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流程大作战:用“川普日落法”,简单、务实、有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特朗普为了当总统花了多少钱 华为流程大作战:用“川普日落法”,简单、务实、有效

华为流程大作战:用“川普日落法”,简单、务实、有效

2023-04-24 04: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何绍茂,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业务副总裁,首席战略财务专家,原华为海外CFO,《华为战略财务讲义》作者

本文选编自何绍茂著作《华为战略账务讲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流程要有关键控制点。也就是说,控制点要“关键”。

据笔者的实践和观察,各个部门为了凸显自己的存在感,都有往流程中硬塞控制点的冲动,而不管这个控制点关键不关键。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流程越来越多,控制点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低下。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效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做法,叫川普日落法。并通过EMT决议内部发文,发布“1130日落法”。

为什么叫“1130日落法”?因为文件是2016年11月30日通过的。

川普日落法的本质是:简单,务实,有效。

01

业务:流程是业务流的表现方式,

是最佳实践的总结

1.流程的核心是反映业务的本质。要顺“业务”的势而为。

流程要匹配业务流,反映业务的本质,尤其是完整系统地反映业务的本质。业务中的各关键要素及其管理,要在流程体系内循环。

基于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IPD/LTC/ITR,集成产品开发/线索到回款/问题到解决),是运营系统,是业务操作系统(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最重要的是落实到组织中,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和运作。

构建公司的流程体系就是构建公司的运营系统,要在流程中把质量、运营、内控、授权、财经的要素嵌到流程中去,“一张皮”运作。

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要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为什么流程要改进?为什么流程改进一小步,绩效能改进一大步?就如火车,我们平时感觉不到它对现代化的贡献。但是十来年下来,有火车比没有火车的时候效率更高。

目前华为每年有过千亿美元在LTC的大系统里面周转。日复一日的运转,流程每改进一小步,长时间运营下来,对绩效(财务三张表)的贡献是很大的。

在流程和流程化组织建设中,华为对标业界标杆来设计。

2.爱立信作为百年企业,其卓越运营(ITO/DSO/质量/成本/效率)在业界最具竞争力。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华为全面对标爱立信。

3.华为的业务流都瞄准给客户解决问题、实现客户价值,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最好体现。

流程建设了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这样一个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成就客户价值的业务流,通过系统高效低成本地承载了,就是“以生存为底线、以客户为中心”。

基于此系统不断去改进,也就实现了“深淘滩、低作堰”。

譬如,没有IPD,A产品的东西(经验教训等)就不能制度化地传递给B产品。这就是管理的系统缺失。如果把管理的系统缺失补上了、改进了,就不会重复犯错,成本就降低了。

华为内部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流程化组织。

如何理解呢?

华为将流程化组织建设的目标分解为:

价值创造流程(直接打粮食的流程,比如IPD,LTC,ITR,Retail等)简洁高效、组织与流程匹配运作高效、管理体系集成高效、运营管理卓越、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与契约交付的项目文化已经形成。

从1998年启动的IPD、2001年启动的ISC变革开始,就在向这个目标努力。而后面开展的CRM、LTC变革也是如此。

为了实现流程化组织建设这个目标,华为在各级组织中设置了质量与运营组织。

企业为实现价值创造,从获取客户要求开始,到交付产品及服务给客户获得客户满意,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端到端业务过程,就是业务流。

业务流是客观存在的。每家公司在设计自身业务流程时,都要想办法要找到真实合理的业务流,去适配这个业务流。

业务流天然存在,所有业务部门都工作在业务流或者支撑业务流的支撑活动中。不在此中的组织是没有价值的。

4.只要企业制定了战略,选择了业务模式,就确定了其业务流,不论是否用业务流程来描述和定义。

5.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总有一条路是最近的。企业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

改进,找到真实客观的业务流,然后围绕业务流客观地建设流程。

所有和客户相关的业务流,天然是从客户到客户的,围绕业务流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瞄准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才能创造业务价值,不能脱离客户。

识别业务流程非常关键。业务流是一切工作的原点和基础。紧紧的抓住业务流,就不会偏离工作的方向。

流程描述的是业务流,IT承载和使能的是业务流,数据是业务流中流动的信息。从采购到交付过程中,原材料及产品的流动构成物流,采购付款到交付验收回款则构成资金流。质量要求依附于业务流,质量管理基于业务流,运营也基于业务流开展。

这就是业务有效运转的逻辑:业务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四流合一成一流,四流缺一奔二流。衔接顺畅,运营一流;衔接不畅,任何一处梗阻,公司就可能滑向二流。

6.流程是优秀作业实践的总结和固化,目的是为了不同团队执行流程时获得成功的可复制性。越符合业务流的流程越顺畅。

7.流程就像河道,业务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就像河道里流淌的水。

河道越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地势起伏,则水流越通畅。否则水流就容易泛滥。流程越符合业务本质,业务就越顺畅,运营就越高效。

