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玉器雕刻师刘一平简介 雅昌专稿

雅昌专稿

2024-05-11 16: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玉石雕刻不仅仅是传承工艺文化,往往还需要有一些创新和实践。由章藻藻著的图书《玉石雕刻》经过了连续8年的销售和再版,于2022年将再次修订出版,这本教科书级别的著作积累了她多年教学经验和现当代玉雕艺术实践。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APP特别对话《玉石雕刻》作者章藻藻,聊聊这本广受好评的玉雕图书为何如此有魅力。

lV81pkBNmT94LNDaYHPIkYi1WsMgxkfXvnvL6d3E.jpg

《玉石雕刻》 章藻藻 著

《玉石雕刻》作者简介

章藻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副教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中国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珠宝首饰设计师

对于传统工艺文化的热爱让我获得坚持的力量

雅昌艺术网:《玉石雕刻》这本书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和亮点,与目前同类图书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章藻藻:这本书主要结合传统工艺以及我的长期的教学实践,整理出的行之有效的体系化教本,打破了玉石琢磨工艺行业师徒传承、只可言传身教的封闭的传统教学方式。随着《玉石雕刻》的几次再版和增改,内容持续丰富和深入。它的读者更广泛,不仅适合普通的爱好者,也是大学的专业教材。从书的含金量来说,这本书的定价非常亲民,与目前其他同类图书相比,物超所值。我必须强调的一点,驱动我持续丰富和大幅度增改这本书的动力来自于传承工艺文化的情怀。对于传统工艺文化的热爱让我获得坚持的力量,我相信这本书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经济价值。结合我自身的教育背景以及教学经历,这本书的最新版本不仅仅包含传统工艺技术的内容,也有大量对于创新的尝试和实践过程,在当下这个行业内,应该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做到了前卫和积极思考的第一本玉雕类教材。

具体到本书的案例,包括其他同类图书中难以见到的传统器物制作的主要工艺手法,和对于最新的技术的探索。最难得的是所有案例的详细过程都图文并茂,能够帮助读者便捷直观的一览所有环节。

v1BNIUNuo78r236pgDGvOxe2JEBDuVIOADBmpcWO.jpg

《玉石雕刻》 章藻藻 著

跨界身份带给我更多思考

雅昌艺术网:您在怎样的学术环境或者玉石雕刻背景下进行这本书的编写?

章藻藻:我编写这本书的背景比较特殊,我来自大学的现代学院教育体系,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同时深入传统玉雕作坊实践至今长达十多年,除了学校的课程,我平时的工作和磨玉的匠人没有区别,我也做当代首饰艺术作品和装置。不被任何一个固定模式约束使我有进出自如的条件,跨界的身份带给我更多不同的思考。编写这本书是我自身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反思,从最初的版本到这次的第四次再版,期间经历了巨大的进步。

FPdyT7xYZ77NVW0pcDsph0N1DLKr8Do6Ums4Jhni.jpg

《玉石雕刻》 章藻藻 著

关于本书的传统工艺部分,我认为比较严谨和全面的囊括了玉雕的基础和精髓。我的师父王树基给了我最初的技术支持,他有50多年的宝贵经验,区别于大部分一辈子可能只涉及玉雕某一个门类制作的手工艺人,他的玉雕技艺非常全面,因为他在北京玉器厂的器皿车间,兽车间,首饰车间,技术监测部门都有多年工作经历,精通传统玉雕的各个门类以及特殊工艺,全面的传承了北京玉器厂的技术和艺术的精华,由此,我能够全面的研究玉石雕刻技艺并将其理论化形成这本书的雏形并逐步深入。

以亲历者的角度来做书

雅昌艺术网:目前国内玉石雕刻技艺的理论体系现状如何?本书是否填补了一些学术或者理论实践方面的空白?

