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景区用弹弓赶猕猴?回应:为吓唬猴子,经常有游客被抓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猴子会不会奔跑 张家界景区用弹弓赶猕猴?回应:为吓唬猴子,经常有游客被抓伤!

张家界景区用弹弓赶猕猴?回应:为吓唬猴子,经常有游客被抓伤!

2024-06-01 0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网友认为,这种管理方式不当。也有网友认为,“景区太难了。赶猴子是景区不对,猴子伤人也是景区不对。”

现场工作人员称:“国家保护动物别人不可以打,我们可以打。”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举是为了驱赶猴子,防止游客受到伤害,因为此前发生过游客受伤事件,弹珠也都是塑料的。“

10月7日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

景区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游客被野生猕猴伤到的情况

为保障游客安全

工作人员会对猕猴进行驱赶

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来, 被猕猴伤到的 游客接近4000人。 猕猴会攻击人,在游客多,尤其是小孩多的时候安全隐患更大,且被抓伤后需要打疫苗。“人被猕猴抓伤,与被野狗抓伤类似,需要打相应的疫苗。疫苗成本在 3000到4000元之间。”

用弹弓射击猴子是否会伤害猴子或游客?

前述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人员并没有特定的目标

“主要是吓唬猕猴,而不是真正把它们打到。”

该工作人员表示,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地人和游客不能喂食。“但这个季节山里野生动物较多,食物不够吃,猕猴会下山找东西吃,看到游客提着水果饼干之类的食物时,可能发起攻击。”

而对于这件事情

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人们见到的很多事情往往都会通过第一感受来判断,因此才造成了诸多的误会,这次事件中无论是否真的在伤害保护动物,至少游客的表现并无不妥。

也有网友觉得,如果游客被猴子伤到,不仅自己会面临一些损失,景区方面也会有不必要的麻烦,这么做根本上还是在为游客考虑。

还有网友认为,很多景区的猴子都是游客惯出来的,发展到后面还会偷东西,打一打也没什么。

为什么景区的猴子会出现如此反常的行为?

大家出门旅游时,

应该如何与小动物们和谐相处呢?

张家界都有哪些猴子?

张家界的猴子只有一种,都是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什么猴子会出现攻击人的情况呢?

野生的猴子其实是很怕人的,也很怕生人接近,那么为什么猴子还会出现攻击人的情况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野生动物学教授向左甫:一般来说,野生的猴子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如果发生攻击那是有原因有前提的。

猴子为什么会主动索要食物?

在旅游区,游客为了跟猴子拍照亲近,通常会主动给猴子投喂食物,人类投喂食物的口味比猴子在野外找的食物口味要好吃得多。所以时间长了,猴子就养成了习惯,只要有人来了,就会爬到人身上索要食物。

猴子为什么会攻击人?

人和猴子接触的时候,有时候人畏畏缩缩显得很胆小,猴子会以为你不想给它食物,它一激动,就会冲上来抓伤人。另外一个原因是游客接近猴群的时候,碰到幼小的弱势的猴群,还有些游客会做出一些威胁的动作,导致猴子以为人类会攻击它,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攻击人类,导致抓伤咬伤的事情发生。

猴子真的会有“报复”的行为吗?

猴子有记忆,有认知能力,如果你去攻击过它,去威胁过它,它就会记住这个事,越高级的动物,它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就会越强。

猴子为什么会抢手机和钱包?

猴子可能把钱包和手机当成食物, 游客为了拿回这些东西,通常会拿食物给它,它就会把手机和其它的东西丢掉了。

减少投喂,猴子伤人会越来越少吗?

以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为例,2019年几乎每一万人进山,就会有6.6个人被猴子所伤。难道这些人都是因为做了错误的行为被猴子攻击吗?

错误的行为导致被猴子攻击?

也不一定完全是这样,现在景区的猴群越来越多了,食物有限,出于本能,猴子会到处找食物,见到游客,它会上去索要食物,甚至打人。

如何解决人和猴和谐相处的问题?

专家介绍,人猴要想做到和谐相处,关键在于数量上的平衡,只有把数量控制下来,伤人事件自然就减少了。虽然天气和性别也是猴子伤人的因素,但是对待猴子的行为举止才真正决定了人类和猴儿们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

在野外遇到猴子的注意事项?

1、禁止摸猴,摸猴可能使人的疾病和猴的疾病交叉传染。

2、禁止投食,投食会导致猴子长期依赖人类的食物,丧失野外生存的能力。

3、不要接近猴群,人类很有可能靠近的是幼小的猴子,也有可能靠近的是弱势的猴子,猴群就会攻击你。

野外游玩遇到猴子攻击怎么办?

1、不要投喂食物。

2、拿跟棍子,结伴而行。

3、拿块石头或假装捡石头。

4、不要主动招惹猴子,禁止大喊大叫和做出威胁手势。

5、若带有食物,请隐藏。

澧水大桥高架桥~大庸路

天人合一一镜到底

来源:澎湃新闻、抖音、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