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从东山到漳浦:黄道周的生与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漳浦县许奇鸿 【史海钩沉】从东山到漳浦:黄道周的生与死

【史海钩沉】从东山到漳浦:黄道周的生与死

2024-05-10 1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站在漳州东山县铜陵镇码头边,眺望东门屿,但见小岛荡漾在碧海蓝天之间,翠微掩古刹,塔影幻蜃楼,令人几疑身在仙境。小岛呈“工”字形,面积不大,仅0.606平方千米[1],距铜陵镇约900米[2]。因其位于著名的东山关帝庙以东海面,故名“东门屿”[3]。又因岛上建有“东屿文峰塔”,旧名“塔屿”[4]。

东门屿上最著名的美食, 当属扇贝粥。捞取新鲜扇贝,去壳剥肉,配以本岛山泉水,文火熬粥,再撒上几把香芹,闻之盈室飘香,食之鲜美异常,足令天下老饕大快朵颐[5]。

我到东门屿,并非仅为扇贝粥,而是带着一丝疑问而来。清代乾隆《铜山所志》记载,东门屿“山多怪石、药品。平者为园。有石室,深广可容二十余人。昔黄石斋先生尝读书其中。”并特别注明:“载《(漳)浦县志》。”[6]可是清代康熙《漳浦县志》中的记录,却只有:“东门屿,上多怪石、药品。平处为园。种者必以舟渡。有石室,深广可容二十余人。”[7]未见黄道周读书于东门屿的记录。我须到实地,一探究竟。

如今东门屿上,还真有2处黄道周读书处。

一处为“云山石室”。沿岛屿南段岸边小径,东行百米,有巨石磊磊,交叠成2个小石洞,石上分刻“达观”、“槃涧”、“石洞”、“云山石室”等大字、暨残字数行。洞前还有一座石牌坊,正面额枋“黄石斋先生读书处”,左右一副对联:“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背面额枋“高山仰止”,落款则是非常奇怪的“乾隆16年9月8日”,未署名。《东山县志(民国稿本)》中说,“槃涧”二字,为明末忠臣路振飞所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坊,则是1751年(清代乾隆16年)福建巡抚潘思榘所立[8]。另有东山本地文史学者,又补充称,“云山石室”4字,是“黄道周亲笔题写”[9]。姑妄听之吧。

另一处,沿“云山石室”小径南行,至浸月湾畔小山岗,在硕大的“海滨邹鲁”石刻下方,有巨石斜倚成洞。石名“鹰嘴岩”,平视时,状若乌龟昂首向天;若登高再看,却似老鹰俯首瞰海。石洞外,刻有2个大字“石斋”,旁有5行小字:“先生节义,照耀今古。石室荒凉,仅存遗址。鱼跃鸢飞,具见大道。谨署二字,以诏后人。”落款:“中华民国4年6月秋浦,许世英偕许兆柱、俞绍瀛、胡韫玉、徐时霜、王绍许、于胥乐同访。”从字面上理解,民国初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认为,鹰嘴岩才是真正的东门屿黄道周读书处[10]。

果然,如今鹰嘴洞内,有小神台,台前一对香烛,一座小香炉,无神像,惟挂彩幅,上绣“黄道周公”4字,以及未能免俗的“好运来”3字,供百姓祭拜。

东门屿鹰嘴岩“石斋”:许世英生造的假遗址

在东门屿鹰嘴岩上题刻“石斋”的许世英(1873-1964年),民国初期北京国民政府要员,被视为司法干才,1915-1916年间任福建巡按使,后曾出任北京国民政府国务总理。

对于东山来说,许世英是位恩人。1915年6月底,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视察东山。同年12月前后,许世英呈请北京国民政府增设东山县。有意思的是,许世英旋即去职返京。1916年4月,已就任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总长的许世英,亲自函复批准设立东山县。1916年5月1日,东山县成立[11]。

对于巡视东山、东门屿一事,许世英本人留下详细记录。1915年6月25日凌晨,许世英乘军舰从厦门青屿海面启航,经浯屿、镇海城,下午1时至东山岛铜陵镇登岸,视察砺兹学校(南溟书院旧址)、黄道周故居、风动石等处。26日凌晨,许世英登舰,巡视至诏安县南港洋面,下午返回东山。27日上午10时,许世英率许、俞、胡、徐、王等5人,搭坐舢舨,登上东门屿。根据许世英记录,当时“云山石室”周边,“四无居人……石斋读书处,三四巨石,纵横互叠,自成两洞,更支以石片,约略成室。先生当年读书于此……今石室已坏,两洞依然,架柱设梁之处,以墙基依稀尚在。”许世英并作《访石斋先生读书处》诗一律:

“奇峰怪石钟灵气,大海洪涛恣远观。

天与斯人存正义,心伤王业未偏安。

谈经早具千秋想,入室今犹六月寒。

怅望空门一洒泪,曩时谁复共艰难?”