章藻藻:玉雕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理论体系不仅包括技术理论还需要历史以及艺术理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想在一本书里全面包含所有不太可能。近现代陆续出版的一些书籍更多偏重历史文化理论研究以及高古玉器工艺,文物考古方向可找到较多此类书籍,而在具体的现代工艺技术上涉及很少。有的介绍了工艺和设计方法但缺乏系统和详细的实施过程指导案例,无法让初学者直观有效地领悟雕刻技法诀窍。也有一些以传统玉雕的设计图为主的书籍,有其局限性,因为很多玉石是无法直接用现成的图去套用的。还有一种常见的是从欣赏和收藏角度去做的画册类的书。

Ys2b39Jta22UkLN01TKOUcj875TPF8wLJRaEkaeH.jpg

章藻藻的课堂实践

我认为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以亲历者的角度来做的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实践和理论的整合的玉石琢磨技艺高校教材,这也是关键的空白点,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发展提供了积极且颇富成效的方案。书中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作为践行者对这一专业发展的思考。书中重要章节探讨了艺术和机器的关系问题,深度剖析了古代玉器器物工艺的具体制作流程以及立足于传统技术材料基础上的教学探索,也许在其他艺术领域并不新奇,而对于传统玉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我相信,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教材以及学术研究出现。

bV7leo0CVZq9DZGMjxbmmdGPonPHmk1Oqic2BTpu.jpg

章藻藻的课堂

深入浅出,由简到繁

雅昌艺术网:您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获取哪些技能/知识?

章藻藻:做这本书的初衷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想要一本实用性、指导性强,源于传承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针对广大爱好者以及初学者的琢玉教本,这次的再版我暗藏了彩蛋在其中,比如传统工艺中的特殊技巧和方法,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方案等等,有心的人一定会发现特别之处。从最基础到高难度,小到珠宝首饰,大到摆件和器皿,从手工艺品的功能性为基本切入点到艺术性的延申,从模仿传统造型到创作观念作品,从选材到设计,从手工雕刻到电脑数控机辅助雕刻, 涵盖“基本技术”“取材运用”“随型俏色”“去脏避绺”“因材施艺”“反瑕为瑜”等玉石雕刻基本工艺技巧以及设计方法,也有对创新创作的思考。当然,由于书中的内容太多,并且针对的读者群体不一样,能够从中获得多少知识量取决于读者的角度和需求。比如书中有很简单的入门案例,磨一颗珠子,做一片叶子,这是针对刚入门的读者,又比如即将在新版中出现的传统器皿多节花熏,包括器物制作的几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研口,镂空,活环,螺扣,一般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是没有机会接触这样复杂的器皿制作,即使在玉器工厂的学徒可能工作学习三到五年也许才能进入花熏的整体制作。这样的案例即便一个工作多年的老师傅都不一定能够制作出来,更何况大部分学生和普通读者呢。再比如,超越传统审美以及功能性的创作实践案例,可能仅非常少的一些关注材料突破或者跨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感兴趣。当然,这本书毕竟是教材,我还是希望达到教材的最本质功能,让读者能系统的了解和学习玉石琢磨传统工艺技术和设计方法。

连续8年销售和再版

雅昌艺术网:从第一次出版到现在,这本书被业内很多人阅读,反馈如何?最新版本有哪些变化?

章藻藻:很有意思的一点,我经常也会看淘宝或者京东的销量,因为我喜欢看看评论,不论是赞赏还是批评的读者我都特别感激,因为批评让我反思不足,赞扬让我积极进取,这都是促进我进步的能量,有大量的读者给出了具体的文字评价,使我有了持续改进的信心。另外出版社连续8年的销售和再版,对于一本没有经过任何宣传,也不是流行书籍的小众专业教材来说确实是对这本书价值的巨大肯定。

WgKM4xUZHvNjdtj0aFIOnLAcmHHe1fvdtXhBessU.jpg

jUbQTjU6G3CNc4kUhDF9G73IubHmlk3UG7UKuqxx.jpg

5uIm2f4s47jcv2ppJaLTcB0o5rBBstiCmmEMYmbC.jpg

读者评论

由于本书已经在前面展示了大量基础和入门案例,所以此次再版为了进一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更好的提升对玉器琢磨工艺的深度理解,我增加了不仅在工艺上难度更高,在设计和思想,创意方面都提升很多的重要案例。从传统工艺角度还是拿多节花熏为例,此例涵盖了玉器艺术的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真正体现了玉器工艺的丰富和多样,多节花熏又是器物制作中的重中之重,制作完成一件多节花熏,对立体结构的造型能力和三维空间的感受力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启发设计思维角度,有以相同题材为立足点进行丰富变化的设计实践案例,从科技和展望未来的角度,有探讨3d扫描以及数控精雕机和传统艺术创作关系的实践案例。

实践和理论是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无法分离

雅昌艺术网:您怎样看待玉石雕刻从书本理论走向实践操作这个过程?通过您个人的玉石雕刻实践,它与学术理论研究有着怎样的联系?

