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明珠耀山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族风俗绘画 "非遗"明珠耀山城

"非遗"明珠耀山城

2023-12-02 1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展览中心馆中漫步,古朴的关东物件,仿佛让人穿越于历史之中; “寿石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置身松花砚石旁,康熙帝盛赞之誉犹在耳旁;长白山满族剪纸、满族枕头顶刺绣,透视着这里的萨满文化;“新开河边条人参加工技艺”“长白山野生山葡萄酒手工酿造技艺”“松花砚雕刻技艺”等成就着“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葡萄酒之乡”“中国松花砚之乡”的美誉。

长白山满族剪纸 倪友芝

倪友芝创作的长白山剪纸照片《“老两口、小两口”》多次在全国剪纸大展中夺冠。

满族剪纸 惟妙惟肖

走进馆内,《老两口、小两口》《过年好》《二龙戏珠》《人参鸟传说》《木屋秋色》《敬烟》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长白山满族剪纸极为吸引人的眼球。

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遗存着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满族剪纸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经考证研究,满族在有纸之前已有了剪纸,那是用皮革、鱼皮、桦皮、树叶、麻布等乡土薄片材料剪刻而成的粗犷图案。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通化师范学院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纪告诉我们,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起源于萨满教。长白山满族剪纸按用途与内容可分为始祖神话剪纸、神灵崇拜剪纸、萨满崇尚剪纸、风物传说剪纸、传统习俗剪纸和现实生活剪纸六种。传承方式主要靠长辈教晚辈等方法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多为母亲教给女儿,姥姥教给外孙女等在妇女间传承,少见师徒相传。

长白山满族剪纸有许多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剪纸技艺,人物、动物身上多不打毛,常用香火烧出动物的眼睛和花纹,用炭黑画出纹饰,自然粗狂。满族剪纸的材料常常不用纸,而是用树皮、树叶等材料代纸来剪,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不常用剪,而是用手撕,以手代剪,线条弯曲有毛边,别具一格。满族剪纸是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是反映长白山满族先人崇尚、生产、生活的民间活化石,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2008年,“长白山满族剪纸”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项目并入“中国剪纸”项目,入选“ 人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除满族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倪友芝外,经过传承与发展,目前通化市已拥有了张杰、徐贵库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满族剪纸艺术家,开展了面对“全省满族剪纸传承人群”人才的培养工作。

满族枕头顶刺绣——萨满祭祀《信仰崇拜》

枕顶刺绣 喜庆吉祥

“这对绣有”武松打虎“图案的枕头可真漂亮。”在非遗展览中心参观时,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王纪介绍,满族刺绣是在生活于长白山区的满族先人在能够植棉、养蚕、织造绸缎之后产生的。据记载,明末建州女真时努尔哈赤及诸将就穿有刺绣 “五彩龙纹” 的衣服。受地理因素、民族因素等影响,满族民间刺绣艺术在学习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产生了枕头顶刺绣艺术。

王纪告诉我们,长白山区满族的枕头是布缝的,称之布枕,两堵头要绣花、纳朵。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品类繁多、绣工精道、流传普遍,与汉族的枕头顶相比豪不逊色,这与满族的婚俗密切相关。

当年,长白山区满族人家的女孩要从小学习绣嫁妆,绣枕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到结婚前要绣十几对、甚至几十对枕头顶刺绣,绷到一个苫布上,称之“枕头帘子”,由两人挑着从娘家抬到婆家,沿街展示,并挂在洞房最显眼的地方,任参加婚礼的亲朋品评。新婚后,炕琴之上整齐的被格,两侧一边四个枕头摞起来,枕头顶向外,五光十色,满室生辉。枕头顶刺绣还常作为亲朋、妯娌间互赠的高贵礼物,由此可以看出其在满族妇女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据王纪介绍,经1982年以来长达20多年的田野考察,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通化市下辖的所有县(市、区)以及白山、辽源两市所属的个别县(市)。满族枕头顶刺绣题材多样、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内容吉祥喜庆,有“现代艺术之母”的美誉,是研究当年婚嫁习俗、色彩习俗、信仰习俗等文化习俗的重要史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是不可再生的活态文化。

随着长白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满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结婚习俗、生活习俗的改变,如今满族的小女孩从小上学读书,不再坐在炕头上学习刺绣,当年的枕头顶刺绣已出现了断代现象。当年的枕头顶刺绣制品基本都被刺绣者本人收存和珍藏,这些人多已步入耄耋之年,那些珍贵的艺术遗存也随之越来越少,甚至面临消亡。

2008年,“满族枕头顶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工艺 大泉源酒

出土自明末清初的“古甄锅灶台”、保留至今的古井、在遗址出土的木酒海……走进非遗展览中心大泉源酒文化历史博物馆,处处可见历史传承,博物馆中的古发酵窖池边,仍旧可以嗅到一股年代极为久远的醇香。