上午11时,许世英等人返回东山[12]。

从上述记录来看,许世英显然知道当年“云山石室”,是东山当地人认为的“黄道周读书处”,并且见过当年残存的梁柱墙基等遗址。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在鹰嘴岩那里题刻下“石斋”2字,活生生造出一处假遗址。这大概是许世英身上文人气的一次随性发挥吧?

黄道周的籍贯

大名鼎鼎的明末忠臣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一字“细遵”,早号“螭若”,后号“石斋”。明代福建镇海卫铜山守御千户所(今漳州东山县铜陵镇)人。

黄道周的籍贯问题,错者俯拾皆是,值得一说。

今日东山、漳浦两县《县志》,都说黄道周是漳浦县人。《东山县志·黄道周传》记载:“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明漳浦县铜山所深井村(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人。”[1]《漳浦县志·黄道周传》亦载:“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明万历13年(1585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村。”[2](深井村的问题,详下文)

将黄道周的籍贯错认为漳浦县之误,首推黄道周门人洪思所撰《黄子传》:“黄子,名道周……漳浦人。”[3]明代东山岛,确为漳浦县地界,但铜山守御千户所(今东山县铜陵镇),并不归漳浦县管辖,而是隶属福建镇海卫指挥使司(今漳州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

洪思的误记,一路流传至今。《明史·黄道周传》中,更是错上加错:“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4]这个奇怪的“幼平”,显然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上讳而篡改,当年情有可原,如今再错,则不值一哂[5]。

回到当年。明代实行世袭军户制,且军、民分治,卫、所籍(军籍)与府、县籍(民籍)管理,截然分开,互不隶属。著名明史专家顾诚先生,专作《谈明代的卫籍》一文,已说清此事[6]。

以今日漳州地区为例。明代时,既设立漳州府(约等于今天地级市),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等10县,又设立漳州卫、镇海卫等2卫(约等于军分区),其中,镇海卫下辖7个千户所(含陆鳌、铜山、玄钟等3个“守御千户所”)[7],漳州卫下辖6个千户所(含“南诏守御千户所”、“守御龙岩中中千户所”)[8]。军、民分治,一目了然。

缘此,明季史料中,对明代军、民分治体制,记录清晰。曹溶《明人小传》载:“黄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漳州镇海卫人。”[9]黄宗羲《明儒学案》载:“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福之镇海卫人。”[10]张岱《石匮书后集列传》载:“黄道周,号石斋,福建镇海人。”[11]查继佐《罪惟录》载:“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先世福莆田,徒居漳铜山所。”[12]所记皆明确无误。直到清代康熙《漳浦县志》中,犹记录准确:“黄道周,字幼元(为避讳,改‘玄’为‘元’——笔者注),号石斋,铜山人。”[13]

可惜当代学者多不肯下功夫去读原始史料,以讹传讹,至今仍将黄道周误视为漳浦县人,令人无语。

顺提一点,诚如《罪惟录》所记,黄道周的祖上,祖籍福建兴化府(今莆田市)。和绝大多数福建镇海卫的官兵们一样,黄道周祖上,明初在兴化府被抽丁入伍,后派驻铜山守御千户所,从此成为铜山所人[14]。黄道周自己在《乞言自序状》一文中,也有“曾祖讳宗德,其先从莆阳(莆田),徒居铜海,再世矣”的词句[15]。

东山县铜陵镇:黄道周故居“石斋”

细究起来,东门屿上的“云山石室”,是否真是黄道周读书处,也颇可疑。黄道周殉国后,其门人弟子们编撰的黄道周史料,都说黄道周幼年时读书的“石斋”,位于今日东山岛铜陵镇上,而非东门屿。