章藻藻:玉石雕刻本身是一种手工技术,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制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创作的过程,而创造性的工作就和任何一种艺术工作一样会给人带来快乐,是现代人获得心灵安顿一种的重要途径。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网络,媒体以及书籍去了解如何实践制作,人们不再满足于理论知识。网络和媒体由于无法进行系统和全面详细的介绍,能够找到一本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琢玉书籍就显得及其重要。另一方面,玉石琢磨工艺已经进入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并成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让玉雕师傅做为技术支持进入大学课堂也许可以协助部分工作,但师傅的口述和操作非常局限,大多数的关键环节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的表述和传达。每个学校邀请的玉雕师傅擅长的领域不同,也不可能全面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使得实践操作类的书本教材需求性尤其重要。

大部分以高精的技术为工作核心的行业都没有太多可能性将实践总结成系统的理论去与大众分享,特别是玉石雕刻技艺。自古以来,传统技艺都是言传身教,并不重视文字记录,很多经典的造型,制式以及特殊的制作方法因此而失传,这极大的影响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建构。我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反复多次的思考,因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包括科学的分析和数据的收集比对,如果不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操作,无法获得深入且具体的资料。反过来,将实践过程总结成分类清晰,描述专业,涵盖全面且深入的文字形式,及时的将实践进行理论化,能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且学术理论能够建构一套理性和规范的体系来指导实践中的标准化操作以及赋予工艺造型精神力量和提升实践者对于造型审美的认识高度。实践和理论就是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无法分离。

kGeY79D6fJjiLQ9lc7ELsk6PYgnM1RMC4JEOn2ue.jpg

《玉石雕刻》书评节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郭颖教授

章藻藻副教授的这本《玉石雕刻》教材是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玉石琢磨工艺的高校教材,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至今,获得超过8年的连续追加发行和广泛的关注度,为玉石琢磨工艺的高等教育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了积极且颇富成效的方案。教材中甄选了她自己大量的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相关艺术作品,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做为一位践行者对这一专业方向发展的思考。此次教材再版,以事实证明了它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做为章教授的同事和领导,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2022/1/18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教授

章藻藻老师的这本关于玉石雕刻的教材实践性强,内容涵盖全面,从技术到艺术都有具体的案例和理论阐述,对于我们的传统雕塑造型研究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传统雕塑的传承空间、表现形式、工艺技巧由于现代化进程和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而经历了缩减,受限,失传和长时间远离艺术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玉器工艺是现存传统雕塑工艺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门类,所以对它的归纳整理和传承是建立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研究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的背景下,教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才能创造以本源文化为根基的现当代作品。这本高度专业的教材,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打破固有技术壁垒,拓宽创作的材料范围,更好的从传统玉器工艺与造型角度去理解传统雕塑造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社会"教与学"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这本教材的面世对玉雕行业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的,也是其它手工艺术行业应该学习借鉴的。我非常期待并推荐!

2022/1/18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

《玉石雕刻》专业教材一书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涵盖玉石雕刻的各个基本领域,这是在传统玉器行业罕见的。从这方面讲,这本书比大多数的工艺大师(通常是传统地私下教学徒的方式)对玉雕工艺领域的影响力更大。章藻藻老师以真诚的态度和发展的角度对玉器技艺进行传承和创作。书中的一些作品案例,也让作为老一辈传统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我以及同僚深有启发。

2022/1/19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影像艺术系副教授陈红汗

章老师的这本书对于初次了解玉器雕刻的学习者来说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系统性介绍了传统玉器雕刻历史流程,以及现代玉雕工具机械化的变化及其使用方法和流程。

另一方面来讲,对于一些有基础的专业读者来说,会吸收到一些新的现当代玉雕的理论认知,以及玉雕艺术在当代化进程中艺术表达观念层面的内涵。在这本书中,章老师有意识地将东西方艺术、传统玉雕与现当代艺术的一些价值观注入了写作当中,让我们了解到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玉雕艺术也在追求“艺术风格和样式当随时代”的现状。

