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满族建筑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族人图片 了解满族建筑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了解满族建筑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5-26 0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民族建筑文化博览(十三)

满族的建筑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定会发挥出她独特的作用。

“满族建筑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都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和民居等。都城建筑包括赫阿拉城、东京城、盛京城和北京城,宫殿建筑包括赫图阿拉城宫殿、东京城宫殿、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陵墓建筑包括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等。满族建筑资源不但数量较多,而且分布相对集中,以沈阳和北京为中心,分布在辽宁、河北等地区。”在本文中主要是探讨一下满族村落的民居特点。

一、满族民居专有名词

“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坐在地面上”形象地道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一般满族民居包括这样几个部分:正房、厢房,院门、院墙,苞米楼、索罗杆以及影壁等。

(一)院墙

满族民居的院墙多用细柞木杆围成,称为“幛子”。一般人家的院墙都比较矮,不像汉族人家将院墙筑得很高,使内外有别,满族院落一般院墙与房屋分开,而不利用房屋的墙兼做院墙。

图 1 满族民居院墙

(二)院门

除了院墙之外,还有院门,院门一般分为“杆式”和“房式”两种。一般民宅多为杆式,即以两根立杆支撑横木和横杆而成,也有在上面作起脊顶,有草顶也有木板顶。经济富裕的人家一般采用的是“房式”。

图 2 满族传统民居的院门

(三)索罗杆

索罗杆是满族民居中比较有特色的建筑。一般在满族房屋的庭院里迎大门处立有一根神杆,杆子的顶部是风磨铜顶,包着一块红布,有时会放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杆顶下约一尺左右横置一短杆。神杆根部放3块石头,称为神石。有些古老的满族民居,还会在神杆后面修筑影壁,影壁墙头装饰雨搭。

这些习俗是满族人用来祭祀努尔哈赤的。传说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曾到山上挖过人参,神杆就是他挖参使用的索拨拉棍,所以被叫做“索罗杆”;3块神石象征着努尔哈赤放山时野炊支锅做饭用的石头。还有那个斗,满族人经常在里面放些粮食、肉类喂乌鸦,满族人很崇敬乌鸦,传说乌鸦救过老罕王的命。

图 3 满族索罗杆

(四)影壁

满族民居中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影壁。有些民居里,在庭院大门内大概3米左右处会有影壁,这也是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它的样式多为一字型,高约5尺,宽6尺,厚1尺左右。一般为石、砖结构(也有土墙外镶砖者),以石为基,用大青砖砌壁身,壁顶多呈马鞍形瓦顶。正面壁心平面,画有吉祥纹饰,也有雕刻如意彩绘的。反面壁心大多设有佛龛,是用来供奉土地爷的。现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宅院中大多都有保存。

图 4 满族影壁

(五)苞米楼

一般的满族人家还建有苞米楼,楼中存放苞米棒子,楼下放车辆、农具等物,一举两用。这种苞米楼是从远古满族先民的“巢式”房屋演变而来。

(六)万字炕

满族人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万字炕”。一般在满族人的屋内都有三面火炕。房门不在正中间开,若是3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5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像一个口袋,所以叫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万”字形的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由于冬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及需要取暖驱寒,这就需要炕有足够的面积,于是南、西、北三面相连的“万字炕”就成为普遍采用的建筑模式。

三炕各有不同的使用习俗,其中西炕是最重要的,因为西炕正中放置供祭祖宗的“神板”。这个地方只能在家祭时摆放供品和祭祀,平时不允许随意坐卧,更不允许在上面任意跺踏或存放杂物,否则便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会亵渎神灵。另外,满族人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新婚3天后,女儿要领着女婿回娘家。女婿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客人之一,只有女婿可以到西炕上坐一会儿。而且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以后不再被允许。

(七)门窗

满族建筑的门窗也有特点,门是独扇的木板门,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外屋靠门侧有一个小窗,俗称“马窗”。每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内,平时不开,但可随时摘下。

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形、梅花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这种纸在东北一般都被糊在窗户的外边,这样可避免窗档中积雪,可避免雪水融化窗纸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油。淋上油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使窗纸坚固耐用。“窗户纸糊在外”也就称为满族三大怪之一了。

图 5 满族传统民居花格窗

(八)烟筒

在传统满族建筑中,烟筒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像一座小塔一样立在房屋之侧或南窗之前,民间称之为“跨海烟筒”“落地烟筒”,满语称作“呼兰”。这种样式的烟筒来源于山林中满族人的住宅。由于其屋顶是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是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如果烟筒附在墙壁上或设在房顶上,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就把烟筒设在距房三四尺远的地面上,再通过一道矮墙内的烟道连通室内炕洞,达到排烟目的。

早期做这种烟筒的材料,是利用森林中被虫蛀空的树干,截成适当长度直接埋在房侧,为防止裂缝漏烟,用藤条上下捆缚,外面再抹上泥巴,成为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杰作。

