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云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漳州云霄特产有哪些 舌尖上的云霄

舌尖上的云霄

2024-06-24 0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在云霄丰富的海鲜资源中,大宗盛产的应是泥蚶、青蟹、巴非蛤、缢蛏、大蚝(牡蛎)等优质海产品。据介绍,2015年,来自江河湖海的馈赠,水产品总产量有22多万吨,其中泥蚶1.2万吨,锯缘青蟹0.15万吨。

我认为,最能代表云霄特色的海产品,莫非东厦锯缘青蟹。锯缘青蟹具有个体浑圆、颜色鲜红,肉质清香、膏体金黄、咸淡适中,既无咸腥味,又无淡水臭泥气,白灼蟹肉蘸以姜蓉,鲜味逼人。

据了解,漳江湾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是漳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在东厦镇15个村的中心点,海区呈橄榄状,腹大口小,潮流畅通,此处淡水减弱,咸度逐渐加大,水质咸淡适中。同时,海湾每天有 2 次潮汐,红树林又具有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多样性和天然净化海水水质的特殊功能,特别适合青蟹生长,东厦镇成为主要产区。

同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培养出漳江出海口的竹塔泥蚶。竹塔泥蚶养殖历史悠久,据《漳州市渔业志》《云霄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年),云霄所产泥蚶已负盛名,泥蚶具有咸淡适中、肉质脆嫩、蚶血鲜红、营养丰富特点,保质期长达15天。云霄还有“腌血蚶”独特吃法,先将洗净的蚶放入开水中烫一下,然后用酱油、盐、芫荽、蒜头、生姜、辣椒粒及料酒、醋,腌制,再冻上4个小时食用,其味美不胜收。我又查阅一些资料,读到清代《食疗本草》说是,“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医林纂要》也说,“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云霄进士陈翼飞云:“蚶少时棱多,渐大渐少,绝大时止三棱,如车之渠,色明如蚌,治之即砗磲。”

泥蚶常食能健脾胃、补血养颜,更是节日馈赠亲朋好友或请客下酒高级佳品,云霄民间还有除夕前夕送灶君吃泥蚶的习俗,延续至今。有趣的是,现在竹塔泥蚶产区,都会采取放养外地泥蚶的做法,就是把广东阳江、广西钦州等地的泥蚶调运过来,在云霄泥蚶生长地域寄养,让其自然生长,咸度退了,肉质嫩了,品质远高过其他地方的泥蚶。

当地主人还告诉我,1985年,在滩涂推行人工尼龙索吊绳养殖大蚝新技术。让蚝苗在海里吸收微生物自然生长,年底便可收割。云霄人依靠自己的智慧,获得大蚝美食。

早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东厦缢蛏、文蛤已是云霄特产。缢蛏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形狭而长如中指;文蛤外观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外面灰白色,平滑而有光泽,断面显层状,都具有肉脆嫩、清甜溢香,咸淡适中,具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喜的是,1978年,在云霄境内东山湾新发现“巴非蛤”,现在主产区也在列屿镇,因此叫列屿巴非蛤,具有贝壳较薄,呈长椭圆形,壳表面有美丽的棕褐色花纹和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壳缘光滑,贝壳内面中央呈紫红色,小月面细长,披针状,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健康海洋食品。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云霄盛产天然优质的海鲜食材,是人们品尝海鲜、购买海产品的理想之地,有“要吃海鲜到云霄”之说。

蔬果的美味

漫步云霄大街小巷、夜市摊点或去餐馆,说是吃“时蔬野菌”的菜肴,你便可听到店家向你拉着长调,和着节奏,向你报出用牛蒡、虫草花、芦笋、鸭掌菜、蕨菜、姬松茸、芦荟等食材,烹调出的“蛋白炒芦荟”“野菜牛肉卷”“日式炒牛蒡”“鲷鱼芦笋卷”“凉拌焯蕨菜”等菜谱。因为是有机的绿色食材,清淡、鲜美、原味,吃起来口感极佳,味道格外香甜,甚至连私房新腌萝卜干、新腌的芥菜也让游客们赞不绝口。

云霄西北部马铺乡充分利用多属海拔300米以上的低矮丘陵地,昼夜温差大,具有避风防冻,土层疏松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功规模化种植淮山。

淮山,别名山药,块茎肥厚多汁,又甜又绵,且带粘性,“山药炖排骨、清炒山药片、红烧肉炖山药、淮山红焖羊肉”,生食热食都是美味,是一种保健食品,又是名贵的药材。东与马铺毗邻的下河乡村,沿乌山山脉成条状分布,气温偏低,日温差大,明万历时期就开始引进金枣。“下河金枣”具有皮薄柔嫩,橙黄泛金,可供鲜食、药用和金枣精制品的原料,极富盛名。清末民国初,“下河金枣”远销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地一年四季馈赠给云霄繁多的竹笋,但每年惊蛰过后,云霄春笋特别鲜嫩味美,因而被誉为云霄春天的“菜王”。在云霄春笋入馔,最知名的菜品当属与土鸡同煨成汤,口感滑嫩爽口,有利窍、通脉、化痰、消胀、助阳气生发的功效。此外,取云霄春笋为主食材,只用简单的盐和味精烹饪方法,演绎出“油焖春笋”“荠菜春笋”“鲥鱼春笋”传统风味菜,那鲜嫩、色亮、味美、老少皆宜。

云霄是“中国枇杷之乡”,是全国早熟优质枇杷产业基地。到古城,不能不品有“闽南开春第一果”美誉的枇杷。云霄枇杷种类繁多,素以柔软细腻、多汁化渣、酸甜适度、风味香浓、外观鲜艳、果面富有绒毛而著称,以致声名远播。

