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衙门官印为何有的叫宝、印,有的却叫关防、图记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汉文印章 清代各衙门官印为何有的叫宝、印,有的却叫关防、图记呢?

清代各衙门官印为何有的叫宝、印,有的却叫关防、图记呢?

2024-06-18 2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图记,规定用图记得衙门,大多设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西北、东北各地的领队大臣、八旗佐领等,武职或经办钱粮的小机关。其材质为铜,尺寸方自二寸七分至一寸七分,厚自六分五厘至四分不等。如是少数民族地区,印文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文字。

​5,条记,规定用条记的都是最低级单位。如各州县教职、县丞、主簿、吏目、守备等,此外还包括文武及事务性质的单位,因此行使条记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材质多为铜质,尺寸分长二寸六分、宽一寸六分五厘,长二寸四分、宽一寸三分两种。印文为满汉文垂露篆。

6、钤记,规定使用钤记得官吏,为各省文职佐杂,及无兼管兵马钱粮的官员。印材用木质,均由布政使交官匠刻发。各府州县的僧道、阴阳、医官等钤记,亦如佐杂之例,由官匠刻正字发给。钤记不属于官方的正式印信,所以材质为木质,也没有规定的尺寸字体,不经中央铸造发给。

​除了钤记外,上诉其他五种印信都是朝廷统一铸造配发的,地方不得私铸印信。礼部设有铸印局,专管监铸印信事务,篆写印文,满、汉篆字由铸造局按规定字体书写,蒙文等字送内阁书写。印文满、汉本字刻于印背,年月号数刻于印旁。有的省份总督兼巡抚,巡抚兼提督,在关防内也要写明。新增设的衙门,应铸印信;文武官印信也有改铸的;使用过久,字迹模糊需要换铸的,也应重新铸造,并将旧印缴销。

官方文书盖印,其印色也有规定。宗人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内务府、理藩院、光禄寺、武备院、上驷院、奉辰院、顺天府、盛京五部、奉天府以及各省督抚均用紫色,其余文武各衙门皆用朱。如遇国丧期间,各衙门文书均用蓝印。

​对于印信的管理,同样也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各衙门用印均由专人负责,如六部由资深的员外郎佩带印钥。军机处更为严密,银印收藏在奏事处首领太监手中,印钥以领班军机大臣佩带,如军机处用印完毕,则要立即送回奏事处。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清代对印信的管理是十分谨慎严格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