图 6 满族民居的呼兰式烟筒

二、满族村落神圣空间安排

(一)屋内的神圣空间

“以西为贵,以近水为吉,以依山为富”是满族选址建房的习俗,即在建造房屋时一般要先完成西房,才能再建东房。落成的正房以西屋为大,称为上屋。上屋中的西炕是满族祭祀神灵与祖先的神圣场所。

最早的时候,满族先民是崇尚东方日出的地方,但是后来变成了先敬西再敬东。在满族的早期传说中,天穹主神是女神阿尔卡赫赫,她身边有四位方位女神,这四位方位女神见人间生活艰苦,辨不清方向,便下凡来给人间指明方向。首先是西方女神洼勒给第一个到了人间,给人间指明了西面的方向,所以满族最先敬奉她。接着是东方女神德勒给第二个到达人间,给人间指明东面的方向,因此人们有了先敬西,后敬东的习俗。

(二)屋外及村落的神圣空间

满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神。在满族建筑中,与萨满教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堂子。满族的先祖女真最初祭天时只是望天而拜,后来逐渐发展为设立专门的祭祀牌位。

朝廷建立的堂子只能是爱新觉罗氏在进行萨满祭祀时专用,其他姓氏是不能使用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永佑寺塔,即为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设在离宫的堂子。堂子内有专门供奉历代帝王像的地方。永佑寺塔是八角九层,反映了满族萨满教的原始天穹观。塔前东南面原来立神杆。堂子由两座南北相对的神殿组成,一座名叫祭神殿,呈方形,坐北朝南,里面汇集诸神祗。另一座名为圆殿,即拜天圆殿,也叫亭式殿、迎神殿、八角亭,坐南朝北,是堂子祭天最重要的场所。

圆殿庭院正中,设有皇帝祭天时立神杆的大石座,庭院的后部分东西两侧又各有小石座六行,每行为六重,合计大小石卒七十三个,供皇帝、皇子、亲王、贝勒等致祭之用。正日祭是在堂子的亭事殿举行。杆祭是立神杆子于圆殿庭院中的石座上而祭。

图 7 满族民居的神龛

堂子在满族村落中被称为神堂,多设在总穆昆达(族长)家中。民间的神堂虽然没有皇宫的堂子那样雄伟壮观,但在满族人心目中同样神圣。只有在祭祀时,才能由净身洗面的萨满或者穆昆达打开神匣子,平时一般人是不能随意打开的。

三、室内陈设及建筑特点

(一)室内陈设

清朝时候,东北农村满族家庭室内陈设一般来说都比较简单、适用。当时室内没有摆放桌子、椅子之类的东西。因为室内三面都是炕,来客人一般就在南北炕两面围坐,一般的家庭南北两面炕就可以坐七八个人。虽然没有地桌,但各家都有一个正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

上屋南北炕西头都摆一个高四尺、长五尺、上下二层双门对开的大衣物柜。柜上镶有四个圆形黄铜制的大折页,八个梅花状的小铜垫,柜门中间设有黄铜制的锁扣镶在一个较大的圆形铜片上。柜的表面涂深红色的油漆,并绘有金色的图案。外形平整大方,原料大部分选用红松,长期使用不改变形状。有的大柜是传世之宝,几代人沿用不损坏。

图 8 满族民居中的摇车

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黑龙江省宁安县满族聚居的农村家庭中仍然可以见到保存完好的这种大柜。在两个大柜的中间摆一个高三尺的长条形杂物柜,里面陈设梳妆用品、帽筒、器具等物。在门框的横木上置放一大块木板,俗称搁板,利用空间放一些器皿,室内显得规整不乱。

冬季,满族农村家庭大部分都有一个火盆,火盆一般是用黄土托制而成,盆沿上镶有小玻璃片等装饰,光滑、美观、保温性能好。晚饭之后将烧后无烟的木炭火放入火盆,全家就围着火盆唠嗑。居室上屋(指西屋)与厨房之间的隔墙多数是用红松木板镶制的“排栅”并涂油漆,每逢春节前各家都要选年画贴在“排栅”上,以贺春节愉快。

子孙椽子是屋内必有的装备,有生育子女时挂上摇车,没有生育子女时备用。满族家庭炕上一年四季常备一个烟盒子,大部分是用木头雕制而成。有的家庭的烟盒子雕工细致,非常讲究,久经使用,已经磨成深红色。盒内不仅放着“关东烟”,而且还备有烟袋,来客人时首先给客人装上一袋烟,以示欢迎。

(二)建筑特点

“满族大多数住房的屋檐,前面屋檐和后面屋檐的长度、样式都一样。少数民族住房前面屋檐比后面屋檐长出一米多,样式也较为美观,这种屋檐叫做‘前出廊檐’,长出一部分由一排木柱支撑,木柱与门窗之间形成一条走廊。‘前出廊檐’的优点是加大了房屋面积、加强了房屋防风抗震能力,缺点是长出部分会遮挡部分阳光。满族建筑师是聪明的,在‘前出廊檐’的一面,全都设立门窗,这样不仅弥补了采光不足这一缺陷,而且使房屋显得更加美观气派。”

