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长江丨走湘水,探湘源,寻找灵渠治水的秘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澧水沅水地图 美丽长江丨走湘水,探湘源,寻找灵渠治水的秘密

美丽长江丨走湘水,探湘源,寻找灵渠治水的秘密

2024-07-02 2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流过长沙的湘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湘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级支流,是今湖南省境内的第一大川。

它发源于南岭山地,逶迤向北,与省境内其他三条河流资水、沅水、澧水一同汇入洞庭湖,再往北注入长江。

湘江流域手绘地图 绘图:刘宇佳

这在当今已经是常识,但历史上,人们对湘江源头的认识却几经曲折。

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中的《海内东经》成书较晚,其后部从“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起,叙述了包括湘江在内的二十多条水道。该书云: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所谓舜葬,指九嶷山。从源地和流向判断,这条水无疑指发源于今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潇水。毫无疑问,这条资料是以潇水作为湘水正源的。

湖南永州,晚霞下的潇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九嶷山附近的水道被描绘得相当精准,其以南的西江和北江水系也出现了较为准确的大致轮廓。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现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 图片来源:FOTOE

而与此同时,被后世当作湘水正源的上游水系却被画得比较粗略。显然,该地图也是将潇水当作湘江正源来对待的。

湖南永州九嶷山风景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自汉代以降,人们的观点却忽然发生了变化。《汉书·地理志》在零陵郡零陵县下注记:

阳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

这条注记是《汉书》作者班固自己作的。文中“北至酃入江”是一个错误;“酃”指酃县,治所在今衡阳市,湘江无论如何不可能流到衡阳就入长江。但是该书对于湘江源头的记载,应该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看法。

这里说的“阳海山”,在一些典籍里也被称为“阳朔山”,实际上就是位于今广西兴安的“海阳山”。

时至宋代,虽然仍有一些典籍将湘江发源之处写成“阳海山”或“阳朔山”,如《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但这种以“阳”字开头的写法其实都是述古。凡以当时实际地理经验作为知识来源的,则都写作“海阳”。

从以潇水为湘江正源,到认为湘江发源于海阳山,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要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 图片来源:FOTOE

很早以来,潇水河谷和灵渠一线就都是重要的过岭孔道。从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来看,秦代以前,潇水一线可能更加重要。唯其如此,这一地区才会在地图上反映得更加精详。

秦始皇曾“使监禄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那么,秦始皇为何要开凿灵渠呢?

广西桂林市的灵渠航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了秦始皇征南越的军事行动:

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驽,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这里面提到的过岭交通线路有五条:“塞镡城之岭”为沅水一道,“守九疑之塞”为湘江干流潇水一道,“处番禺之都”实指湘江支流耒水一道,“守南野之界”为今江西省境赣水一道,“凿渠而通粮道”为灵渠一线。

湖南怀化,沅陵县城,沅水河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凿灵渠的目的是 “通粮道”,其沟通珠江与长江流域的作用可见一斑。

灵渠开凿后,不知是当时人认为发源于海阳山的湘江上游比潇水更远;还是形成了湘、漓同源的观念,从而觉得这一上源水量更大;或者是因为取道灵渠的过岭交通反超了潇水一线,以致感觉来自海阳山的这一上源更加重要。

总之,结果就是认为湘江正源发源于海阳山。这一错误说法从汉代以降便传承了两千年。

直到2010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后,人们才得知:

来自永州苹岛以上的潇水长度为346公里,流域面积120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6.1亿立方米;

源自广西兴安海阳山的湘江上源长度只有262公里,流域面积92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97.5亿立方米。

据此,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于2013年5月认定,发源于湖南蓝山县的湘江上源潇水为湘江干流,而发源于广西兴安海阳山的传统所谓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