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蠕虫病毒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漏洞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蠕虫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蠕虫病毒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蠕虫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蠕虫病毒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04-04 2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蠕虫病毒的危害有哪些 蠕虫病毒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17-07-27 06:27 来源:网友分享

一、蠕虫病毒有哪些危害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所有可移动设备上释放自身副本。这些副本名字会使用受感染操作系统上的文件夹和文件,其扩展名分别:avi、bmp、doc、gif、txt、exe等等;

  2、隐藏上面列举类型的原始文件和文件夹。致使计算机用户将病毒文件误认为正常文件而点击;

  3、释放一个自启动配置文件。文件名:autorun.inf,当可移动设备安装成功后,自动运行恶意文件;

  4、部分变种会利用快捷方式漏洞MS10-046自动运行恶意文件。其扩展名分别是。lnk和。dll;

  5、蠕虫变种会连接恶意Web站点,下载并执行恶意软件;

  6、某些变种会连接互联网络中指定的服务器,从而与一个远程恶意攻击者进行互联通讯。

二、蠕虫病毒的概述是什么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

  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它自身功能的拷贝或它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请注意,与一般病毒不同,蠕虫不需要将其自身附着到宿主程序,有两种类型的蠕虫:主机蠕虫与网络蠕虫。主计算机蠕虫完全包含在它们运行的计算机中,并且使用网络的连接仅将自身拷贝到其他的计算机中,主计算机蠕虫在将其自身的拷贝加入到另外的主机后,就会终止它自身(因此在任意给定的时刻,只有一个蠕虫的拷贝运行),这种蠕虫有时也叫"野兔",蠕虫病毒一般是通过1434端口漏洞传播。

  比如近几年危害很大的“尼姆亚”病毒就是蠕虫病毒的一种,2007年1月流行的“熊猫烧香”以及其变种也是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不断自动拨号上网,并利用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的大部分重要数据。

  在QQ群下载的分享文件打开后会跳转到色情网站。这是流行的QQ群蠕虫病毒,不仅会感染PC,安卓手机甚至未越狱的iPhone和iPad也无法幸免。

三、蠕虫病毒有哪些形成原因

  1、漏洞攻击。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主动进行攻击。此类病毒主要是“红色代码”和“尼姆亚”,以及依然肆虐的“求职信”等。由于IE浏览器的漏洞(IFRAMEEXECCOMMAND),使得感染了“尼姆亚”病毒的邮件在不去手工打开附件的情况下病毒就能激活,而此前即便是很多防病毒专家也一直认为,带有病毒附件的邮件,只要不去打开附件,病毒不会有危害。“红色代码”是利用了微软IIS服务器软件的漏洞(idq.dll远程缓存区溢出)来传播,SQL蠕虫王病毒则是利用了微软的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漏洞进行大肆攻击。

  2、方式多样。如“尼姆亚”病毒和”求职信”病毒,可利用的传播途径包括文件、电子邮件、Web服务器、网络共享等等。

  3、蠕虫病毒新技术。与传统的病毒不同的是,许多新病毒是利用当前最新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术实现的,易于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软件的搜索。另外,新病毒利用Java、ActiveX、VBScript等技术,可以潜伏在HTML页面里,在上网浏览时触发。

  4、黑客技术。与黑客技术相结合,潜在的威胁和损失更大。以红色代码为例,感染后的机器的web目录的\scripts下将生成一个root.exe,可以远程执行任何命令,从而使黑客能够再次进入。蠕虫和普通病毒不同的一个特征是蠕虫病毒往往能够利用漏洞,这里的漏洞或者说是缺陷,可以分为两种,即软件上的缺陷和人为的缺陷。软件上的缺陷,如远程溢出、微软IE和Outlook的自动执行漏洞等等,需要软件厂商和用户共同配合,不断地升级软件。而人为的缺陷,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用户的疏忽。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工程学(socialengineering),当收到一封邮件带着病毒的求职信邮件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抱着好奇去点击的。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威胁主要集中在服务器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安全上,而对个人用户而言,主要是防范第二种缺陷。