譬如华为的ITR(问题到解决,价值创造主流程之一)流程,开始根本不关注客户,所有的问题定级都是基于不同产品、不同问题来进行技术等级定级,然后内部相互吵架。客户不满意,公司内部也不满意。

其实问题是从客户那里触发的,客户是最急的。不去关注问题对客户的影响,以对客户的影响来评价级别,而在内部吵,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后来网上问题处理流程和IT系统做了改变:以客户对故障的定级来定级。客户很清楚其有多少用户被影响了。通过数量、时间、重要性三个要素来定级,根据这三个要素分几档,自动就定级了。所有的流程,所有的IT,都围绕快速了解网上发生的问题、快速解决网上的问题,所有内部考核的事情先放一边。流程和IT系统先解决这个问题,支持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知道网上发生的问题,快速去解决。

这就建立了运转有效的ITR流程。

又譬如交付流程。原来进行LTC变革的时候,考虑交付流程不纳入LTC,华为认为自己的交付流程己经很好,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一下就行了。当时交付流程立的是一个优化项目,立足于把原有的流程优化一下就可以了。

后来项目组看华为的交付流程,越看越有问题。第一次项目的CHARTER(章程)和后来在变革委员会汇报的 CHARTER 面目全非,完全变了,发现原有的交付流程基本上没有,只有一个项目管理流程和一个站点流程。

于是华为开始重新梳理交付流程。

刚开始也没找到方向,不知道交付流程到底该怎么建设。后来华为参观了德国T-MOBILE整个网络部署的端到端流程,发现这个流程和华为要的差不多。就以T-MOBILE的流程为参考。

本来网络的部署是客户的事情,作为网络设备供应商的华为交付流程,只是被T-MOBILE调用。一个客户,从明确需求开始,一直到网络交付运营,本来是客户自己的事情。华为作为供应商,只是在他们整个流程中完成其中一两个或多个环节而已。

所以华为提出:要从运营商视角,从运营商的流程来看华为的流程。

据此思路,华为把德国电信的顾问请过来,真正从运营商视角来看从明确需求,一直到运行维护保障的整个流程,真正基于运营商视角来设计交付流程。

对于欧洲运营商,华为的交付只是运营商整个网络部署流程里的一个环节。而对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运营商,由于他们缺乏端到端的整个流程,华为通常需要多做几个环节。

8.这些业务场景,显然只有业务主管最清楚,流程IT部、质量运营部是搞不清楚的。所以说,在华为,流程的Owner是业务主管。业务主管要负责流程的建设。

9.流程是业务流的表现方式,越符合业务流的流程越顺畅。如果流程符合

业务流,就不用再去简化。所以流程要客观地表现客观存在的业务流。它跟客观存在的业务流越接近,流程就越畅通,越精简,越能体现真实。

比如华为以前网上问题处理流程就是多的,全是内部吵架,全是为了内部管理。流程的建设,要基于理解透真实的业务,才有生命力。

流程的核心是KCP,即关键控制点,控制点不能太多,但要“关键”。

02

作战:用“川普日落法”,

追求简单、务实、有效

各个部门为了凸显自己的存在感,都有往流程中硬塞控制点的冲动,而不管这个控制点关键不关键。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流程越来越多,控制点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低下。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效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做法,叫川普日落法。并通过EMT决议内部发文,发布“1130日落法”。

为什么叫“1130日落法”?因为文件是2016年11月30日通过的。

川普日落法的本质是:简单,务实,有效。

特朗普的全名叫唐纳德·特朗普,英文名叫 Donald Trump。所以也有好事者将其名字翻译成“川普”。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美国杂志《福布斯》曾评估特朗普资产净值约为45亿美元。

但特朗普发挥其一贯大嘴本色,如闯入瓷器店的灰犀牛,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也不惧联邦税局深夜查表:号称自己身价逾100亿美元。

有一句话叫:富人的生活,穷人无法想象。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穷人无法想象的,是两个极端:一是富人的穷奢极欲;二是富人的省吃俭用。

你能想象川普这个百亿身家的家伙吗?不喝酒,不吸烟,只喜欢吃汉堡,喝可乐。

难不成,川普是个假富翁?他的钱都干什么用呢?自己的钱舍不得用,那么公款呢?

川普当了总统后,本性难移,毛病不改,依旧不会花钱,依然处处精打细算。

2017年,他打破一项历史记录:成为近百年以来,首位执政第一年内没办过国宴的总统。太不好客了,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啊?友谊的小船不得说翻就翻?令人惊讶的是,这老头并不是做秀,而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

他多次表示,要去除类似国宴这种虚文缛节。不玩虚的,不玩客套,不玩花招。实在啊。

早在2015年,川普就批评奥巴马浪费。并且说:如果是当总统举办国宴,就给对方塞一个麦当劳汉堡!吃完马上谈正事!