洪思《黄子传》记载:“黄子,名道周……少居漳海铜山孤岛中,后有一石室可居,名曰‘石斋’,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16]黄景 《黄道周志传》中也称:“明铜山黄公,后先最并美者矣。公讳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先生。先自莆田徒居铜山所,所隶漳,岐海最南,海波拍户。环崖诸峰,含霞饮景,在嵯峨掩霭间。所居负数间巨石,恒有落势,公号‘石斋’以是。”[17]类似记载还有清初编撰的《南疆逸史》:“(黄道周)所居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自幼坐卧其中,故门下士称之‘石斋先生’。”[18]《明史·黄道周传》的记载也一样:“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19]

从上述记载可知,今日东山县铜陵镇“风动石”附近,明代时有黄道周故居,故居后侧,也有巨石叠垒成洞,黄道周自幼读书其中,因此自号“石斋”。

可悲的是,铜山古城屡遭浩劫。1627年(明代天启7年),海寇登岸,铜山所城内的衙署、兵营,被毁殆尽。1664年(清代康熙3年)5月,清廷又下令迁界,清兵推城焚屋,铜山所城尽成废墟[20]。《乾隆铜山所志》中,曾愤怒记下“国朝迁移后,城郭、丘墟、庙署、宫室,尽为茂草”的血泪控诉[21]。至1915年民国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视察东山时,所见到的黄道周故居,已是一派荒凉景色,早已不见“石斋”原貌:“(东壁)书院之左为石斋故里,野草自青,荒凉可念。贤人之居,仅以片石表之,则后生小子,不能继起可知也。”[22]

据此推断,大约缘于清代乾隆年间福建巡抚潘思榘多事儿(或者为掩盖清初迁界、毁铜山城的罪行?),在东门屿上擅立“黄石斋先生读书处”牌坊,将东门屿“云山石室”处的石洞和房屋旧址,有意无意地误认为是黄道周幼时读书处“石斋”。其后谬种流布,至清代乾隆《铜山所志》和《东山县志(民国稿本)》中,均已将东门屿“云山石室”,视为“明黄石斋先生读书处”[23]。今人更添油加醋,宣称“云山石室”4字为黄道周所题[24]。于是,东门屿上的“云山石室”和“石斋”(详前文)这2处假遗址,游客趁之若鹜。而东山铜陵镇上,真正的黄道周幼年读书处“石斋”,早已消失在明代海盗与满清官军燃起的冲天大火之中。

东山县铜陵镇:黄道周故居“深井”

东山、漳浦两县《县志》中,都信誓旦旦写道,东山黄道周故居,在“漳浦县铜山所深井村”[1]。可是查遍漳浦、东山、诏安诸县《县志》,东山岛上,并无“深井村”这个村子。这可真奇怪。

此次再访东山岛前,我再读原始史料,只在黄道周门人洪思和庄起俦各自编撰的黄道周年谱中,找到“深井”的记载。洪思《黄子年谱》说:“明神宗万历13年乙酉2月己卯9日庚戌,丑时,黄子生于铜山之深井,讳道周,字幼玄,一字细遵,号石斋。”[2]庄起俦《黄忠端公年谱》的记录更详细些:“我文明伯、少保黄夫子,学者称为石斋先生,讳道周,字幼玄,一字细遵,生当神宗万历13年乙酉2月9日……又所生之地,在漳郡铜山所之深井,世称深井黄氏。其地郁嵂环回,大浸浩汗。先生之生,盖备萃天海之精者也。”[3]都只提到“深井”这个名称,并无所谓“深井村”一说。

今日东山县铜陵镇“风动石景区”内,就在铜山城隍庙侧门旁、关帝庙右侧,有修葺一新的黄道周故居,为东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屋内,供奉黄道周塑像,陈列黄道周生平事迹展览。其中有间屋子,摆了一张明式木床,悬挂牌子介绍说,1585年(明代万历13年)农历2月初9日,“黄道周在此出生”,令人忍俊不禁。为发展旅游而生造各种假古董,为近年恶习,只能摇头叹息而去。