  在以上分析的蠕虫病毒中,只对安装了特定的微软组件的系统进行攻击,而对广大个人用户而言,是不会安装IIS(微软的因特网服务器程序,可以允许在网上提供web服务)或者是庞大的数据库系统的。因此,上述病毒并不会直接攻击个人用户的电脑(当然能够间接的通过网络产生影响)。但接下来分析的蠕虫病毒,则是对个人用户威胁最大,同时也是最难以根除,造成的损失也更大的一类蠕虫病毒。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威胁大的蠕虫病毒采取的传播方式,一般为电子邮件(Email)以及恶意网页等等。 对于利用电子邮件传播的蠕虫病毒来说,通常利用的是各种各样的欺骗手段诱惑用户点击的方式进行传播。恶意网页确切地讲是一段黑客破坏代码程序,它内嵌在网页中,当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含有病毒的网页时,病毒就会发作。这种病毒代码镶嵌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所以会被很多怀不良企图者利用,在很多黑客网站竟然出现了关于用网页进行破坏的技术的论坛,并提供破坏程序代码下载,从而造成了恶意网页的大面积泛滥,也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遭受损失。对于恶意网页,常常采取vbscript和javascript编程的形式,由于编程方式十分的简单,所以在网上非常的流行。

  Vbscript是由微软操作系统的wsh(WindowsScriptingHostWindows脚本主机)解析并执行的,由于其编程非常简单,所以此类脚本病毒在网上疯狂传播,疯狂一时的爱虫病毒就是一种vbs脚本病毒,然后伪装成邮件附件诱惑用户点击运行。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病毒是以源代码的形式出现的,只要懂得一点关于脚本编程的人就可以修改其代码,形成各种各样的变种。

四、蠕虫病毒有哪些防治方法

  蠕虫病毒的一般防治方法是:使用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杀毒软件。防范邮件蠕虫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要轻易打开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另外,可以启用瑞星杀毒软件的“邮件发送监控”和“邮件接收监控”功能,也可以提高自己对病毒邮件的防护能力。

  从2004年起,MSN 、QQ等聊天软件开始成为蠕虫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性感烤鸡”病毒就通过MSN软件传播,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一度造成中国大陆地区部分网络运行异常。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防范聊天蠕虫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于通过聊天软件发送的任何文件,都要经过好友确认后再运行;不要随意点击聊天软件发送的网络链接。

  病毒并不是非常可怕的,网络蠕虫病毒对个人用户的攻击主要还是通过社会工程学,而不是利用系统漏洞!所以防范此类病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购合适的杀毒软件。网络蠕虫病毒的发展已经使传统的杀毒软件的“文件级实时监控系统”落伍,杀毒软件必须向内存实时监控和邮件实时监控发展!另外,面对防不胜防的网页病毒,也使得用户对杀毒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2、经常升级病毒库。杀毒软件对病毒的查杀是以病毒的特征码为依据的,而病毒每天都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蠕虫病毒的传播速度快、变种多,所以必须随时更新病毒库,以便能够查杀最新的病毒。

  3、提高防杀毒意识。不要轻易去点击陌生的站点,有可能里面就含有恶意代码!

  当运行IE时,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 Internet区域的安全级别”,把安全级别由“中”改为“高” 。因为这一类网页主要是含有恶意代码的ActiveX或Applet、 JavaScript的网页文件 ,所以在IE设置中将ActiveX插件和控件、Java脚本等全部禁止,就可以大大减少被网页恶意代码感染的几率。具体方案是:在IE窗口中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标签,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就会弹出“安全设置”对话框,把其中所有ActiveX插件和控件以及与Java相关全部选项选择“禁用”。但是,这样做在以后的网页浏览过程中有可能会使一些正常应用ActiveX的网站无法浏览。

  4、不随意查看陌生邮件,尤其是带有附件的邮件。由于有的病毒邮件能够利用ie和outlook的漏洞自动执行,所以计算机用户需要升级ie和outlook程序,及常用的其他应用程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