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养胃知识点,你能答对几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猫咪肚子大不拉屎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10 个养胃知识点,你能答对几个?

10 个养胃知识点,你能答对几个?

2024-07-01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吃饭不规律很容易伤胃

错。

在大家的观念里,如果三餐不规律就会把胃折腾坏了。但我们的胃作为一个适应能力极强、自保机制完善的器官,进食间隔不会对我有太大的影响。

不信你看,在科学家总结的各种胃病的病因里,都没有 「三餐不规律」这一项。

但是,如果饿得太久了,血糖会降低,大脑就会命令我发出信号提醒你进食。这可能就是你觉得饿久了胃有点难受的原因啦。

三餐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饮食模式,虽然不伤胃,但尽量规律吃哦。

2. 高盐、缺少新鲜果蔬的饮食,会对胃造成持续伤害

对。

虽然高盐食物吃下去不会立刻让我难受,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慢性的、悄无声息的破坏。

高盐食物能破坏胃黏膜,偶然损伤能快速修复,但如果一直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胃黏膜也就踏上了「萎缩一肠化一癌变」之路。

而新鲜蔬菜和水果,是预防胃癌的保护性因素,吃得越多,胃癌越不容易发生。

建议口味淡一些,咸菜、腌制品、火腿等高盐食品也要少吃,新鲜果蔬要多吃。

3. 吃冰冷的食物对胃不好

错。

很多人都觉得「刺激」强的食物会伤害胃,比如吃凉的。

其实呢,胃有一套灵活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它能帮我维持内里的环境稳定,降低外来的影响。不管是冷的下肚,还是热的下肚,胃内的温度变化都在 0.3°C 内。

但是有些人对冷比较敏感,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头痛,那就没必要让自己不舒服啦。

4.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这类非甾体消炎药,会损伤胃黏膜

对。

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关节炎,治疗都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

如果用药期间忽视了对胃的保护,可能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带来疼痛和出血。

要补充的是,这个「期」指每天服用,持续数月以上。如果只是因为痛经或牙

痛偶尔吃几片,就不用担心,缓解疼痛更要紧~

5. 吸烟喝酒会伤胃

对。

胃真正怕的,是能破坏保护机制的因素。

酒精能够穿透保护我的胃黏膜,还可能会造成急性伤害,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

而烟草中有多种对胃有害的有毒物质。比如,尼古丁能刺激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缺血,还能在胃酸作用下合成致癌物亚硝胺。

烟能戒就戒了吧,如果非要喝酒尽量选择低度酒,且不要过量饮用。

6. 爱吃辣的很伤胃

错。

辣椒本身并不会伤害胃,只不过其中的辣椒素会激活「痛觉神经」,让人感觉火辣辣的。

这种痛觉并不会带来实质伤害,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辣椒吃得越多,患消化性溃疡的几率越小,说不定吃辣还会对胃有些保护作用呢。

辣是好东西,但凡事都要有度。当辣度明显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时,身体会通过腹泻、呕吐把辣椒素尽快排出,这就可能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了。所以要量力而行哦。

7. 幽门螺杆菌,是大多数胃癌和胃溃疡的罪魁祸首

对。

幽门螺杆菌是胃的头号大敌!它可以让黏膜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黏膜缺血;

它还可以放大屏障的「防御漏洞」,让胃酸更容易渗透进去。

70% 以上胃癌和 80% 以上的消化性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可以这么

说,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数胃癌原本不会发生。

最近十几年有很多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根除幽门螺杄菌能把胃癌的发生降低

34%~ 53% 不等,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了。

关注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查和治疗。每个人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让胃癌离自己远一点。

8.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在 996 时感到胃痛,这到底是错觉还是?

加班真会导致胃痛!

胃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一个 「情绪]」器官。

当我们焦虑紧张时,大脑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弧来引起胃肠道功能异常,导致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许多职场人的胃容易不好,也跟 996 及焦虑的情绪有关。为此,可在办公室备些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当胃不适来袭时可快速缓解,保护胃黏膜。9. 胃不舒服的朋友多吃白米粥、苏打饼干、猪肚鸡,哪个有用?

以上可能都没用。

白粥只是好消化的主食,既不养胃也没营养。苏打饼干能暂时中和胃酸,但作用十分有限,而猪肚更是不能以形补形。

如果你的胃经常不舒服,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它们都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让胃更加舒服。

10. 吃饭时,让我们管佳嘴不再多吃的是?

大脑。

大脑的深处有一个人体的指挥部——下丘脑。

每当它的腹侧核受到刺激时,我们就会产生饱腹感。因此,虽然饱的最直接感知来自

胃,但大脑才是发出信号并让我们停下嘴的幕后大佬。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啥有时「饱了却还想继续吃」了吧~

别再单纯以为这是嘴馋,可能只是大脑还想再来亿点点啊。

你答对了几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