云霄在明代已盛产枇杷,且其功用为人们所熟知。“春来无处不吃花”,鲜花入馔,以花酿酒,拿花制茶。特别是用枇杷叶入药,据《县志》记载:“1962年,县医药公司收购枇杷叶,根据中医配方生产川贝枇杷露止咳糖浆和枇杷膏。1963年医药公司制药厂根据地产枇杷叶、桔梗、薄荷,加上川贝、杏仁和白糖等原料生产枇杷露。”近年,又研制开发出枇杷花茶、枇杷饮料、枇杷酒、枇杷膏等系列新产品,枇杷成为热捧的“黄金果”。

厨房的美味

民以食为天,古城人自然也不例外。这一次我来云霄采风,领略古城美食,我费了很大的劲,计划将美食分成“海鲜类、蔬果类、糕点类﹑家常粥膳类”作数字上的统计。

但是,统计云霄小吃的菜品数量、划分菜系,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只是觉得云霄的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兴许由于厨房藏匿着各种秘密,食材、佐调料的配比,对时间的精妙运用,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些差异构成了绚丽多姿琳琅满目的菜品和菜系,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云霄特色小吃推崇“大众美食的精华”,可分为街巷摊贩店与老摊店二类。除了老店,卖早点类的小吃摊限于早上营业外,夜市小吃集中在夜市里,配合着“不夜城”,因此,超过午夜12点甚至彻夜经营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云霄餐饮业中,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有一盘你最爱吃的家常菜,如芋头、蚵仔煎、肉粽、卤肉饭、猪血糕、鱿鱼羹、葱油饼,诸如此类。

就是炒面线的配料也很丰富,有肉丝、虾仁、高丽菜、香菇条。这些丰富的大众菜肴,看似简单的在锅里沸腾下,就让美味释放出来,但却蕴藏着厨房的秘密,这秘密流传了几千年,当你在品尝的同时,自然会不得不佩服云霄独特风味的饮食,举不胜举。

云霄经典的主食水面,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云霄菜系中的看家菜,吃起来爽口开胃,百食不厌。水面,一要把面粉搅出筋来才做面条;二要肉丸加猪骨汤,那汤鲜又要有味;三要浇头好,要浇上几粒馄饨和肉丸,馄饨用碎肉,入口能咬出小肉块,吃出肉香,肉丸用新鲜瘦猪肉打成肉茸,再加玉米淀粉做成,吃到嘴里脆响。最后,还要浇上一点用猪油炸成金黄色的葱头,便满碗荤香了。

到将军山品尝“烧窑鸡”是必不可少的。烧窑,就是把砖瓦砌成的窑穴烧红,再将柴火取出,放进处理好的鸡,再用沙子盖在窑外面,以炭火高温烘焙,把鸡“捂熟”。我想起小说《京华烟云》中,林语堂谈了对叫花烧鸡的看法:“鸡本来有其美质,如果诱发过甚,填充东西过多,过于压榨,加香料过多,只会分散其纯净的美。”将军山烧窑鸡用精选的上等鸡,仅仅加上自家特制的酱汁腌渍,用锡纸包严,然后放入窑里烧烤,这样烹制出来的鸡,肉嫩鲜香,色泽金黄,香味四溢,滋味别致。

如果你到云霄参加婚宴,将会品尝到绿豆甜、花生甜、王犁甜、芋头甜的“四甜”和白斩鸡、白批、烟肠、肉管、韭菜为固定盘的“主脚与盘脚”。在婚宴上品“四甜”“主脚与盘脚”的婚俗,现在成为家庭和“熟食店”主菜。

民间将传统饮食文化如此完好继承创新,有乡愁,有回忆,古城人常为此骄傲。

云霄幽深的古巷道,散发出淳朴怀旧的气息,离繁华的大街仅几分钟路程。你在不经意间会发现,从百年老字号店、新开的糕点店到巷道旁小摊店上,陈岱浮枣、峢屿咸糕、咸酥仁、宝珍月饼、冬瓜饼、捅孔饼、花生轮、酥糖,同样冠之于云霄小吃美食。

如果你是一位细心人,还可以向商家了解到传统手工配制生产的方法:

糖糕类手作

用萝卜和米粉浆或米粉,调配油、盐、葱做成的菜头粿;

将绿豆去壳磨成绿豆浆,加入明矾澄清后,取沉淀豆粉加糖、盐煮熟后,成透明有弹性的绿豆粉粿;

用糯米粉、白砂糖、植物油、芝麻、花生制作成的糯米糍粑;

以中草药仙草干,放入大锅煮,煮成仙草茶,和上米粉,再用传统工艺熬煮而成的仙草粿;蔗糖制成其皮,花生制成其馅,经过精加工,制作成的酥扛或麻酥糖;

用精选花生仁、优质蔗糖、猪白膘肉、麦芽糖、香葱作为主料调出的“隔壁响”;

以糯米作枣子状,外裹以白糖,加工成枣子状,放进油锅炸熟的“傻新娘”,又称“寸枣”。

挣到一笔钱能安安心心的出去旅游一趟,富游,不要穷游,怎么舒服怎么玩。

这些小吃都在糖糕类食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云霄人逢年过节、休闲品茶、拌人手礼及馈赠亲朋好友的高档佳品。

是的,中国传统烹饪在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它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这种心口相传,延续了家的味道,也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基因。

……

从古到今,云霄人获取食物的实践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舌尖上的云霄,所打造出的食品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坚持下去,不失为一种追求。

作者:蔡天初 选自《走进云霄》 图片来自网络

由福地炎黄(ID:fudiyanhuang)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

福地炎黄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每周末 带你领略福地炎黄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