没想到,他真的如愿以偿,并且言出必行,难能可贵。

公共廉政中心的调研显示,特朗普为2016年总统选举自掏腰包6610万美元。这位前地产大亨曾在2011年时宣称,如果他要竞选总统,他会掏出6亿美元。而实际上,他个人为这次大选,只掏了上述数字的11%。

这显得有点抠门,或者说太会花了——从他施压军工巨头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要求二者降低空军一号和F-35战斗机成本,就看得出他的精打细算。

(注:特朗普获得的6297.9万张选民选票中,他为每一张支出的花费为6.5美元。相比之下,希拉里6584.5万张选票的“单价”则为11.5美元。)

特朗普一直秉持削减政府经费的原则。因为“空军一号”造价过高,而取消了与波音的订单。有一次在联合国大会致辞上,他甚至呼吁减少官僚主义、削减成本、做出改革。

2019年1月14日,川普邀请大学橄榄球联赛冠军队ClemsonTigers到白宫做客。因为停摆影响,白宫工作人员和厨师都休息了。川普请队员们吃麦当劳、汉堡王。虽然因为政府停摆影响,但是更因为他的节俭习惯。

……

报告显示,特朗普领导下的白宫年薪总额为3580万美元,比奥巴马政府的6090万美元,每年节省了2510万美元。

如此削减经费,他是怎么做到的?

主要原因是,特朗普一任白宫工作人员的人数比奥巴马任期少140人。如服务于美国第一夫人的工作人员就减少了39人。梅拉尼娅只用5名工作人员,而米歇尔则用了44人。

这份报告还回答了全世界一个很关心的问题,那就是特朗普捐出来的薪水用处。

答案是:40万美元的年薪全部捐给了内政部,用于军事墓地的建设和维修。川普不但不乱用钱,而且倒贴,真是一位“傻瓜”总统。

省吃俭用,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抛开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和民族感情角度,不得不说:身为总统,川普做了很好的表率,学习川普好榜样。

相比民主党奥巴马政府,共和党特朗普政府相对更节俭些。但也要看到,特朗普的爱好,绝不止吃汉堡,喝可乐。他真实的爱好,是打高尔夫球。

这个癖好,经常被人诟病。

当然,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教你当了总统后怎么依然永葆朴素本色,而是他怎么做到的?

因为他首倡的“日落法”。所谓“日落法”,即Sunset Law ——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建立一个机构和批准一个项目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撤消它们却很困难,因为这将使许多人失去工作,会损害许多方面的利益。如何控制趋于自然膨胀的行政机构,对于任何政府来讲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制定“日落法”这种特殊形式的法律,目的就是为了对抗机构自膨胀的趋势。

“日落法”规定:在机构或项目的结束日期到来之前,国会要对该机构的工作和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以决定它们是否继续下去。

这条规定为某些机构和项目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当然,在这一审查过程中,“日落法”也成为了国会监督行政的一种重要手段。

2016年10月2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要求一定要降低超长期库存和超长期欠款。

谈到IT部门简化流程时,任总要求,学习川普,IT应用及文档文件要有日落法。

第一,不产粮食的流程是多余流程,多余流程创造出来的复杂性,要逐步简化;

第二,集中精力消除流程断点,打通信息流;

第三,IT应用开发投入使用后,没有使用量的要建立问责机制并问责。

为此,经2016年11月30日EMT会议讨论,通过了“1130日落法”。规定:

1.在IPD(集成产品开发)、SUP(供应链)、MFIN(财经)、LTC(线索到回款)、DSTE(开发战略到执行)、SD(服务交付)等成熟流程领域,每增加一个流程节点,要减少两个流程节点;每增加一个评审点,要减少两个评审点。随着其他流程领域走向成熟,逐步覆盖到所有流程领域,并由各GPO(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落实。

2.行政文件、流程文件的发布要有明确的有效期,且有效期不超过五年。相应责任组织要对有效期进行管理,若有效期后要继续执行,则优化后重新发布。此规定发布前已发布的没有有效期的行政文件和流程文件,从发文日开始有效期统一为五年。超过五年有效期的流程文件和行政文件,2017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优化或重新发布,否则废止。

3.IT应用要根据使用情况,对需求提出部门建立问责制度。对于生产IT应用,业务部门要承担决策责任;对于办公IT应用,质量与流程IT部要承担决策责任。流程IT要对IT应用基于使用量多少进行日落法管理。

4.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作支撑机构,要对日落法在各流程领域、责任组织、业务部门的执行落地提供工具和方法支撑。

