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教授创作潮语RAP,火了“潮人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潮州人的特征 六旬教授创作潮语RAP,火了“潮人圈”

六旬教授创作潮语RAP,火了“潮人圈”

2023-03-26 0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林伦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首席专家;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韩山师范学院校长。

出版过数十部专著及逾百篇论文、编撰小学和幼儿园方言教材、开办自媒体公众号科普方言常识。自1981年开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林伦伦教授,40年“吾道一已而贯之”的在做方言保护与研究工作。

他举办的《潮汕乡土文化教学高级研修班》集结了数名方言研究专家,培训和影响了潮州市30多所小学和幼儿园的近百名教师。

因为热爱,林伦伦教授对方言工作的激情老而弥浓。他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表示,方言传播最需要攻破“方言无用”的潜意识影响。

潮汕方言蕴含潮汕智慧与幽默

N视频:你在多年的语言研究中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和经历?

林伦伦:本来只是把它作为可以谋生的一个专业而已,但越做就越觉得从事汉语方言保护和传承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慢慢就自觉地把它看成是对国家、对家乡有益的事业来做了。

语言学是比较冷门的、又要下乡做田野调查的学问,不但要有“板凳需坐十年冷”的恒心和韧劲,还要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一样,有“箪食瓢饮在陋巷”以苦为乐的精神。当然,每当田野调查发现一种新的语音现象,每当考释词语时发现一个新的本字,每当与人闲聊时发现一个未曾记录过的词语,都会有“发现新大陆”的快感。也许,就是因为不断有新的小确幸,使我对方言调查研究的兴趣不但从未减弱,而是与日俱增,老而弥浓。

N视频:潮汕方言和其他方言有何不同,请介绍一下潮汕方言的特点?

林伦伦: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专业术语应该叫“粤东闽南话”,也叫潮汕话、潮州话等。它与粤方言、客家方言并列为广东省三大方言之一。从亲属关系讲,它有很多特点与福建、台湾的闽南话相同。而与同省的粤语、客家话比较起来,其差别反而更大一些。例如,它没有f-声母,粤语、客家话都有;它有浊声母b-和g-;粤语、客家话没有;它有鼻化韵韵母,粤、客方言没有;它有喉塞音韵尾-,粤、客方言没有;它有8个声调,粤语有9个,客家话有6个。

虽然三种方言都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词语,但各自的特征词还是不同的。如潮汕话叫房子为“厝”,铁锅为“鼎”,丈夫为“翁”(ang1),老婆为“母”(bhou2),母亲为“姨”(ai5),儿子为“囝”(gian2)等。

潮汕方言还有近万条的熟语(包括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内容相当丰富,都渗透了潮汕人的智慧和幽默。

留下值得流传有价值的东西

N视频:为什么会创建“林伦伦方言茶话”,想要通过这个平台传播什么?

林伦伦:创建“林伦伦方言茶话”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方言茶话”读者面可以是全方位的,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者,下及中小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母语方言和家乡文化很感兴趣,但鉴于过去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他们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卸任韩师校长之后,就把这个纯公益性质的公众号开设起来。目的是把我40年来的学术成果科普给读者,独揽从写文章、编配照片到音频。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出近200篇文章,累计有16000的关注量,单篇文章阅读量达到1万+,经新华网转载的个别文章,阅读量达到20万+。

N视频:春节期间你在公众号上发表了潮语RAP“潮汕春节大闹热”,怎么会想到创作潮语RAP?

林伦伦: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与文化。保护和传承方言与文化,需要用青年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将音乐、美术(绘本、动漫等)、教育技术、舞蹈等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母语方言和家乡文化。此前,我还写过一首叫做《潮汕话,土与古》的RAP,也广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专业上我们叫做“多模态”地保护和传承母语方言和乡土文化。

林伦伦教授。

突破“方言无用”的潜意识影响

N视频:年轻一代越来越少说方言,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林伦伦: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发展趋向。因为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人们在选择学习的语言的时候,就考虑其经济价值的大小。最主要是受到“方言无用”的潜意识影响。

在粤方言区的广州、港澳,粤东闽语区的潮汕三市和客家话的梅州地区,方言逐渐流失的速度会慢一些。但在其他地区的客家人、潮汕人的第二、第三代的孩子们,母语方言丧失得很快。

N视频:你认为潮汕方言推广这项工作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林伦伦:最难的是思想意识问题。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是个综合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媒体、社会各单位和家庭等全体总动员。

其次是师资缺乏的问题,我和陈平原、黄挺教授的《潮汕文化读本》编好出版了,以为交给学校去教孩子们就可以了。没想到,40岁以下的小学和幼儿园老师们对母语方言和乡土文化的常识也几乎为零,最多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们才不得不在韩山师范学院和潮州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办起了“乡土文化教学高研班”,先教会老师,他们再去教孩子们。

第三,就是上面说到的技术性的问题,创新方法方式的问题。

发挥方言的沟通和精神纽带作用

N视频:你觉得当下的潮流文化对传统方言的推广有什么影响?

林伦伦:当下的潮流文化对传统方言的推广有很好的影响。这与我上面讲到的,政策导向有关,也与青少年蓦然回首有关。

他们发现自己与家乡文化的隔膜,甚至震惊于连母语方言都说不好。于是,学习母语方言的活动兴起,一个又一个方言歌曲乐队出现,例如海丰话的“五条人”,南澳话的“老船长”等,在全国都唱出了影响力。

可以说,这是一个保护和传承方言的春天。把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与潮流文化结合起来,以青少年们喜闻乐见的方法方式传播方言与文化,是个很好的创意。

N视频:你觉得推广方言在联系海外侨胞方面有什么意义?

林伦伦:我主张把潮汕文化称为“潮人文化”,就是因为潮汕文化是一个“带有地域特点的由海内外潮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群体文化”。以前有个说法,“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现在要改说,“粤东一个潮汕,国内各地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总共1500万+1500万+1500万=4500万人。

母语方言是沟通的工具,也是身份的象征,叫做“有声的LOGO”。它是沟通亲情乡谊的纽带,也是海外潮人的精神家园。一声“家己人”,会把彼此的距离拉近,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话。所以,潮汕地区要搞好经济建设,迎头赶上,需要加强各地侨务部门和海外地方会馆的联系,发挥潮汕话的沟通作用和精神纽带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地潮人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来参加家乡的建设。

其实,海外潮人中的有识之士,也很重视潮汕话的保护和传承,泰国的潮安同乡会、马来西亚的潮州青年联谊会等,都在努力做潮汕话的教学、传承工作。微信中有一则故事,讲一个阿嫲(奶奶)用一根藤鞭和6个硬币软硬兼施教孙子学潮州话,令人感动。

统筹:南都记者 柯晓明

采写:南都记者 柯晓明 李琳 实习生 邱锶 王熠

图片:陈海鸿 陈建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