章老师的这本书中的案例很详实,在全书结构安排中篇幅也很大,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非常适合作为教材推广应用于大专院校,可以帮助那些初次学习玉雕技艺的学生们系统了解中华传统玉雕以及现代玉雕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基本流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现当代玉雕艺术的基本价值理念。

2022/1/19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室主任孙青

《玉石雕刻》初版是在2014年的1月,距今已有8年。没想到这本“小书”竟然一直卖的挺好,其间也修订了2次。说她是小书,是因为玉石雕刻是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读者群也很小。写作如此“小”的一本 专业图书,作者章藻藻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为了记录其中的某一个案例的制作过程,特意前往某工作室,现场做、现场拍摄。这种敬业和专业精神让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干货满满。车间杂乱,成品却很精美,这种反差也让人感受到玉石雕刻这门工艺的魅力。也正因为作者对玉石雕刻的执着,对写作的热诚,让《玉石雕刻》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且喜爱,书出版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印、修订。随着玉石雕刻行业的变化发展,书中的案例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增加,随着短视频、出版的融合发展,将来这本教材也会增加很多视频,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2022/1/20

台湾香道协会理事长 游志郎

这是章老师的第四本专业玉雕大作,是经典款教科书级别的著作。积累了章老师多年教学经验,自己创作,不断学习,多元思考呕心沥血的著作。第一版作品销售数万本,是坊间玉雕教学与创作唯一的教科书。现在这个第四版更是上升到精品概念,以多元角度的思维逻辑,建构出玉雕之上的新思维。必然的是玉雕爱好者和学子们不可或缺的著作。

作为好朋友有幸认识章老师,茶余品香之际,参与编写探讨,为章老师的思维,用心和成果点赞!

2022/1/20

北京环球影城高级工程师Christopher Paul Russell(美国)

As a person with a 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 I am attracted to Eastern art and culture.I believe that these great human cultural heritage are a common global wealth!There are a lot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s, I like to visit temples and ancient buildings, but cannot bring them back to the US, I commissioned Zaozao to carve the Chinese jade into wolf head , which gave me the best souvenir of this trip to China.Zaozao is one of the most prolific and amazing artists I have ever had the honor of meeting. I've never met anyone that has both the skill and unending passion for creating art and beauty that she posseses. When most people would look at a discarded object, like a piece of glass, precious stone with many flaws,and dismiss it instantly as useless, Zaozao see's the objects inner beauty and all the great things that it can become instead of what it simply is.

Due to the pictures that are illustrated in the book, I was able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e book even though I'm not familiar with the text used in it.

I'm aware of the fact that a new edition is coming out and in this edition she has  included the wolf head carving process as one of the instructionally inspired examples. I am so happy that my work and ideas gave her more inspiration to refine the book! She has changed the way that I see the world, and I will be forever thankful to her for it.

2022/1/20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熊芏芏

章藻藻老师的《玉石雕刻》是一本实用性强、指导性强,可读性强的书。书的内容囊括了玉雕历史,玉料解读,玉石设计,玉雕工艺技法以及大量详尽的实操案例,深入浅出多维度的展示了玉石雕刻各方面的知识。本书不仅适用于学院玉雕课程的教材应用,也适用于玉雕行业和产业的从业人员,另外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人士也具有指导作用。是一本具思想性、学术性、智力性、工艺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好书。

2022/1/22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姜坤鹏博士

“技进乎道”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过程,《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诠释了“技进乎道”的艺术规律。在我看来,“意”即“意匠”也是作品达到“意境”不可或缺的因素。章藻藻的《玉石雕刻》系统梳理了玉石雕刻中基于材料的技艺,也总结归纳了“巧思”的基本原则,尤其可贵的是书中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总结梳理与案例,是玉石雕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章藻藻在玉石雕刻与设计的相关课程中,不仅仅扎实自己的基本技能和设计原则并教授给学生,她还通过出版教材服务社会,回馈玉雕行业,值得同仁们学习。期待她的教材《玉石雕刻》新版早日出版,也希望教材能给行业带来更多的帮助。

2022/1/24

作者:孟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