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演讲练声的方法和技巧 练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练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4-07-10 18: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另外,播音绝不单纯是嗓子的展现,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俩嘴唇一碰"那样简单的事情。它是全身运动,也是重体力劳动。不练声的话,很多发声部位的肌肉就会萎缩,也就会增加你主要用声部位的负担,使你用声不持久,嗓子也容易坏。

前不久,我到天津广播局去讲课。从早晨8点半开始,一直讲到中午12点,中间也没喝水,用的声音又比较大。他们问我累不累我说很正常。最后还朗诵了《唐诗宋词》的开篇,也没有感觉到累,我觉得这就跟练声有直接关系。练的目的是使全身各个部位应该发挥作用的都让它发挥起作用,这样就减轻了嗓子的负担,着力点不全都集中在嗓子,而是分解到各部位。我连说带比划,各部位都动员起来了,这就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长久的用声时间。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推荐方明老师用过的一种练声方法,叫做--“咽音练声法”。(编者加)

(1)练咽音的缘起。

关于练声,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自己专门的方法,都是跟姊妹艺术学习的。过去也请歌唱演员、曲艺演员给我们讲,借鉴他们的一些方法,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特点。我一开始工作时,也是东学一点儿,西学一点儿,主要就是保证早晨播音时没有睡觉味儿,不要嗓子没开就去播音。

怎么样科学地用声,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和保持方法,还是从1972年开始的。经过“文化大革命”,我的播音高上了一个八度,长时间当然承受不了,结果就把嗓子喊横了。低音哑,下不来,高音上不去,嗓子一点儿亮音都没有,而且声音不耐久,播上一两干字,就累得不得了,以为从此就告别播音行业了。后来,碰到广播合唱团的指挥聂中明老师,他听了我的播音后,说可以帮我练一练。那时候聂老师在“文革”中也受到冲击,被调到文艺部当导演。他指挥合唱团的时候,比较重视练声。在播音部里,我和潘捷、丁然组成一个练习小组,请他来教我们练习咽音。

没想到练了3个月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我播一些比较长的稿子不感觉那么累了,比较耐久了;高音也上去了,低音也不那么哑了,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发声方法。当时,从河南干校那边也立刻有了信息反馈。有人就问方明怎么回事?声音怎么变了?是不是打鸡血了?(“打鸡血”据说是70年代流行的一种补养身体的方法)

我自己的感觉是:通过练声之后,喉部得到了解放,软腭能够抬起来,后咽壁撞击的力量增强了,有了一些头腔共鸣,膈肌用上h量了(膈肌能够使气息的控制和保持能力增强)。碰到一些长句子,不会产生捌气儿的感觉,能一口气贯下来,不是很吃力。逐渐地,我可以做到一个上午录6个20分钟的节目,一个节目如果是3700字的话,那就有2万多字。这就为我后来播一些比较长的稿子--像中央全会的公报、政府工作报告,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直到现在,让我播上万字的稿件,我也可以。现在很多播音员、主持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当然,对每个人来讲,由于发声特点不一样,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也就不同。有人练咽音合适,比如我;有人练可能就不合适,比如唱民歌比较好的同志,恐怕就不能过分地练咽音,练后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本来头腔共鸣就很集中了,再过分去练,就会让人觉得他是在用鼻子哼哼来说话。男高音演员说话并不好听,感觉他们是在捏着鼻子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练声,还是要结合我们播音语言的特点结合每个人自己的特点来练。

另外,练声、练气,都只是部分改善你的发声状况,不可能完全改变。你本来是中音硬要通过练习变成高音,那是不能完全改变。你本来是中音,硬要通过练习变成高音,那是不行的,违反规律。

(2)"咽音练声法"动作要领。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吃完早点,我们就准备去工作了。但是,人醒了嗓子未必也跟着醒来,声带和它周围的肌肉还没有醒,横膈膜和周围的膈肌还没有醒,你就要把它叫醒。怎么办呢?下面就是一些简要的动作要领:

1.慢呼吸。吸气时,舌骨应该往里收。

2.做快呼吸。

3.发气泡音。3~5分钟。气泡颗粒越大越好,越清晰越好,就像猫打呼噜似的。

(通过做这些练习,让发声部位从睡眠状态中醒来。)

4.练习ha音、hi音(“ha音。”、“hi音”__暂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写)。

ha音既不是“哈”也不是“啊”,hi音也不是“嘿”,它们是纯声带的振动,发出来的是原声。“哈”、“啊”和“嘿”,都是通过周围肌肉的控制,改变原声音形之后发出来的,可以用汉语拼音ha、a、hei标出来,而原声是没有办法标出来的。发原声时,声带是平衡运动的,声带周围的肌肉也是平衡受到牵动的。

5.“抬头”。

以拇指轻抵下颌软骨,以食指等其他手指的力量控制下巴,做。拾头。练习。下巴不动以后颈部为轴,头尽量向后够。舌根不要用力(如果发觉拇指所触的下颌软骨变硬,就表明是舌根在用力)。抬头时,下颌关节(俗称挂钩)同时打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播音时咬牙、牙关紧的问题,也就是解放下巴,使播音时喉头不致受到压迫。

6.做咽音练习。

舌面往上贴于软腭硬腭处,想像接电话时,用嗓子眼发出eng音的状态,用咽管儿发音;想像打电话时的应答、疑问、否定等语气,使发出的声音有强有弱、有大有小。练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横膈膜的弹性,使气息的控制和保持能力增强。就像篮球,你将它们充足了气之后,一拍就能起来;自行车打足了气之后,骑起来就轻快。你如果永远不打气,不用它在那放着,很快车带就会坏掉。让它总是处于一定的张力状态,它的弹性就大,如果不让它处于一定的张力下,这部分肌肉就会萎缩掉。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你让他在床上躺半年,等到猛一下地走道儿,肯定会摔跟头不可,肌肉也会萎缩。各部位肌肉都动员起来以后,嗓子、声带部位的负担自然就小了。

注意:

1.以上这些练习动作,交替使用,交替练习。

2.时间半小时或40分钟,最多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3.在正式工作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它,还是要集中到所播内容里面去,让它自然地体现出来。

聂中明老师在教我们的时候,就说练跟实际运用这两方面,你不要着急去结合。从事歌唱艺术或语言艺术工作,是以情感来带动的。工作中,如果你故意去跟下边的练声效果结合,就容易破坏情感的连续性和专注性,反倒容易使嗓子受伤。所以你在下边按照基本要求去练,在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良好习惯,工作时它就会自然体现出来。

摘自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编辑整理自《方明谈播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