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生物学差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犬科动物百科知识 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生物学差异

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生物学差异

2023-08-05 08: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猫科和犬科之间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

  其实人们喜欢对比猫和狗这不是完全偶然的,如果仅仅是因为猫和狗呆萌可爱,那为什么没有把兔子或者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的鼠类宠物列入这个最火的PK组合当中呢?这其实是因为 猫科和犬科的亲缘关系既比较接近,同时它们选择的进化策略又非常具有对比性,而这种对比性最后反映出 猫科与犬科的性格,又恰恰在人类的心理世界当中得到了共鸣,故此猫和狗的话题才会如此热烙不熄,既然这样我们就先来看看猫和狗在进化体系当中的相对关系。

  生物的分类体系

  我们都听说过,生物的分类体系由粗到细,由6级构成:门、纲、目、科、属、种亲缘越接近的物种就会隶属于越高层级的分类,那么猫和狗是在哪一层分开的呢?

  猫科和犬科都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的食肉目,从哺乳纲这个名称已经能猜到,所谓哺乳纲大体就对应我们平时所说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全身有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骼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当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的动物类群,因为可以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哺乳幼体而得名,而大脑高度发展体温保持恒温繁育采用胎生哺乳,这是哺乳动物在动物当中体现出它高级性的一个特点,哺乳纲里边又分出许多的目,比如我们熟悉的:

  食虫目——刺猬、

  有袋目——袋鼠、

  翼手目——蝙蝠、

  兔形目——兔子、

  啮齿目——老鼠、

  灵长目——人类、

  食肉目——狮子,老虎,猫、狗、狼等等、

  所以我们饲养的常见的带毛的那些宠物们像兔子,老鼠,猫,狗,还有我们人类自己都属于哺乳纲,那猫科和犬科的关系就更近了,因为它们都属于食肉目。

  食肉目,顾名思义就是吃肉的动物,也就是我们大家说的猛兽,这些动物牙齿尖锐有力具有食肉齿,学名叫猎齿,可以将韧带和软骨切断,它们的犬齿非常的粗大,长而尖而且锋利能够起到穿刺作用。

  

  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在生物进化树上的位置

  食肉目的物种分为11科,其中在陆地上分布的我们最熟悉的动物就是猫科和犬科,而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猫和狗就分别属于猫科和犬科,食肉目出现在5500万年前,在大约5000万年前出现了猫科和犬科两个进化方向:

  犬科——400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犬科动物,而德国出土的狗头化石证明人类驯化狗的时间大约是在1.4万年前,被驯化的犬科动物有两种“狗和红狐”,红狐分布比较少听说的不多,主要存在于俄罗斯。

  猫科——猫科动物,最早的化石记录大约在2500万年前,而猫的驯化时间比狗要晚得多,距今不足5000年,而且迄今为止,猫其实并没有完全被驯化。

  

  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在生物进化树上的位置大体处于相同的层级和地位,它们的聪明程度接近,它们的硬件配备水平相当,有同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自然它们会面临生存的竞争,而在此后的进化过程中,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采用了不同的生存策略,从而逐步分化成不同的物种。这种差异化的策略选择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犬科动物走的是“集体主义”路线,猫科动物走的是“英雄主义”路线。

  “集体主义”路线

  大多数的犬科动物都采用群居的方式,从捕食到生活都依赖于一个团队,一般是以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为活动单位,每个家族大约保持数十个的个体。其中有一位固定的首脑,到了一定的时期会通过搏斗的方式更换选择更强大的新首领继承领导权力,犬科动物选择这样的生存策略所造成的一些结果是,犬科动物通常体型中等偏小,繁育后代的数量相对较多,进食的范围相对较广,团队作战能力非常强悍,善于奔跑和耐力,由于犬科动物很早就在物种习性中具备了这种社会等级的观念,因此犬科个体之间的争斗很少,对于群内的领袖服从性非常强,这就是为什么从狼后来分化出的狗更加容易驯化,也更容易贴近人的根本原因。因为狗会把家庭成员看作自己的团队,而饲养自己的主人,就是团队的首领,狗的忠诚性格也是来自于群居习性当中天然遗传的为集体利益而献身的基因。

  