感谢东山县铜陵镇“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的孙用川会长。他帮我解开“深井”之惑。孙会长说,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里,与黄道周故居仅隔一条小巷,周围邻居都姓黄,均为黄道周族裔。如今景区开发,这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他写过《菜园仔底怀旧》和《再说菜园仔底》两篇文章,力辩“深井村”之误。孙用川会长写道:“‘深井村’这种叫法是不妥的,只能称为‘深井’。这里的地名,本来就叫‘菜园仔底’。我与此地的居民一样,无法忘记这一个名称。”[4]孙会长还说,当年的孙家与黄家,相隔虽仅一窄巷,但两家井水,绝不相同。黄道周故居院内的古井,井泉甘淡,四时不旱,足供黄氏饮用,故名“深井”;而孙家院内的井水,“带咸味,不堪食用,只能用于洗刷。”[5]

如今黄道周故居院内,那口“深井”犹在,是故居中唯一与黄道周直接相关的明代遗存。我试着打了杯水喝,感受一下“夫子圣泉”滋味,但觉井水清冽,微甜,怎么也想不到在沙飞浪舞的海岛上,也有如许甘泉,正如谁也想不到在海隅军营“铜山守御千户所”城里,能诞生出那位“一代完人黄道周”。

平和县灵通岩:真正的黄道周读书处

东山县铜陵镇里,真正的黄道周幼时读书处“石斋”,早已湮灭在历史的烽烟中。但有一处黄道周年轻时读书处,至今犹存,在平和县灵通山上。

灵通山,又名大峰山,位于漳州平和县西南部的大溪镇,为典型的火山峰丛地貌,主峰海拔1282米,有17峰、6寺、5岩、18景之称[6],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仰望灵通山,遥见灵通七峰,朋侪并立,重岩迭嶂,雄伟奇峻,壁立万仞,直插青霄。步入登山石阶,虽逶迤诘屈,萦纡陡峭,却一路泉瀑飞流,山花交映,浓荫蔽径。行至半山之上,又见岩突廊窄,仰不见日,灵通寺仿如悬挂于绝壁之上,傲然俯瞰山下的层峦如海,群峰如聚。

黄道周门人洪思在《黄子年谱》中说,公元1604年(明代万历32年),19岁的黄道周“之平和,居大朋山,所谓大峰山也。”[7]汪奇猷《黄石斋传》也说,黄道周“尝读书于大峰山,多有著述。”[8]28年后,黄道周犹心心念念于灵通山,并于1632年(明代崇祯5年)写下一篇美文《梁、峰二山赋》(“梁”指漳浦县梁山,“峰”指平和县大峰山,即灵通山),大力宣传“与黄山相似”的平和灵通山仙景:“及临漳之西又九十余里,有天(大)峰之山,飞颉攙睨,亦有万仞;洞壑绵亘,钩梯悬绝,猿鸟四时腾空塞径。其岩廊诡嵌,或数十步,皆在山膂,如束腰帛。其垂瀑飘注,或数万尺,皆目山南而下,如散髫结……其峰……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当无不及,或有过之。然以僻在遐荒,舟车阻修,瓢鼓限于渔津,冠盖回于雁翼,徒为樵夫、牧竖指顾动色,虽在乡邑之内,无复知之者。”[9]

灵通山也始终记着黄道周。如今灵通寺侧,有一眼名闻遐迩的灵通山泉,漳郡各县人士上山,必到此一饮甘露。泉旁有小庙,供奉黄道周、陈天定、林鹤胎3先生神位,并供“黄道周先生”神像,朝服冠带,危襟正坐,左执书卷,右执朝笏,面色祥和。

我注意到,上山的香客游人,每每饮完甘泉,必到““黄道周先生”神像前参拜,甚至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方才离去。

儒家楷模黄道周

黄道周无愧于时人及后人的尊敬与崇拜。历史中的黄道周,几乎就是传统儒家文化所能培养出来的最高标准的道德典范、与人生楷模。

黄道周出身贫寒,但从小学习刻苦,崇尚气节,力行道统:“黄子少贫……少小即善攻苦,尚气节,贱流俗,直以行王道、正儒述为己任。”[1]

黄道周学问渊博,观点正统,广受敬仰:“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2];“其学深于天人之际,极博穷微,皆本于六经”[3]。

黄道周性格正派,澹泊寡欲,却正直敢言:“道周性强忍,敢言,以贤者自命。澹泊廉静,不事鲜好”[4],“自任天下之重,崇正去邪,尽忠补过,引裾折槛,九死不回。”[5]

