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亦是上山,活着即是修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灵岩寺在什么山上 下山亦是上山,活着即是修行

下山亦是上山,活着即是修行

2023-04-03 04: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下山亦是上山,活着即是修行-访济南灵岩寺有感

一座山在你的眼前,无论上山还是下山,都有无限风景。

国庆节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五人自驾去了济南南的灵岩寺,到达山脚下时已经是中午了。在路边的一处摊位前,我们每人要了一桶方便面,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褐色的脸膛上堆着质朴又热情的笑容。凳子不够了,他不知从哪拿来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头盒子让我坐下。开水伺候着,随意地和老板聊着,吃完饭交钱付账,临走时有个人大概是老板的朋友笑着说:“这个凳子老板送你啦,拿走就好了。”我一阵愣怔:吃饭还有赠凳子的吗?那朋友又笑了:“哈哈,这是老板装钱的箱子,家底都在这里头。”周围的一群人都笑了,老板也爽朗地笑了......

大概是疫情的原因,登山的人不是特别多,路两旁林木苍郁,满眼是苍劲古老的柏树,稍远点的寺庙里有敲打木鱼和念经的声音传过来,让人听了心里沉静。看过了气势雄伟的辟支塔,走过了威严肃穆的千佛殿,赏过了终年不竭、清冽晶莹的“五步三泉”,上山的路逐渐地陡了起来。路旁不时有卖水、卖工艺品的村民招呼我们。我相中了一个崖柏木的笔筒,问了问价格,觉得有点贵,想着上山拿着也不方便就对摊主说下山来再买,摊主没有强求。又发现了一个手串,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但看上去很精致,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想着怎么也得几十块钱吧,不想才十块钱,我如获至宝一样急忙付了钱戴在手腕上摆弄了。

走得累了,我们在一处平坦些的地方停下来,旁边一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妇女在脚下铺了一块布卖水和火腿肠,在山脚下挑到这么高的地方,卖的这些东西竟然一点也不贵,仿佛他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见见这里的山和这里的游客似的。仿佛他们就是你交往了多年的邻居,交流起来自然而顺畅。她告诉我们说:“你们知道吧,刚才有个八十三岁的老太太从我这儿买了一瓶水上山去啦!”我有点不信:“不能吧?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能来爬山么?这身体得多好。”

展开全文

正歇着,真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一个穿戴讲究的中年男人的搀扶下走下台阶。卖水的大姐像见了老熟人一样赶紧招呼:“正说着你们那,这就来了,停下歇一歇吧,再喝瓶水。”老太太耳聪目明,笑着答道:“不喝啦,歇歇就走。”卖水的大姐又转向我们说:“看看,我没有蒙你们吧。”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边欣赏老人的生活态度,一边慨叹自己到这个年岁怕是没有这样的好身体和好心态。

刚才挑着担子的当地妇女超过了我们,担子在她身上仿若无物,看起来轻松得很,她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游客介绍着这山里的景色和故事:“我是免费跟你们当导游哦,你们要是渴了就买我瓶水,不贵的。”有的游客买了他担子里的水,围在她身边继续听她讲。

下山的时候我们选了一条看起来不像是路的路,满是碎石子和砂砾,常常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路,而且辨不清方向;由于路滑,我不小心还摔了几个跟头,好在抓住了身边的树枝才没有滑下山去。一边发愁找不到下山的路,一边也为这神秘的未知而兴奋着。

走着,在一条小路的一侧,山体凹进去的地方,我遥遥地看到一尊佛像静静地在那里,我合起双手,朝向那尊佛像鞠了一躬,心里想,我与这佛该是有缘的,否则,我们偶然选择的这条下山的路上,为何我只见了这一尊佛像?为何这么远的距离只有我注意了那个角落了?我为这缘而喜欢!而惊叹!

我们跟着感觉,寻着下山的路,走了一段,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嘈杂的声音,循着声音的方向,我们终于发现了能下山去的路,它就在峰回路转的地方,它一直在,也许是佛,指引我们吧。

我常常回想起这段游山的经历,遇到的人,遇到的佛,看到的风景。下山的感受,上山、下山有什么区别呢?都是风景,只不过风景不同而已;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就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下山亦是上山,活着就是修行,遇见谁,遇见什么,都是生命的感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