  “英雄主义”路线

  猫科动物采用的竞争策略是壮大自身,大部分猫科动物除了这个狮子以外都是独居生物,它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领地意识也很强,它们的家庭单位通常都是为了升值而暂时性组成的,由于要单打独斗,所以猫科动物就发展出了一些强大的个体能力,它们反应灵敏,这样可以根据形势的优劣迅速做出攻击或者逃跑的判断,以免个体陷入困境,它们动作灵活,比如可以攀爬和高难度的跳跃,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猫和狗的灵活性能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就是这种习性的体现,猫科动物一般体型偏大气力惊人,所以它们的身体功率是很大的,奔跑加速能力优于猎物,但是由于它们身体沉重,所以它们的耐力都不强,正因为如此猫科动物的潜伏隐藏能力都非常出色,由于奔跑的耐力不行,所以必须要一次成功抵近猎物再出击,而且由于猫科动物没有团队活动的压力,所以它们的习性都散漫而且随意,现在的猫身上也具有天生的猫科动物的气质,所以和狗相比猫咪散漫随意缺少忠诚感,那就不难理解了。

  

  从猫和狗具体的驯化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它们对于人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

  犬科动物是由于个体食量小,而且进食的选择性比较宽很多,甚至可以使用腐肉,所以它们在古代人类居住地附近发现大量的垃圾和食物残渣以后就能逐步习惯于食用这些相对固定的食物来源,慢慢和人接近并逐步被驯养成了狗。

  而猫科动物则是由于人类慢慢生产力发达以后,出现了多余的粮食,这些粮食贮存起来就吸引了食用谷物的鼠类,而这些鼠类又招来了小型猫科动物,猫科动物就逐步融入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变成了猫,但正是因为这个逻辑就说明早期的猫它是有自己独立的食物来源的,它并不是像狗一样依赖于人的食物供给,所以它的习性一直是随来随去的半驯养,而不像狗一样完全被驯养。

  猫与狗的生物学差异

  为什么狗的样子看起来那么多,外表差异性非常大,而猫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大的差异?

  这其实是源于狗的基因当中有一个超过其他物种的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基因可塑性,具体来说这种特性来自于狗身上具有的一些独特的DNA序列,叫“CF基因”,“CF基因”序列片段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它非常容易从整体的DNA序列上脱落游荡,从DNA链的一处飘荡到另一处,然后插进去。

  第二个:这种片段是无害安全的,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刚才介绍的这种片段,它在随意的飘荡,并且插入其他位置后所带来的基因改变,通常不会给生物体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可是万一当“CF基因”它嵌入到了能够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片段时,那它们就可以极大的改变狗外表的基因表达,狗体内差不多有1.1万段这样的可塑造外表的安全序列,而这些序列实际上根源于狼。

  与之对照,人类只拥有不到1000段这样的安全序列,所以狗的外表多样性才会这么显著,现存的350-400个狗类品种当中的大多数都是最近几百年才出现的,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可以明白狗的这种外表多样性,不像别的物种需要靠引入新的基因突变才能形成,它是靠安全基因片段去调节那些现有基因的最后表达就能完成,因此狗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它们的基因相差并没有多大,没有形成生殖隔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起来很不一样的狗之间还可以顺利的杂交,也就是大量串存在的原因,实际上早期的科学家就曾经习惯性的错误认为犬类变化多端的形态一定对应着同样变化多端的基因,可是后来的基因测定证明狗在体型,毛色,身材,鼻子,毛长等方面的所有差异,只是有大约50个基因的序列就能够全面控制,理论上只要调节几个基因序列。

  决定狗的体型大小的就只有一个观念基因,小型狗的品种是由对同一个基因的同一种突变的选择来实现的,狗类的这种清晰简单的用序列式的基因来控制外表的特点,在动物界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猫的外表当然就不能像狗一样多姿多彩,当然了,这个过程人类主观的人工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刚才分析的是猫狗的外表多样性,至于现存的猫科动物的物种数量和犬科动物的物种数量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接近40种。

  

  黄姤·结语

  狗——忠诚而呆萌,猫——任性而机敏。

  这两种动物的个性之所以在人群中能让这么多人产生共鸣,是和它们当初所选择的两种生存策略的本源心理高度相关,从考古证据上来看,人类最早驯养犬类动物的历史已经超过1万年了,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犬类动物驯养记录是中国西周时代《诗经大雅》里所写的,有熊、有貔、有猫、有虎,在古代埃及人们非常尊敬猫,还会为死去的猫制作木乃伊,为此还演化出了专门的喵星人和汪星人的社区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