢黜之后出现的一些所谓道德礼教尤不足取。 武,个人认为 止 即作 趾解更妥,武力施展 手持戈,脚下迈步代配合,很自然,手脚相配。 “武”字是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成为“武”字。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则为人的脚趾的象形,在金文中,“止”依然构成人的脚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而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在此基础上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近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此时最大的变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进入青铜器时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会意方向发展,并形成“动静”结合的字体,笔划粗细一致,结构相对协调,以适用于人的习惯认识和记忆。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武”字的甲骨文:J26930J26931J26932J26933J26934J26935J26936J26937J26938J26939J26940J26941J26942J26943J26944J26945J26946

《说文》

“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段注:武,迹也。此武之别一義也。

 楚庄王这个对武的主观解释赋予了“武”字较多的反战和正义的色彩。客观的中性的解释不是止息干戈和防止战争,因为它的初文里并没有标示战争的对象。见甲骨文“武”如下图:

                 

  

在甲骨文中,止这个字是有方向性的。三个脚趾所指向的就是前进的方向。所以甲骨文的武字,从足从戈。从字面上看是一只脚正在奔向武器(戈)。《春秋元命苞》:“武者。伐也。”朱芳圃释卜辞武:“戈,兵器;止,足趾,所以行走,象挥戈前进也。”所以武的本义是武装自己的意思,至于武装以后,可以是对外发动战争(讨伐),也可以是为保卫自己和敌人作战。这两个意义都不是武的本义,只能是引申义。我们常说北方为玄武,这个所谓玄武的本义就是黑色的武装,是龟壳的一种借代用法。

如果按照许慎的注解,“止戈为武”,那么这个武字就应该是一个会意字,但是在甲骨文里,它阐述了一件事:奔向武器,应该是一个会意(指事)字。

殷商有一个王谥号叫做武丁的,这个商王在执政期间曾經發動過很多次戰爭。據《竹書紀年》記載,武丁先後發動了伐鬼方并攻克鬼方,滅大彭和征豕韋的戰爭。武丁死後殷商人給他的諡號是武和丁。這就說明在殷商甲骨文時期“武”的本義並非以戈止武,而是發動戰爭。

“武”字的篆体字:

金文大篆体武字

汉仪小篆体武字

方正小篆体武字

经典繁角篆武字

叶根友新篆武字

迷你娃娃篆武字

文言文名句摘抄①动词:肩扛兵械,出征作战。   武夫 武官 武将 武警 武人 武生 武师 武士      武打 武斗       武库 武林        武力 武功        武器 武装   武术 武艺        武职       /         比武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 . 周南 . 兔罝》              虽有文事,必有武备。------《谷梁传 . 定公十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 . 宣公十二年》              武夫出于波间。------唐 . 李朝威《柳毅传》②形容词:威风的,勇猛的,野蛮的。       武断          武工 武侠        /      威武 英武 勇武                孔武有力。------《诗 . 郑风 . 羔裘》              武大为于大君。------《易 . 履》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 . 九歌 . 国殇》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③名词:作战能力。       /        用武之地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 . 五蠹》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用武之国。------《三国志 . 诸葛亮传》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