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及SWOT分析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1、市场整体竞争情况从新能源汽车品生产企业来看, 特斯拉 在2020年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9.9...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特斯拉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及SWOT分析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1、市场整体竞争情况从新能源汽车品生产企业来看, 特斯拉 在2020年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9.9...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及SWOT分析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1、市场整体竞争情况从新能源汽车品生产企业来看, 特斯拉 在2020年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9.9... 

2023-08-19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华经情报网,(https://xueqiu.com/1973934190/207370555)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

1、市场整体竞争情况

从新能源汽车品生产企业来看,特斯拉在2020年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9.95万辆,比排名第二位的大众高1倍之多,一骑绝尘,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哥”的交椅。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大众以220220辆排名第二,占比7.05%,仅次于特斯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车型销量排名情况

从新能源汽车车型来看,尽管特斯拉Model 3的刹车系统在中国市场受到了质疑,但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特斯拉Model 3销售36.52万辆,稳居第一。而特斯拉的另一款车型Model Y在2020年销售7.97万辆,排名第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1、市场整体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2021H1行业CR5为58%,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市场份额18%、特斯拉市场份额15%、比亚迪市场份额14%、上海汽车市场份额6%。随着补贴退坡,缺乏产品竞争力的车企预计将快速出清,技术领先、产品竞争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有望享受长期行业高增长红利。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从纯电动市场厂商销量来看,纯电动市场前10厂商排名基本稳定;2020年1-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破12万,超越特斯拉(中国)夺得榜首,市场份额达16.6%;特斯拉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二;比亚迪市场份额11.3%,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插电混动市场厂商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销量破3万,稳居榜首,市场份额达18.3%;理想超越华晨宝马,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14.9%;保时捷跻身第十位。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车型销量排名情况

根据乘联会数据,以特斯拉Model 3、Model Y、比亚迪汉为代表的高端车型受市场追捧,特别是比亚迪汉成绩斐然,颠覆大众对于比亚迪品牌形象的传统认知。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1、特斯拉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生产、销售高端电动汽车,打造了世界上首辆使用锂离子电池为驱动能量的纯电动汽车。经过五年的研发,2008年2月,特斯拉第一个纯电动汽车车型Tesla Roadster下线交付,之后又陆续推出了Model S、Model X和Model 3等车型,均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反响。目前,特斯拉的主要销售地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相较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品分布较广,从高端的跑车到空间宽敞的MPV,再到性价比高的Model 3,特斯拉可以满足车主任何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这也是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龙头的原因之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不断的对特斯拉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能耗、电池等进行研发,积极解决现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同时特斯拉也在积极完善售后体系,确保消费者购物后的体验感,保障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

特斯拉连续七季度实现盈利,盈利水平同环比回升。特斯拉21Q1营收103.89亿美元,同比大增74%,环比小幅下降3%。GAAP准则下净利润为4.3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16亿美元,同比大增2638%,连续第7个季度实现盈利,环比增长62%;非GAAP准则下(扣除6.14亿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3.44%,环比增长16.50%。营业利润率达5.7%,同比增长0.99pct,环比增长0.3pct。

资料来源:公司公开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公开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拥有长沙,西安等多个生产基地。由于在汽车行业起步较早,在行业经验和技术上构建了一定的优势。其业务分布广泛,覆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和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其王朝家族系列产品线较为完善,覆盖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3月底,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同时通过了动力电池安全实验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通过技术革新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比亚迪在2015年提出“7+4”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拓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正在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领域延伸至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和环卫车7大常规领域,和包含仓储、机场、矿山、港口的四大特殊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覆盖。目前,比亚迪的轿车、大巴、物流车等已实现全面量产,将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乘用车和商用车两方面打造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竞争激烈,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加快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核心技术优势、始终占领技术领先地位之外,如何迎合市场的喜爱,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注意的地方。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主要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下:

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新能源汽车行业策略措施建议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但是有更多的机会。虽然受到产品核心技术不成熟,消费者接受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每个行业发展之初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国内市场消费积极性不高,但是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是所有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必将迎来好的发展。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三个对策。

1、明确自身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是企业进入新市场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经过有效的市场细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理念、产品特点和竞争优势,选择进入对自己发展最有利的市场。同时,当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或市场营销情况发生变动时,企业可以尽快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战略调整。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充分了解自身产品优势,还要清楚目标市场上顾客的真实需求,借此完成功能属性、产品线、价格等多方面定位。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都是走大众路线,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就需要在功能和外观包装上发展特色,形成市场错位。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价格优势,走质优价廉的市场定位,吸引广大消费者。

2、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

广告费用一直以来都是汽车企业尽力平衡的一项支出,昂贵的广告费用使得企业丧失成本优势,而广告宣传的不足又会影响汽车销售和企业的后续发展。而特斯拉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产品宣传的新思路,利用名人的吸引效应和新媒体渠道传播的广泛性,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关注度。传统的汽车广告也会选用有影响力的明星进行代言,但是显然,企业领袖的加入和亲身试用将更进一步增加产品功能的可信度。另外,传统的广告形式追求的是传播度和访问量,只能达到单向的宣传效果,无法接受消费者反馈。而新媒体渠道的出现,把企业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在搜索引擎、微博、推特等网络平台发布文字或视频介绍产品细节,建立热门话题并吸引产品受众展开话题讨论。通过新媒体渠道的推广,企业可以多方位展示产品功能,并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

3、促进企业新零售模式转型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销售模式缺乏竞争力,新零售转型成为汽车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出路。在新零售模式下,企业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起来,在线上进行车辆销售和信息展示,线下门店以车辆展示和客户体验为主,还可以收集线下订单。同时,汽车的售后服务是客户购车时的重要评判因素,线下服务中心要不断提高服务标准,努力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覆盖。通过新零售模式,企业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进行销售,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实现线下体验服务和线上信息交互的有效结合。该模式不仅能促进企业线下门店的转型,还能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挖掘客户的需求,找到消费者购车的痛点,让汽车产品更好地符合消费者需要。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