木酒海群内,散发着历史韵味的木质酒海整齐地排列着,酒海磅礴,酒香四溢。“木酒海是用东北百年红松木板,经传统工艺卯榫合制成柜状,内壁用桑皮宣纸以鹿血、鸡蛋清等为粘合剂裱糊而成。”在现场的专家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侯玉琦介绍说。用红松木板材为壁,是由于红松纹理通直,不易变形,红松松油丰富,不易渗漏;以鹿血、蛋清、蜂蜡等几种有机物浆裱的内壁表层,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同时可使酒不接触金属,有利于酒的酯化、酒的储存,更有益人体健康。经酒海贮存的白酒,浑厚醇和,绵甜悠长,清香四溢,几百年来深受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厚爱。

这批凝聚前人智慧的木酒海共有53个,大多是清代不同时期制作的。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清代早期制作的3个木酒海,在这群酒海中意义非凡。记者看到编号001的木酒海,是一个长2.8米、宽1.49米、高1.6米的长方体木箱,呈灰褐色。它的一侧有一个菱形图案,图案中有“福泉酒海”四个字,中间有一个“寿”字,可能是希望美酒能给人们带来健康长寿的意思吧。

据大清会典记载,康熙、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前往距大泉源村仅30公里的赫图阿拉城祭祀先祖。由此,专家推断,木酒海极有可能是当时为清朝皇家祭祀、祭祖用的存酒器皿。

历经几百年沧桑,这些木酒海仍在发挥作用。据有关部门考证,大泉源酒业的木酒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并且一直在使用的木制酒海群,将东北地区木酒海历史向前推了100年,对研究东北酿酒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2009年3月,木酒海群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批准为“沿用至今木制酒海数量之最”。

再让我们听听“大泉源”的故事。“大泉源”因其驻地有一口自古被誉为“神泉”,人称“关东第一泉”的大泉源古井而得名。大泉源酒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初时称作“嘎珊烧锅”。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时,被作为“皇家御酒”。清朝时期,这里的酒也被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祭祖征调御用。

1884年,奉天商人傅成贤将烧锅扩建成酒坊,因曾为御用之酒,清兴京府赐名“宝泉涌”,所酿造的纯粮美酒名甲一方,被誉为“关东第一烧”。东北王张作霖则称大泉源酒为“关东美酒之王”。1962年,“宝泉涌”改名为通化县大泉源酒厂。2005年,酒厂发现木酒海群,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泉源酒的烧制技艺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和传统文化遗产,是关东酿酒业对中华蒸馏酒技艺的全面继承和发扬。

2008年,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参栽培 源远流长

在非遗展览中心,记者看到了被称为“百草之王”之美誉的人参。在这里我们主要参观了集安新开河边条参和长白山野山参。

集安新开河边条参发源于被誉为“参茸故里”的集安,源于西汉,名于晋梁,繁于明清,这里是古代辽东人参的正宗产地。

集安边条参

据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老教授孙文采介绍,建国初期,经国家林业技术专家考证,集安边条参栽培术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到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形成小规模栽植。到清道光20年(1840年)边条参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独有的栽培技艺。由于当时的种参之风愈演愈烈,致使清廷不得不以保护圣祖发祥地为名对集安实施长期的封禁政策。这期间集安人的种参行为由公开转为秘密,直至清光绪28年(1902年)集安划归盛京辑安县方解除禁令,边条参的栽培也不断沿袭。

野山参加工炮制之晾群参

孙文采告诉我们,建国以来,集安边条参的栽培逐渐发展,时至今日,它那独特的“两倒制”种植种苗的栽培技艺已形成了集安一项传统的特色产业,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8年,集安新开河边条参栽培技艺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参源野山参培植基地地处长白山南麓,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境内,基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里气候温润,降水量充沛,腐殖土层深厚,无霜期长,极适宜野山参的繁衍生长,福参源野山参培育基地已被国家相关单位命名为“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

孙文采认为,福参源野山参培植种源以纯山参种子、移山参种子为主,在每年7月末8月初采收健康果实,采收后立即搓去果肉,用清水淘净,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然后催芽播种。栽植参苗主要以采自山林中野生山参苗为主,分春栽和秋栽两种方法,还要加强山参生长期间各个环节的管理,掌控温湿度,预防病虫害,以利于山参完全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

野山参加工炮制之烘干

2014年,福参源野山参被国家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福参源野山参已摸索出了一条集培植、鉴定、加工为一体的完整记忆链条,为推进长白山区野山参产业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目前,通化市共有1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个项目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以口口相传传承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在继承和发展方面面临着种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我们却欣喜地看到,通化市不断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的规律,努力创新传承和保护模式,“非遗”保护工作屡创佳绩。

专家简介

王纪,女,1975年出生,吉林省通化市人,2008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硕士学位。现任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多年来从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田野考察,对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传承工作。先后出版专著《最后的木屋村落》《满族民间剪纸》《长白山满族风情剪纸》等多部书籍,并从事中国画及剪纸创作。

侯玉琦,男,1950年出生,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乡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高级品酒师、酿造类中级工程师。现任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第八代传承人。

孙文采,男,1936年出生,吉林省长白县人,曾任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人参文化》《长白山民俗文化》等,并多次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他与夫人王嫣娟编著的《中国人参文化》。

王纪红,女,1968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就职于通化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现任通化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先后多次被评为通化市巾帼岗位明星、“三八”红旗手。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志愿者先进个人

图片来源于通化市委宣传部。

策划人:毕玮琳

吉林日报记者 毕玮琳 李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