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猪场生物安全员要做的工作 猪场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人!!!

猪场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人!!!

2023-12-27 1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由于非洲猪瘟的流行,而变得谨慎和开放。谨慎的是都知道要达到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增加消毒频率。开放的是大量的消毒药被应用到猪场各个环节。有猪场对进入猪场厨房的食材甚至是员工都进行“浸泡消毒”。

猪群的流动和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必要和非必要的“改进”。猪场开始尝试批次化管理的策略,以达到批次与批次之间的隔离,包括实现全进全出的生产管理。减少免疫和药物注射,减少人员与猪只的直接接触等。常规的免疫被证明不能省略,而且必要的人猪接触在正常的生产实践中也不可或缺。很多之前必要的操作不能因为担心非洲猪瘟而舍弃,也就是所谓的不能“因噎废食”。

那么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从猪场生物安全的定义上来看,防止传染病进入猪场,防止传染病在猪场内流通,防止传染病从猪场传播出去。能够达到以上目标的所有操作,都跟生物安全有关。所以生物安全绝不仅仅是使用什么样的消毒药,做怎么样的消毒。生物安全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程序,消毒和消毒药只是其中一部分手段和工具。

既然把生物安全看做是完整的体系,那么维持体系正常运转的核心就是人员的管理和操作。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人!

猪场建立了严格而又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发挥100%的效能,需要参与到生物安全的人员严格按照体系要求执行,并且坚持下去。但是生物安全防护的失败,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参与人没有坚持按照体系要求操作造成的。比如某集团的分场,年后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追溯原因发现,饲养员过年休假结束后回场,并没有进行隔离和消毒,直接进入生产区。而他穿着的衣物上检测出了非洲猪瘟核酸阳性。

作为一个处在行业前列的养猪集团,其整个集团技术团队甚至外埠专家的智慧建立的生物安全体系,绝对是科学而严谨的。但是偏偏是体系的执行者放松要求,不按照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自己,导致疫情的发生。这样的事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猪场时常上演。

所以在谈非洲猪瘟防控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思考建立的生物安全体系是否具有漏洞,同时要思考执行生物安全防控策略的人员是否对生物安全策略有深入的认识,其技能水平和责任心是否能够胜任生物安全的工作。

技能水平方面,需要猪场的人员对于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有清晰的认识,对非洲猪瘟防控需要的洗消和管理操作有细致的了解。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运猪车需要用什么样的消毒药,如何配制,在嬉笑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有洗消死角和风险隐患等。责任心方面,则是对生物安全措施持久性的考量。猪场在应对非洲猪瘟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物安全规范,在执行初期,员工还可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有人员出现麻痹大意,甚至是懒惰心理,缩减程序、简化流程等问题就会出现。即便是实行了明确的奖惩制度,也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核心问题如何解决?技能水平方面,需要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具体操作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让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培训员工技能,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也是员工福利的体现。责任心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福利、分红等政策来提高。关键的还是要划分责任,监管到位。往往“法不责众”、“事不关己”的思想也会让员工产生惰性。

总得来说,养殖水平的提高,或者说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还是有赖于猪场基层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养殖理念、养殖设备,但是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技能水平和素质层次达不到,也就无法达到外国的养猪水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养猪行业的长足进步和快速的发展,总有一天,外国的养猪人会向我们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转载编辑:河南牧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