图 9 满族传统草房

满族的建筑与汉族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抬梁式构架中融入穿斗式的做法,内部为卷棚式,屋顶外观却做成起脊,在硬山顶基础上加外廓,形成歇山顶形式。一般来说,满族民居的住宅前端的建筑线步步向前,形成相同的弯曲状态,住宅多是南北走向,与两侧住宅紧密连接,形成的步道大多是东西走向。

硬山是满族民居的典型特征,硬山建筑并非一定是满族建筑,但满族建筑绝大多数都采用硬山形式。屋顶材料主要有两种:瓦顶和草顶。瓦屋面一般采用小青瓦仰面铺砌而成,两端做垅或三垅合瓦压边,以免单薄的感觉。在房檐边处以双重滴水瓦结束,既有装饰作用,又能加速屋面排水速度。

屋脊的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屋脊全部为实体,造型简洁,如新宾县肇宅;一种是用瓦片或花砖装饰,叫做花瓦脊,又叫“玲珑脊”,比较讲究,拼出的图案有银锭、鱼鳞、锁链和轱辘钱等几种。

图 10 满族传统瓦房

在满族建筑中墙身为建筑的主要部分。前檐墙的面积主要被门窗占用,故仅仅是窗下使用砖墙,其他则用木装饰隔挡。五花山墙的做法是满族房屋的另一个特点,五花山墙是指砖砌的房屋,山墙不全用砖砌,而是与石头混砌。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砖的用量。

砖石做的装饰主要集中在山墙的迎风石上,这些装饰图案都表达了人们追求富贵吉祥的一种愿望。一般在满族民居中经济富裕人家用的门是“房式门”,“房式”门大多都是绿色琉璃瓦。

这种大门门扇的安装形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广亮大门,即在门座的中柱上或檐柱上安装门框和门扇。另一种是余塞门,这种门有的装在门座的中柱上,也有的装在檐柱上,装在檐柱上的或称作“蛮子门”。还有一种是如意门,它是门座的外檐柱上于正中确定门的尺寸,做门框安装门,门框与檐柱间的空隙用砖砌筑。如意门的雕饰比较多,除两个戗檐外,门楣子上往往也做雕饰,做工粗细程度不一,雕饰的内容非常丰富,常用人物故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

满族人使用万字炕,一般在万字炕的炕沿下有木支撑,上面也是雕花饰纹样的。满族人在建房时有个习惯,注重房屋前面装饰、造型及材料等,重点加工,显示气派,而后面装饰则大为简化甚至用极为简陋的材料和手法。有的房前用砖砌、两山墙及后墙仍用坯土;前檐墙用整齐的石材砌筑,后檐墙则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

四、满族建房习俗

满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尤其是在萨满教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有趣的建房习俗。满族先民迁房、盖房都要请萨满祭奠房架神恩都里增固,由萨满占卜来决定迁房、建房的吉地。“萨满用羽绳把经过祭祀的野鸡的翅膀根缠上,用骨针挑开鸡冠,野鸡飞到房主预定的翅数,它落到哪里哪里便是盖房的吉地”。

另外,“满族人在建房时,要从神鼓背面串铜钱的筋绳上取下一小段,放在西房山上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下做徽记,认为有了这段筋绳,就意味着住宅在任何风雷中也能岿然不动。还有的满族人家在房门上方的正墙上挂一面小圆镜,用以辟邪。”

五、满族传统建筑的变迁

满族的传统建筑变迁大致经历过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穴居,一个阶段是室居。满族早期的民居充分体现了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由于多居住在山区、林区,御寒和通风防火是首要问题。据《晋书•肃慎传》记载:肃慎人最开始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其造法大致是这样的:“选择一片小树林,砍去相邻一排树木的上部,在离地一定距离的众多的树桩上,铺上一层木头当地板,然后在上面堆积树木,这样房屋就建成了,以木梯上下。”

图 11 满族新民居

“到了南北朝时期,满族人的居住环境就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是一种半地穴式的居室,其建筑方法大致是这样的:一般选在背风向阳,离水源比较近的山坡。先向地下挖大约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坑,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矮的几排房柱,柱上再加樵椽,椽子的外端搭在坑沿地面上或插进坑壁的土里,顶上绑房芭和草把,再盖半尺多厚的土培实,南面或东南角留出房门和小窗,其余房顶和地面间的部分用土墙封堵。这种房子地下和地上部分约各占一半,屋内空间高两米左右,搭板铺在地中央用来生火取暖,有的居室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取暖设施一一火墙。

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土墙或木障,以防牲畜踩踏。”到了辽金时期的女真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女真人的居住习俗与其先人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穴居转变为地面室居。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火炕的普遍使用。现在东北地区的一些农村仍然可以看到地道的满族老屋,仍然使用万字炕。

图 12 满族村新貌

满族民居多方位地展现着世俗生活的画卷,显示着满族特有的伦理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满族文化的传播,满族建筑文化早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