黄道周胸怀坦荡,行事磊落,是位真正的君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计吾生年以来,未有一言一事,内不可告于妻子,外不可告于朋友,幽不可告于鬼神,明不可告于黎献者。”[6]

黄道周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一生清苦,负土庐墓,不营田宅”[7],虽位列宰辅,晚年却到了要靠蔡夫人拮据盘算,“以有朝夕”的地步[8]。

黄道周身体健康,事必躬亲,不假婢仆:“非有妻奴之奉、婢仆之累”,“从不畜代笔,缮謄俱出五指,即诸疏皆然”[9],“腕日可(写)万字,足重趼行二三千里”[10],并自豪宣称:“自二十岁躬耕,手足胼胝以养人。迄四十余削籍后,徒步荷担,一二千里不解屝履。”[11]

黄道周还多才多艺,“书法妙人,亦偶为画”[12],今人评价黄道周书法,“真、行、隶、草,各体兼能”,尤其黄道周的小楷,“在明代擅写小楷书家中,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清人宋荦对他的楷法评价为‘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并非虚誉之词,是非常中肯的。”[13]

甚至连黄道周的外貌,都符合儒家传统审美观,肌体清癯,崖岸高峻:“眼如镜,骨如铁,姿如独鹤。至其中所矻持,壁立万仞,便自谓奔雷掣电、排山倒海,弗能夺之矣。”[14]

最重要的是,黄道周“以身许君,独立敢言,滨死不悔,国亡与亡,实为一代完节之臣,可谓忠孝大儒矣!”[15]黄道周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儒家“忠君报国”的最高政治信念。

缘此,清代乾隆皇帝,屡次赞誉黄道周为“一代完人”。

1775年(清代乾隆40年)11月,在讨论赐予明季诸臣谥号时,乾隆皇帝专门下谕,称赞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等3人为“一代完人”:“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16]

1776年(清代乾隆41年)11月,在指示编纂《四库全书》原则时,乾隆皇帝再次在谕旨中盛赞刘宗周、黄道周等2人“不愧一代完人”:“若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17]

3年后,1779年(清代乾隆44年)2月,乾隆皇帝又称赞黄道周等人的道德与气节:“前因明季诸臣,如刘宗周、黄道周等,立身行已,秉正不回。其抗疏直谏,皆意切于匡救时艰。忠荩之忱,溢于简牍。”[18]

乾隆皇帝的赞语,当然有私心,他希望臣下皆能以黄道周辈为榜样,品德无瑕,尽忠报君。但是,站在黄道周的角度看,能赢得敌人后代的尊重,他沧桑的心灵,或许在九泉之下,能获得些许安慰吧?

漳浦县绥安镇:黄道周纪念馆

修身齐家、忠君报国的黄道周,严格遵循儒家规范,将自己培养成一代完人。但儒家文化却欺骗了黄道周,不仅不能回报他一个忠孝双全的理想世界,甚至无法为他提供一片宁静的心灵天空。

公元1607年(明代万历35年),黄道周父亲过世,铜山黄氏“亲戚乖离”,使黄道周“穷至不能为丧”,差点无法安葬父亲。“忠孝”为儒家理论双翼,黄道周却在“孝”上,首先碰了一鼻子灰。史书记载,黄道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筹借到丧葬费时,“且哭,且奔,而且踊也”,精神差点崩溃。2年后,1607年(明代万历37年),伤心的黄道周离开铜山,携母亲迁居漳浦县城的东皋[19]。这大约是黄道周后来被人称为“黄漳浦”而非“黄铜山”的根本原因所在。

今日漳州漳浦县城绥安镇,龙湖大道边,有一座黄道周纪念馆,前身即是黄道周在东皋所建居处,1643年(明代崇祯16年)扩建为黄道周讲学的“明诚堂书院”。书院建筑,基本保存完好。院中,有一座研究天文、易理的石构“天地盘”,盘面刻16284个方格,方格间刻同心圆8圈,殊为珍贵,已成为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综观黄道周一生,虽德才兼备,以身报国,但总是与蹉跎、困顿、窘迫、绝望相始终。政治上,黄道周也无法实现儒家提倡的“臣忠-君贤”的政治抱负,他既无法让表面自视贤明、实则颛权自恣的崇祯皇帝接受其忠谏,也斗不过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翻云覆雨的官场同僚。黄道周曾自省身世,中夜酸凄:“自己巳(1629年,明代崇祯2年)出,得褫革(官职);丙子(1636年,明代崇祯9年)出,得累系(监狱)。九死一生。方当以望六之年,荷戈赴伍。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可奈何?!”[21]黄道周的天问,永远无法从儒家文化那里得到答案。

