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潍坊王敬良 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

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

2024-07-01 0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探索高职办学多元化的保障机制,多元投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层面‘大混’,二级学院‘小混’,实训基地实行股份制,与企业合作创设专业建设基金,学校的混改一步步深入,资本通道打通后,社会资本也将在各个层面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展望学校的未来,王敬良心中已然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未来,学校也会形成一个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山东省化工技术公共实训基地

求新

“工厂”搬进校,新模式带来新活力

“混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混改的目标也不是把新校区建起来就行了,往办学模式、育人模式等各个方面更深层的探索要做的还有很多。”王敬良介绍,在办学模式方面,从二级学院的‘小混’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再到专业建设,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已经在发生着改变。

在学校的山东省化工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上下两层楼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化工“工厂”,全套设备都是按照1:20的缩小比例呈现的。

“设备投资2000万元,全部来自企业,这里既承担着企业的员工培训功能,还是学校学生的实训基地,未来设备总投资1.2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是山东省最新、规模最大、设施设备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王敬良介绍,作为一个化工类高职院校,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有着覆盖化工全产业链的高水平专业群,要全方位服务山东省化工产业的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那么这样一个即面向校内学生,又面向企业员工开展培训的实训基地将发挥重要作用。

“单靠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多资金,也正是通过混改,把企业资本引入培训中心,按照股份制的模式,学校也才可能建起这么一个实训基地。学校负责管理,解决了学生实训的问题,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企业也可以实现盈利,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也是一个多赢的模式。”王敬良说。

在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办学基础条件在快速的改善,混改带来的红利也开始在学校的办学中一步步呈现。

在学校的一角,一架大飞机十分惹眼,这是山东高职院校购置的第一架完整大飞机,也是学校四个混改的二级学院之一国凯航空学院的实训设施,购买这架飞机的则是参与航空学院混改的合作企业。“2021年,通过混改设立的数字传媒学院、智能科技学院也都将正式开始招生。”王敬良说。

“2021年,学校将增加11个新的专业,其中多个新专业都是通过混改整合各方的优势办学资源而带来的新布局。”王敬良盘点着,新增加的水务工程、水务管理两个专业将有水务集团的深度参与,海洋化工技术专业则是与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合办……

“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工匠,专业建设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但如今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越来越高,专业建设只依靠学校自己的建设经费是不够的。”王敬良说,“而在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学校提供公共课程的教学,企业则负责专业师资的配置,校企双重管理,发挥各自优势,更加灵活的办学模式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

融合

一体化育人,混改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近年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混改则为破解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

“要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那么在人才的培养中,就一定要有双方的深度合作,至少在育人方面,校企要真的一体化。”自从酝酿混改以来,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也是王敬良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毕竟不管怎么改,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育人的质量、培养社会更需要的技术人才都是最根本的目的。”

如今,在位于滨州博兴的山东京博控股集团,已有三批来自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学生分别在进行着岗前学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这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的产业学院,学生在学校接受一年的基础学习后,将在这里接受与产业联系最为密切的学习。

“在京博控股的N1N教学实训与科学转化基地,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共有120个不同的实训场景,这在学校无论如何是实现不了的。”王敬良介绍,以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为试点开展的这场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探索如今形成了学校“五即”育人的创新模式,以现代学徒制为参考、以1+X证书为目标,通过双主体、双师培养,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招生即招工、岗位即课堂、劳动即学习、师徒即师生、毕业即就业。使育人融进企业文化,使教学融进岗位知识,使实训融进生产设备,使育人过程更具科学性,教学实训更具针对性,培养的人才也更具实用性。”王敬良介绍,在如今的京博控股,从高层员工到中层员工,来自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把学校搬进企业、把课堂搬进车间,通过这种校企合作,这也是一条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新途径。”

落实

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专业人做专业事

随着新校区建设的逐渐推进,王敬良也在筹划着进一步推进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

“公办高校、混合体制、民营机制,这个管理体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民营机制的灵活性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王敬良介绍,“在这个体制下,政府统筹,管办分离,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薪酬能高能低,效率也自然能实现最大化。”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形成“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校长负责、专家办学、教授治学”的办学体制,在混改谋划之初,这便是为学校设计好的,学校如今也在一步步地落实。

“党委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组织、意识形态方面,理事会决策主要体现在办学发展方面,尊重出资方权益;监事会侧重于资产的管理,一年一审计,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王敬良介绍。“但在办学方面还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校长负责,教授治学。”

“探索落实政府统筹管理、企业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学格局,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会用自己的实践提供一个成功的模板,如今,我们已经在路上。”王敬良介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