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爱吃热干面?3个原因告诉你真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热干面的酱叫什么 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爱吃热干面?3个原因告诉你真相

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爱吃热干面?3个原因告诉你真相

2024-07-05 2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查阅了各种资料,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1、碱面:独特的风味,凝聚乡情

在外地人看来,热干面没什么特别,无非就是芝麻酱拌面而已。

事实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它必须满足“制作精细、条细浆韧、色泽黄亮、调料齐全”四个标准。

我们来看第三个标准:色泽黄亮。

为什么会又黄又亮?这里面大有玄机。

因为热干面是典型的碱面,也就是所面条里加了碱。

《面条何以成为面条?》

果壳有篇文章叫《面条何以成为面条?》解释说,当面条里的碱水PH值达到9以上时,面条会发生三个重要的变化:

(1)面条会变硬; (2)发黄,碱水值越高,亮度越高; (3)最重要的是,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味道:碱味。

碱味是什么感觉,网上有人说,类似于类似未成熟的柿子口感。

正是这种独特的碱味,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习惯了之后,这种独特的味道变成家乡的味道,将喜欢它的人凝聚在一起,并且不习惯的人区分开来。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心目中也有某道菜,任你天下名厨,就是没有妈妈做得好吃。

2、搅拌:吃面的仪式感,近似信仰

吃热干面有一句话,叫做“三分调味七分拌”,在刚上桌的时候需要马上用筷子翻滚,从最底下往上迅速趁热拌匀,浓浓的酱会紧密裹着劲道的面条。

有的热干面店,不支持客户搅拌模式,非得老板亲自动手调好给食客,似乎那里面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吃热干面之前“三分调味七分拌”,这就是仪式感。

就好比结婚要办酒、去教堂,就好像喝红酒要讲究气氛,又好像古人读书,先焚香净手,端衣正帽,方才凝神敛气地坐下来开始读书。

仪式感,产生于一套标准的仪式,会加深这一碗面条背后的尊严和自豪。

不信可以观察你周围的人,有的人生活中处处透露仪式感,以区别于人群。

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很对:

“仪式总得来说,就是代表一种对自己的人生的控制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就像呵护郁金香一样需要一步一步精心培养,就像国王一样。”

我想,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感情,也是这样的情感。

3、历史:匠人的精神和坚守

照片中年男子为蔡明纬

首先要知道一个的历史:热干面的创始人是武汉人蔡明纬。

简单来回顾一下历史:

蔡明纬,1912年4月24日出生于油面的故乡——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镇,父亲和爷爷都是做油面的师傅。

1927年,他开始以挑担卖面条为生,先是卖把子面,后来加入芝麻酱改良后叫麻酱面。

1945年,蔡明纬在满春路口租房开店,因店门前有两棵苦楝树,双木成林,便将店名定为蔡林记,并进一步改进技术。

1950年,10月,在税务部门为其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登记面条名称,第一次将麻酱面命名为热干面后,蔡林记热干面很快传遍武汉三镇。

1977年初,因为文化大革命,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逐步淡出蔡林记。

热干面的创始人,以这样悲苦的方式结束一生,实在让人痛心。

由此可见,热干面得以产生和流传,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问题,也不是蔡明纬先生一个人的功劳,还有一家三代从油面到把子面再到热干面的努力和传承有关系。

这样,就使得热干面具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和情怀,现在我们喜欢讲匠人精神,讲对于传统的坚守,我想,热干面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明证。

虽然说现在的蔡林记已经与蔡家人无关,不过热干面这三个字背后的精神传承和坚守,却永远地浓缩在了这一根根面里面。

著名楚剧大师关啸彬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楚剧大师关啸彬是蔡林记的常客,而且特别喜欢吃蔡林记的热干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热干面打上了文化符号。

因此,我想,独特的味道、吃面的仪式感,以及传统的传承和坚守,让热干面成了武汉的一个文化象征和符号,并不断增添和赋予它新的内涵。

让我们一起为热干面打Call。

你喜欢吃热干面吗,为什么喜欢吃呢?欢迎给我留言。

初食APP:优选食物最初的味道,寻找地方特色美食。

现在点击“了解更多”,下载【初食】APP,注册就送30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