为了进一步落实“1130日落法”暂行规定,瞄准作战,聚焦价值创造,提高IT应用的有效性,2017年2月,华为再次发出电邮,要求一方面要清理低流量应用,将减下来的IT资源集中去打通“断头路”;另一方面要杜绝刷流量行为,避免弄假点击、刷流量,搞形式主义和作假。

笔者当时常驻海外代表处一线,就被要求例行审视“1130日落法”的执行情况。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与内部审计部定期组织检查,对于采取行政强制命令手段以撑大流量、刷流量等不聚焦客户和产粮食的形式主义和作假的无效行为,一经发现将进行问责处理,包括不限于降级、降薪、考评降等、通报批评。

当然,川普日落法及华为的“1130日落法”,主要针对的是成熟业务、成熟领域的成熟流程。这对很多公司的流程、制度建设,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03

数据:流程中跑的,主要是数据

1.流程化组织建设,需要捋清流程与部门的关系。

很多CFO和笔者交流,反映组织经常变化,影响预算、核算。我说组织能否匹配业务流程设置?因为业务流不会经常变化。

以前,华为把流程和部门捆死,使公司很被动:因为部门可能说改就改,部门一改就得改流程。而实际上,流程反应的是业务,业务不会经常变化。

现在,华为对流程设计的新思路,是在流程里看不到部门,不与组织直接挂钩。在流程里只定义角色,组织要来承载流程角色。强调流程决定组织,就是组织首先要承载流程里面定义的各个角色要履行的职责。

2.流程中跑的,主要是数据。

数据就是在流程中跑的信息,IT则用技术手段固化流程。

在流程、组织、IT、质量与运营工作中,数据是非常关键的,但华为在2014年之前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直到2014年,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华为专门成立数据源清洁项目组,由流程IT部总裁与集团CFO牵头,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数据源清洁和数出一孔。

在业务流中流动的是信息,信息的载体即数据。

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文档),是业务流各作业活动的输出。对于每个作业环节来说,其作业的输出需要满足下游的需要,如果一个作业活动没有输出下游所需要的数据,这个活动就相当于白做了,因为没有达到该环节的质量要求。下游为了补救则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

理想的境界是每个作业环节匹配独特价值,输出下游需要的刚刚好的信息:不冗余,不缺失,满足该作业坏节的质量要求。

譬如,自1998年起,华为的IPD变革虽然进行了二十年,也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但在早期对数据的关注不够,因此没有系统地梳理产品的信息架构和数据的标准,也没有对业务流中的数据进行系统地梳理。从而没有基于梳理的数据来定义IPD流程各环节的交付件和数据,也没有基于数据流的梳理来定义IPD领域的IT应用架构和接口,导致前期IPD领域的IT和工具建设凌乱,不集成。

IPD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对业务流中信息的梳理是流程定义的前提,是IT应用架构定义的基础,也是IT系统开发的前提。

主流程集成贯通,本质上是数据的集成贯通。数据管理在流程、组织与IT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因此需要对数据给以足够的重视。

3.数据是在流程中跑的信息。

企业常见的现象是:信息的入口没管理起来,使得进入流程中的信息是堆没用的东西。流程是通的,但因为里面的信息没有价值,从而流程也是没用的。信息很关键,一定要把住入口,提高质量。

除了流程贯通需要关注数据外,数据还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

基础数据不准确,各种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报告数据也不准确,不能准确地反映业务实质,无法有效地指导经营管理。

这就是数据的重要性。

IT是什么?

IT是工具,是承载业务作业流程并实现业务数据自动传递和集成的使能器。IT承载的是业务流以及数据,IT支撑每一个作业以及作业输出的数据,通过IT实现数据之间的集成,流程的自动化,而不要依靠人来输入、转换数据。因为人是可能会犯错误的,而IT系统不会,效率比人高。

因此,流程化的组织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端到端、整个业务流全由IT支撑,所有的作业、所有的数据都由IT承载,而不是手拉肩扛。从前到后都是集成和自动化的。

IT用技术手段把流程承载起来,用技术手段固化流程,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在IT中跑的是固化的流程,本质上跑的是业务。

4.没有IT支撑的流程就是耍流氓。很容易成为一堆纸,难以执行。

基于流程搞建设,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领导者亲自推动。这就是美国人把参与制宪的人都称为Fathers的原因。

曾经有人问丰田,你们为什么大量使用机器人、机器手。丰田说,我的第一诉求不是省人,哪怕人没有成本,也做不出来机器人的质量,机器人的效率特别高,不良品率极低。

即使我们把雷锋全部招过来,也达不到机器人的质量成本效率。流程是让我们的业务运作上一个大台阶,让人发挥智慧,去干更有价值/有创造力的活,比如呼唤炮火,很多难题,也因此可腾出手来解决。因此丰田的全员改进是做得最好的。

丰田给我们的启示:应对马拉松式激烈残酷的竞争,海量简单重复枯燥的事,用流程系统去解决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