文化上,一身才气的黄道周,也如浮萍飘零,根无所系,只得埋头于玄之又玄的《易》学研究。他用“易”来解释文学发展历程,提出“汉、唐而下,斗分自赢趍缩,文章自盛趋衰,崔、蔡之文,不及班、扬,韩、柳之文,不及沈、宋。至元以来,斗分自缩趍赢,文章自衰趋盛,陶、刘之纵而有徐、何,徐、何之继有王、李。又先辈诗盛而制义未昌,今诗衰而制义始盛。”[22]如今听来,令人哭笑不得。崇祯皇帝即位,黄道周又“以《易》数”,算出明廷日薄西山的危险,可惜无人肯信[23]。甚至连他的政治主张,也只能“以《易》数,复上《小人勿用疏》”,结果引来崇祯皇帝新一轮的暴怒[24]。

加上明清鼎革,军阀专权,儒家文化培养出的一代完人黄道周,虽位列宰辅,德隆望尊,清誉昭彰,实则文不能统领群僚,武不能麾兵杀敌,内不能经济粮饷,外不能联络天下,完全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不止一部传记中写过黄道周的一段梦境:明亡之后,南明弘光政权命他离开南京,出祭禹陵。途中,黄道周梦见明太祖朱元璋,厉声斥问他:“卿竟舍我去耶?”黄道周只能郝颜以对曰:“朝廷舍臣,非臣舍朝廷。”结果从梦中惊醒,“彷徨而泣”[25]。

对现实彻底绝望、精神上却仍坚信儒家文化的黄道周,几乎只剩“以身殉国”这个选项。史载,黄道周出南京时,在内衣上刺绣“大明孤臣黄道周”7字,并对朋友们说:“江南必败,我不知何死,当以此为职。”[1]

黄道周已做好赴死的准备。

漳浦县绥安镇:黄道周墓暨四君子墓

如今的漳浦县城绥安镇北部,有处老地名“北山”,今名“石斋公”,得名于黄道周黄石斋墓在此。墓建于1662年(清代康熙元年),呈“凤”字形,墓碑文“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前詹事府经筵讲官、赠‘文明伯’、谥‘忠烈’石斋先生、暨配封正一品夫人、谥‘孝徽’蔡氏之佳域”,后墙上添镌4个金色大字:“黄道周墓”。墓前右侧,有追随黄道周同时殉节的“门人四君子墓”,墓碑断为两节,原文为“殉节门人四君之墓:兵部职方司玄水毛公、渊卿赵公、中书舍人敬儒赖公、时培蔡公”[1]。

公元1645年(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2年)冬,痛恨于郑芝龙擅权的南明宰相黄道周,开始了他赴死的北征。带着满腔爱国热忱和对老师的崇拜之情,八闽及江浙的黄道周门人弟子们,带来了4000名乡兵。待到部队开赴江西前线之时,只剩兵1200人、马10匹、粮30日。行至浙江开化县,仅余数百人。绝望的黄道周,自带20骑,手挥小帜,带头冲向婺源。结果可想而知,未经战阵的乡兵,纵有一腔爱国精神,岂是训练有素的满清铁骑的对手?乡兵一鼓而溃,黄道周被俘[2]。

1646年(南明隆武2年,清顺治3年)3月初5日,一代完人黄道周,在南京殉国,享年61岁。他的4位门生:兵部主事赵渊卿、中书舍人及门赖敬孺(字光启)、通判毛玄水、内弟蔡时培[3],捧着黄道周被砍下的头颅,哭曰:“师乎!魂即少须,吾即来矣!”即与老师同时殉国[4]。

临终前,黄道周啮破手指,血书16字遗言:“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5]一直到死,黄道周念兹在兹的,仍是将他逼上绝境的儒家文化。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8时32分。连续三个通宵之后,终于改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