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微课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火灾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消防微课堂

消防微课堂

2024-07-09 1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

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

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做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先下地狱。

原则

火场逃生的十六项基本原则

发生火灾先报警

一旦火灾发生,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请记住火警电话是119,报警越早越快越清楚,损失越小。

保持冷静不惊慌

被大火围困时,千万不要惊慌,必须树立坚定的逃生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决不能采取盲目跳楼等错误行为。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设法寻找逃生机会逃出火场。

选择逃生不盲从

逃生路线的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追从别人而慌乱逃窜,这样会延误你顺利撤离的时间,还容易感染别人引起骚乱。逃生时要选择路程最短,障碍少而又能安全快速抵达建筑物室外地面的路线。

逃离险情不恋财

时间就是生命,火灾袭来时,生命攸关,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重要了,请你迅速撤离危险区,不要因贪恋财物而丧生。

注意防护避烟毒

逃生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和减少烟气的吸入。应用水将毛巾等浸湿,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气。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逃生避难看环境

你所处的环境突发火灾逃生困难时,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及前室、阳台等是你临时避难场所。千万不可滞留走廊、普通楼梯间等烟火极易波及而又没有消防保护设施的地带。

逃离火场防践踏

在逃生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聚堆、拥挤,甚至相互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故在逃生过程中应遵循依次逃离原则。

利用条件找出路

要充分利用楼内各种消防设施,如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连通式阳台、避难层(间)等。都是为逃生和安全疏散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的有效设施,火灾时应充分加以利用

穿过烟区弯腰跑

火场当中烟的蔓延方向是上升到建筑楼层的顶部后沿墙下降至地面,最后只在走廊中心剩下一个圆形空间。一般烟能把整个空间充满是要一定时间的,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成功逃生,所以在逃生过程中要弯腰跑,千万不要站立行走。

电梯逃生不可行

发生火灾后,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因为一般电梯不能防烟绝热,加之起火时最容易发生断电,人在电梯内是十分危险的。消防电梯则是供消防队员灭火救援使用的,一旦消防人员启用消防专用按钮,各楼层的按钮都将同时失效。

拾壹

逃生途中不乱叫

不要在逃生中乱跑乱窜,大喊大叫,这样会消耗大量体力,吸入更多的烟气,还会妨碍正常疏散而发生混乱,造成更大的伤亡。

拾贰

身上着火不能跑

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你越跑补充的氧气越充分,身上的火就越大,也不可将灭火器对准人体喷射,这样可能导致身体感染或加重中毒,可以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

拾叁

室内着火闭门窗

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防止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蔓延,甚至发生轰燃。

拾肆

不到关头不跳楼

高楼着火不要轻易的跳楼,一般在二、三楼跳楼还有一点生还的希望,在四楼以上跳楼生还的机会就很小了,所以大楼发生大火时不要惊慌失措,盲目跳楼。

拾伍

披毯裹被冲出去

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千万别披塑料雨衣等易燃可燃化工制品。

拾陆

顾全大局互救助

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当被困人员较多,特别是有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在场时,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首先逃离危险区,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来源:宁夏消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